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2017年5月26日,区政协召开“加快集美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校委员季谈会。


前言:

“你捧来杏林湾的春光,我摘来龙舟池的朝霞;骄傲啊,我们是光荣的政协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凝聚共识,为集美奉献力量……”一首由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政协人谱写的《集美政协之歌》,唱出了集美所有政协人的心声。

厦门市集美区位于厦门岛西北面,是厦门市实现跨岛发展的“桥头堡”。集美区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发展的缩影,更是政协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政协人智慧的结晶。集美区政协多年来始终坚持“铁肩担道义、为民代好言”的政协情怀,把促进履职工作提质增效放在核心位置,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履职新方法和新举措,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建言。

服务大局助推集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人民政协得到贯彻落实。“党委想什么、我们就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我们就帮什么。”集美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助推集美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履职的第一要务。

集美区是厦门的重要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发展成为当前的主基调。“转型升级不是一句空话,转什么型?升什么级?要往何处去?”为破解工业转型升级的难题,连任三届的郑伟强委员提出了集美工业的“转型升级之问”。他带领经济委委员多次深入区内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历经8个月的走访调研后,形成了一份90多页的《集美区工业转型升级研究》调研报告,其增强工业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工业智能水平提升、挖掘先行先试政策潜力等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有力助推机械装备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6大产业链群的转型发展。

到哪里研学最好?拥有厚重历史底蕴和悠久人文血脉的集美,具有天然的研学优势和条件。两年来,区政协分别提出《关于推进集美研学旅行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集美研学旅游的项目推进》等多篇调研建议及提案。在多方持续推动下,2018年6月,集美区在全国率先发布区级对台研学政策,成为大陆首个对台研学基地。2019年6月“海峡论坛”期间,全国政协汪洋主席考察该研学基地,对其在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2019年10月,该基地被国台办授牌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作为集美的重要旅游资源,长达21公里的海岸线也得到了区政协的关注。2017年,区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协商议政集美海岸线景观带建设,从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整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等方面,提出17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并被区委区政府采纳,2018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11月,区政协又以常委会的形式开展了海岸线景观带建设专项民主监督,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回头看”,有效实现重点工作的持续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的战略工程。区政协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分别提出《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关于加强培训一批新型职业农业工作者的建议》等15件涉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提案,助推区政府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村(居)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等一批好政策好举措,有效激发村(居)内生动力和活力。

履职为民民生工程繁花满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集美区政协坚持调研视察突出民生,议政建言紧贴民生,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些年,伴随着集美区新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的紧缺问题日渐严峻。“然而,由于集美区编外教师的薪酬待遇近些年明显低于厦门市其他区,使得集美区的编外教师整体处于竞争的劣势,导致教师的流失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区教育界别的潘永俊等委员提出《关于提升我区编外教师工资薪酬水平》联名提案。在该提案的推动下,2018年2月,集美区政府下发《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非在编教职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调整非在编教职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原来每人每年7.5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0万元,新的工资福利待遇标准与全市其他各区基本持平。

明厨亮灶,统一制服,食品安全检查员在核对着食材的来源……这幅画面不是发生在五星级酒店,而是在区政协的助推下,根植于乡土间的集美乡厨进行统一管理、规范经营的生动实践。在集美辖区内的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中,请乡厨来张罗一场热闹的乡宴,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风俗。如何让乡厨在食品安全保障和现代化管理下得以传承?区政协委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专员钱洪志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提案,得到了区政府立项办理。2018年8月,集美区餐饮自律协会乡厨合作社正式成立,乡宴厨师游走乡间分散经营、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10月31日,区政协就“集美区海岸线景观带规划建设”开展常委会民主监督,实地调研集美区南堤海岸建设情况。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群众乐于接受的养老模式,应该补齐这块短板。”任厦门市第二医院主治医师的周立新委员一直将“老有所养”放在心上。他所在的集美民革总支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的建议》,被区政协作为重要的民生建议进行推动。在区政协的助力下,区级老年人养护中心(含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已于2018年11月底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另外6家镇(街)级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也陆续推进中。同时,集美区还通过推进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培训,依托辖区高校优势,开设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专业等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心理、医学、护理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坚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本届政协履职的突出位置。”近年来,区政协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厦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课题,围绕营造保障城市生态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覆盖、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并提出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手段、提升环保执法管理水平,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化环保目标责任清单落实等一系列建议;又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就“维护集美区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提出加强上游拦污截流工作、加紧对劣V类污水的清污工作、加快恢复水动力建设、完善微生物生态修复措施、积极推进社会共治等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创新求实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集美区政协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履职的着力点,全力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在总结梳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区政协创造性地提出了提案工作的“八度”模式,即提案人的气度,提案选题的高度,提案内容的温度,意见建议精准有度,办理格局广泛有度,加大督办力度,协商要适度。区政协提案办干部王新苗说:“‘八度模式’把原先的工作流程理论化、系统化,从质量、落实、服务上紧扣‘八度’来操作,使得整个提案工作能够更加高效顺利地完成。”两年来,区政协委员在“八度模式”的引领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关于建立以居家为主机构补充的临终关怀模式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区企业迁移风险治理的建议》等有温度、有气度的提案。

“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2017年6月13日,集美区政协主席胡亚才(中)带队视察本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和杏林湾截污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这份作业怎么填?”“我们也要写作业啦!”4月,在厦门市集美区政协组织的一场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面对一份“随堂作业”单,一边咬着笔杆子,一边议论纷纷。集美区政协主席胡亚才表示,让政协委员做“随堂作业”,是委员们在履职方面的新尝试,更是集美区政协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委员的积极性。

