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千年,久远悠长。古城,历史沧桑,一草一物当有厚重和追远的过去。

我知道庆城,来过数次了,庆城就是一个躲在偏远黄土高原深处的小城,不繁华,甚至有些落寞,远远落在一线城市的尘埃后面。但的确,庆城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庆城的南门外,赫然写着这样的字眼。

2017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在庆城拍了一个专题片,题目醒目地写道:活着的千年古城——庆城,更加确切的肯定了千年古城的名头。

我只是疑问?庆城,你如何担当得起这个千年古城的誉称。

按照千年、古城,这个脉路,在庆城大街小巷、田街古道、民风日情里去寻找。

1、庆城:风雨变、山河改,人文的传承从未断裂,庆城人从来没有离开古地

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环江、柔远河紧紧环绕着位于黄土高台地上的庆城,两河一城相依了千年,河汇成马莲河,与庆城相伴了千年。千年来,任凭历史烟云风散,这块高地上从来都是子嗣绵延,越千年未曾断。这千年不管风雨变、山河改,庆城人从来没有离开古地,血脉千百年相续。整个陇东地区的文化原地在庆城。

2、庆城:农耕的火种,千年点燃

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华夏的农耕文明在这里起源,犹如星星之火,在广袤的土地上点燃。这里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应该是重要的之一。这里是周朝的发源地,周的先祖后稷是黄帝时期的农官,官当然是现在的称呼,他主要负责农事。子承父业,后稷把一身好本事,教给了儿子不窋。后来到了夏朝,君主太康(尧舜禹的禹,他的孙子)。不窋在这里拓土开疆、教民稼穑、农耕穴居、繁衍生息,奠定了周王朝的根基。他搞大了,他的孙子后来更厉害,大名赫赫的公刘,以及周文王、周武王。至于多厉害,事迹太多,我也没记住多少。

闲话撩过,说正事。灿烂的农耕文化从这里一直向陕西关中平原蔓延。周朝先祖从这里拓疆土,最后驻扎在今天的岐山一带。后来西出岐山,灭了夏。

3、庆城:中医的不解之缘,千年佑护

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相传,怎么传的呢?口口相传、刻碑记载、建庙纪念,大致这几种方式。相传黄帝向岐伯问了1080个问题,问了三天三夜,于是有了后来的黄帝内经。民间将中医医术也称为歧黄之术。后世尊称岐伯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

相传,继续相传,当年黄帝和岐伯答问的地方就在庆城,历史上也有记载岐伯是庆城这一地带的人。在庆城县也曾建有岐伯庙。周祖陵上也有过记载。但岐伯到底是哪里人?也是有争议的,陕西的岐山说岐伯在他们哪里悬壶济世。

在庆城民间一直有岐伯的传说,至于岐伯到底是哪里人,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关于中医、关于1080之问都在这里流传,在这里的山川岁月里刻记了,中医与这座城曾有不解之缘,已是千年风帆过。中医的清泉,已经润泽千年。

4、庆城:古迹的诉说,一座周祖陵陪伴了千年,经千年风霜,依然巍峨

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不窋去世后,他的儿子鞠陶将不窋葬与庆城东山上,后人在这里修建了周祖陵。尽管位于黄土塬深处,尽管位于少人知的庆城,可这座陵,被誉为华夏周祖第一陵。千百年来,位于东山上的周祖陵与庆城相互相依相伴,从未离开。在庆城县的东南面,还有当年不窋修建的鹅池洞,时间洗去了刻印在鹅池洞里的墨宝,洗去了文字写照,但记忆在,在了千年。

5、庆城:清明节的追溯,仍有一丝烟云

庆城:你凭什么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已经找不到确切的明证。周祖陵上记载,不窋的后代,已经迁徙到当今陕西岐山一代的庆节,选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五祭奠先祖不窋、鞠陶,祭祖祈丰,这是《周礼》形成的源头,也是后来清明节的传承和发源。相传,当年庆节率领族人,从今天陕西岐山一代声势浩大,举行祭拜仪式。谁曾想,清明节竟然与这座城有千丝万缕的连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