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認識膽囊炎是什麼疾病?

姑孰侯


膽囊是位於肝臟和十二指腸之間的囊性消化器官,呈梨型,長5~8 cm,寬3~5 cm,容積為40~60 ml;分為底、體、頸三部分。膽囊具有貯存和濃縮膽汁及分泌黏液的作用。



當人進食後通過膽囊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起到乳化脂肪、抑制腸內致病菌生長繁殖和內毒素形成、刺激腸蠕動、中和胃酸等作用參與食物的消化。

絕大多數膽囊炎多由膽囊結石刺激膽囊壁或嵌頓在膽囊頸部阻塞膽囊管引起慢性膽囊炎或急性膽囊炎,單純的細菌感染性膽囊炎很少見。


對於伴有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的急性或慢性膽囊炎 ,有無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狀,都需要切除膽囊治療,避免誘發膽瘻、膽管炎、胰腺炎等併發症。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膽囊炎即膽囊發炎,膽囊之所以會發炎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膽汁停滯,二是細菌感。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是基礎,細菌感染則為條件。俗話說“流水不腐”,假如膽汁流通良好,那麼細菌就不易生長繁殖,而沒有細菌,也就不可能發炎,所以兩者相輔相成,就造成膽囊炎症。下面再進一步來分析這二種病因:

  1. 膽汁停滯使膽汁流通受阻的原因,通常有二方面:第一、機械性的阻塞,90%以上的膽囊炎是由膽囊內結石阻塞了膽囊管所致。其他如膽囊管太長、扭曲、粘連,以及膽囊頸旁淋巴結腫大而使膽囊管被壓迫等,都可使膽囊管梗阻而膽汁停滯。第二、功能性障礙如妊期的膽囊擴大,以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都可使膽囊長期松馳,因而造成膽汁停滯。

  2. 細菌感染,細菌到達膽囊的途徑很多。胃腸道內的細菌大都經過腸粘膜進入門靜脈,然後到達肝臟,再隨肝臟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囊內或者細菌進到肝臟後,直接由淋巴管侵入膽囊壁,細菌也可從腸道經膽總管而上行至膽囊。有時患敗血症時,細菌則又可由血液進入膽囊。引起膽囊炎常見的細菌種類很多,有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及產氣桿菌等。其中以大腸桿菌為最常見,約佔70%。


一般炎症產生的過程是在膽汁停滯後,膽汁就被濃縮,其中的高濃度膽鹽可刺激粘膜,削弱黏膜的抵抗力,產生化學性的炎症,這時的炎症是無菌的。在此種化學性炎症的基礎上,細菌才會侵表膽囊粘膜,並繁殖生長形成感染性膽囊炎。除上述二種主要原因外,膽總管下端阻塞可引起胰腺分泌的胰液倒流入膽囊,在膽囊內遇膽鹽後,胰液中的胰酶就變活躍,而使膽囊壁發生炎症反應。
嚴重外傷、大量出血及休克後,由於血循環量不足及血營痙率,於是血流瘀;而形成血栓,使血管阻塞也可造成膽囊壁的壞死、炎症和穿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