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資治通鑑》地位有多高,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很多人只是聽說過,並沒有仔細讀過。畢竟文言文看不懂,也難消化。

《資治通鑑》雖被稱為“帝王書”,但作為包含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超級案例集”的經典之作,放在今天對我們的待人處事、工作交際,都是非常值得借鑑的。

暢銷書作家華杉全新力作——《華杉講透》,用通篇大白話把原文逐字逐句翻譯了一遍,並儘量保留原文的韻味。

同時還結合歷代名家觀點,一針見血地點評歷史事件背後的智慧,讓人看一遍就會,看完就能用得上!

今天給大家摘錄幾段,《資治通鑑》中隱藏的古人大智慧——

1

做事摳門的人,沒出息

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須有壓倒性投入的覺悟。

秦始皇派人攻打楚國,王翦要求60萬兵力,而另一個將軍李信只要20萬。

秦始皇認為王翦膽怯,就派李信出征,結果大敗而歸。秦始皇又來找王翦,王翦依舊要求60萬人,秦始皇答應了,最終王翦成功滅掉楚國。

在華杉看來,王翦之所以要求60萬兵力,是因為他懂得壓倒性投入是成功的關鍵,投入越大,風險越小。總想著省錢的人,難成大事。

2

即使被炒魷魚,也不要說前公司壞話

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樂毅,因遭到燕惠王的懷疑跳槽去趙國。在給燕惠王寫的信中,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什麼是厚道的員工?就是即便被冤枉炒魷魚了,也不要說前公司、前老闆的壞話,要學會反思自己,在這件事真的一點錯都沒有嗎?

因為好的沒人聽,壞的卻往往會傳千里。養成口嚴口密的習慣,自然會給下一家公司留下好印象。

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3

你敢犧牲,別人才敢跟你“混”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說:如果六國能團結在一起,任秦國再怎麼強暴,也不至於一一被滅;但六國居然還相互攻打,這就是自絕根底、自毀屏障。

但六國真的能團結在一起嗎?不一定能。

因為團結首先是你一個人的事,只有你自己帶頭站出來,願意承擔責任,願意付出,願意犧牲自己,大家才願意團結到你周圍。

4

大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能實現夢想

成就大事業的人,只要在小範圍內討論決策就行了,不用跟一大堆人商量。

戰國時期,秦國人不樂意商鞅進行變法,商鞅就對秦孝公說: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最後商鞅變法成功,改變了歷史。

其實一般人都安於現狀,害怕改變,你跟他們商量事情,他們一定提出各種顧慮各種問題來嚇唬你。這時候你只有自己堅定信心,好好堅持,最後才能把事情做成。

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5

你對身邊的人好,才會有更多人對你好

在“千金市骨”的故事裡,燕昭王上任後,重金訪求賢才。他對大臣郭隗說:“先生如果發現有賢能的人,請推薦給我,我願意屈身拜他為國師!”

郭隗說:“以前有一位君王,派左右近侍拿著一千兩黃金去買千里馬,找到了千里馬,但是馬已經死了,那近侍還是花五百兩黃金把馬頭買了帶回來。

君王大怒。近侍說:‘死馬都買,何況活馬!主公您等著,千里馬它自己就來了!’不到一年,果然有三匹千里馬送上門來。如今主公您要招賢納士,就請把我當成死馬吧!四方之士,比郭隗更有賢能的,將不以千里為遠,紛至沓來矣!”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興建宮殿,以國師之禮相待。消息傳出去,天下賢士紛紛投奔燕國。

你要想遠方的人來,只需要對你近處的人好。近處的人喜悅了,口口相傳,遠方的人知道你的好,自然就會靠近你。

6

盲目追求威望的領導,容易被趕下臺

陳勝稱王后,家鄉人都去投奔他,但他卻表現得鐵面無私。

大家很不滿,開始暢談他在家鄉的醜事。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威望,陳勝把他們都殺了。漸漸地,他的親朋好友都離開了他,最後眾叛親離的陳勝被自己的車伕殺死。

其實陳勝錯就錯在自以為做了帝王,就要用嚴刑峻法去對待下屬。

領導力的關鍵還在於成就他人,要讓每一個人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你真的想成就他們,才有資格領導他們。

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7

等得起,才能做成事

《資治通鑑》中記述了一則“李牧破匈奴”的故事:

趙王派李牧攻打匈奴,李牧連續好幾年都不出戰,只是操練兵馬、收集情報。趙王很不滿意,就找人替換李牧,結果被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再請李牧出山,李牧依舊堅守不出。

等了好幾年,李牧覺得時機成熟了,果斷出兵,大破匈奴,一戰而定。

對此,華杉是這樣說的:李牧之計,在於一戰而定。要一戰而定,就要創造一戰而定的條件。條件不成熟,就不能戰。

很多人都以為等待就是不作為,但其實等待本身就是一種積極行動;而不能等,才是一種焦慮。一焦慮,就容易亂動作,容易吃虧,還不如不動。

8

風水輪流轉,沒人能一直掌控世界

在《揚子法言》裡,有人問:

“韓非寫了一篇《說難》,講遊說君王之難,最後呢,他自己正是死於遊說君王之難,請問他的所說和他的所行,怎麼相反呢?他不是遊說君王的理論專家嗎?”

其實這個世界,我們能控制的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主要是控制自己,別想控制別人。

志在必得者死,今天李斯害死了韓非,明天他就會被趙高害死,而趙高呢,最後也被子嬰殺了。這就是遊戲規則。

千年史書總結的10條大智慧,條條直扎職場心

9

不要小看老套路的威力

《資治通鑑》中“圍魏救趙”的故事說:

龐涓率領魏國軍隊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在孫臏的建議下,沒有去趙國和魏國軍隊硬剛,而是直接進攻魏國首都,迫使魏國軍隊從趙國撤退,回來保護自己的首都。

十二年後,龐涓又率魏國軍隊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孫臏依然用老套路,直接攻打魏國首都,再次迫使魏國撤軍,並在半路上進行伏擊,殺死龐涓。

兩次交手,孫臏都是一個套路,招兒都沒換過,但兩次都打敗了龐涓。

可見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學習新套路,而在功力。套路夠老,就可靠;功力要夠深,才有效。把老套路練到家,也是把事情做成的好方法。

10

看透一個人的五條方法

《資治通鑑》中的李克,一語點破看透一個人的五條方法:“看一個人,一看他平時親近的人,二看他富貴時資助的人,三看他顯達時保舉的人,四看他遇困時有所不為之事,五看他貧窮時有所不取之利,這五個方面,就足以看透一個人了。”

對此,華杉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解讀:這五條方法,我們不要光用來審察別人,更要對照檢查自己,才算是學到。

平時親近什麼人,富貴時資助什麼人,顯達時舉薦什麼人,遇到困境時是不是不義之事寧死也不會幹,貧窮時是不是不義之財餓死也不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