集美区是厦门市文教强区,在区政协委员队伍中,高校委员约占20%。为充分发挥政协高校委员的“智库”优势,区政协以党委政府“出题”、高校委员“答题”的形式,每个季度举办一次高校委员季谈会,搭建委员建言献策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集美区的“产学研”合作。“这种履职方式把我们平时分散在各个高校的委员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优势得到集中体现。”任职于厦门理工学院的刘新华委员说。自2017年5月首次举办至今,区政协已围绕“加快集美教育现代化建设”等主题召开了7场高校委员季谈会,在季谈会中形成的诸多专题协商议政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是人民政协为人民最具体的实践。区政协制定《关于开展“委员基层行”系列活动方案》,搭建联系群众、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发展的新平台,不断开展“委员基层行”系列活动。自此,全区镇街、村(居)、企业等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政协委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身影:“政协委员社区讲堂”进社区给居民开展各类知识讲座;“政协委员医疗服务队”深入各社区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等服务活动;“政协委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动车站等重要场所开展“维稳保大庆”交通督导;“政协委员企业走访组”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导、征集发展建议活动……“作为政协委员,是肩上的责任和担当驱使着我们扎根基层。”作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的梁虹委员说:“‘委员基层行’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政协委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履职实效。”

凝聚智慧嘉庚精神辉耀侨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集美是著名的侨乡,为这片热土奉献了一生的陈嘉庚先生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集美的骄傲,更是集美政协人的“精神航标”。多年来,区政协注重以弘扬传承嘉庚精神为主题,致力于助推人文集美发展。

“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9月17日,由区政协委员组成的“政协委员志愿服务队”在厦门北站开展“创稳保大庆”文明督导志愿服务活动。

“集美拥有一大批早年由爱国华侨兴建的特色楼房90余处,这是侨乡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记载着华侨在海外艰苦创业的历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艺术和人文内涵,值得加以保护和传承。”区政协常委、区侨联副主席陈群英的外公是新加坡归侨,集美侨乡大地上的每一座侨房,于她而言仿佛有着不一样的含义。2018年起,区政协多次组织委员走访调研、实地视察、举行座谈会等,为集美特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建言献策,有效监督现有的95栋侨房得到修缮和合理利用。

“崇德广业,穷理致用”是区政协广大委员的真实写照。2019年,区政协结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在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组织开展了助力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旨在进一步凝聚力量,画好“同心圆”。“金点子”征集活动一经启动,立即在广大委员中产生热烈反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征集收到“金点子”200余篇,内容涉及宜居、产业、生态方方面面,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胡亚才动情地说道:“一条好建议,就是一把金钥匙;一个好点子,就是一笔大财富,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位委员的‘金点子’,积极推荐给区委区政府,让‘金点子’再放光彩。”

港澳委员是区政协亮丽的群体,3年来,9位港澳界别委员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服务集美社会发展。祖籍福建晋江的吕奋勇委员是香港人,为帮扶贫困生就学,他发起成立厦门市“海丝慈善基金会”,每年为贫困生提供助学金,3年来已筹集了海内外华人华侨90余万元善款,结对帮扶16名大学生。“我们帮扶的这十几个孩子,现在有的考上了清华,走出了山村,有的已经毕业,想要到我的公司来上班。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高嫣嫣委员是香港颇负盛名的企业家,她每次回到集美,参政议政之余,都要走进社区,传授香港的义工经验。她还适时组织香港民众到陈嘉庚纪念胜地参观,聆听嘉庚先生事迹,传播嘉庚精神。张弦委员是一名建筑装修的实业家,早在2016年就发起“2016世界城市日-厦门轨道交通论坛”,邀请香港轨道交通专家团前来演讲、交流,为厦门城市地铁的成功建设贡献了力量。

两年一次的“嘉庚论坛”是集美区弘扬嘉庚精神的“国际”名片,逐渐成为海内外广大侨胞凝聚共识、促力发展的重要平台。论坛的创立,源于区政协2014年关于举办国家级“嘉庚论坛”的建议。目前,“嘉庚论坛”已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行动计划的人文交流项目,在呼应“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汇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集政协之力绘鹭岛之美”——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纪实

▲2017年8月1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暑期读书班,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教育基地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健全机制规矩方圆有序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进政协机关建设。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集美区政协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组织新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并形成了“2+1”(2次全体委员研习班,1次政协常委暑期研习班)的委员学习培训制度。注重用红色基因浇灌委员心灵,分别组织委员前往瑞金、古田、下党乡开展红色教育,激发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和履职情怀。

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订完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党组会议等16项工作规则,区领导批示件跟踪与反馈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公务接待、请销假等12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履职规范化建设。制定《委员履职量化考核评价暂行办法》,主观评价方面,在每年的两会召开前,由委员按履职登记表“自我画像”,自查自省;客观评价方面,按履职计分标准分项累计登记并印册公布,相互激励和监督。其中,对年度履职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的委员,由区政协党组进行诫勉谈话;累计2年履职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的委员,按有关程序予以劝退。

注重加强镇街政协工作联络组建设,印发《集美区镇街协商民主建设考核评分细则》,落实各镇街党(工)委副书记担任联络组组长,全体委员按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参加所在镇街联络组的工作机制。要求各镇街党(工)委定期听取研究政协工作、组织开展课题调研、积极报送社情民意、认真承办政协提案,就镇街重要事项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向辖区委员通报政情、组织辖区政协委员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镇街政协联络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70年的新起点上,胡亚才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将问计于委员的大门敞开,将提质增效的步履走稳,为开创全区乃至全市的锦绣前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