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琅琊榜首張大仙


近期,有媒體報道,現在很多內地市民寧願去銀行存定期,也不願意購買4-5%的理財產品。所以,該媒體得出的結論是,部分中老年儲戶理財思維不更新,不去學習,自然只能跟著慣性思維,有錢就存銀行,幾年下來,存單並沒有增加多少錢,更跑不贏日益上升的通貨膨脹。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理財的方式,並無所謂對與錯。這些年來,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卻變成了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或者飛單,這種事情比比皆是。而那些風險厭惡型的儲戶為了資金的安全,寧願把錢存銀行,這也無可厚非。

事實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與把錢存定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2018年5月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國家就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不保本保息的。雖然說,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本身具有的風險性並不高,但是對風險極度厭惡者,是無法接受任何風險的。

與之相反,存款則不一樣了,在我國,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的範圍內,這基本上覆蓋了所有儲戶的利益,即使銀行破產也可以獲得全額賠償。所以,對於銀行來說,存款是屬於剛性兌付的產品,銀行到期必須無條件還本付息。

而理財產品已經是不保本不保息了。而且理財產品給出的4-5%的利息,對於存款來說差距不大,因為,如果你選擇大額存單,定3年期,或者存定期3年,利率也能達到4%以上。既然這樣,廣大儲戶為啥一定要選擇理財產品呢?

更關鍵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只是預期收益率比定期存款要高一些,但也存在著流動性不佳的風險。也就是說,客戶如果買了理財產品後如急需要用錢之時,理財產品是基本屬於封閉式運作模式,即在產品未到期之前是沒辦法贖回的,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就比較麻煩。雖然說銀行推出了理財轉讓平臺,但是掛單轉讓也要有人接手,否則仍然無法提前贖回本金。

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欠佳相比,銀行的大額存單往往具有靠檔計息的功能,屬於隨時都可以取現的產品,且利息損失也較小。即使不是大額存單,如果一旦客戶有急用,定期存款最多算是活期儲蓄,本金還是能夠及時提出來的。所以說存款的流動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很多儲戶更是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任何一個產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後是有特定原因的,收益率是各家銀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而得出來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高一些,但是風險和流動性就會比定期存款要差一點。而一些中老年儲戶厭惡風險、追求流動性安全的,自然會選擇銀行定存,而且目前銀行定存三年期的利率也有4%以上。在銀行理財產品優勢不太明顯的情況下,人們選擇把錢存銀行存款也並不能說失當之舉。


不執著財經


很簡單,對理財產品不信任,不瞭解,這是最根本原因。

理財思維不更新,不去學習,自然只能跟隨慣性思維,有錢就存銀行,存銀行保險,而固定期限的利息又比活期高,所以只有這一招。

這是比較可憐的,而且有一大群這樣的人。比如小山村的農民,我老家有人就這樣,他覺得理財產品就是騙人的,又要籤協議之類,而且到期還要去取去存,他們沒有這種知識背景和能力去區分不同的理財方法。

存了十幾年的錢,錢並沒有長出更多的錢。

第二的原因,我們多數人的錢太少了,覺得不值得這麼幹。比如我們可以存銀行的錢就一兩萬,甚至只有幾千塊,你說有4%-5%的理財和定存有啥區別呢,就是幾十塊的事。

我們沒有錢,一有大幾萬了,就開始動心思買房子,買車子,或者借出去了。凡是錢有上十萬的人,更別說百萬千萬,自然就會去思考如何組合式理財。有關學習都是要有基礎的。

我們沒那麼幹,說明我們的錢不多。

我本人這兩個原因都有,存定期不願意買銀行理財產品,錢攢得稍微多一點就用到其他地方,哪還去想什麼5%左右的銀行理財呀。

最後原因,理財方式跟年齡、性別都有關係吧。現在的新興消費群體,所謂90後,更沒錢存了,他們玩貸款消費挺起勁呢。


財經作家邱恆明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去買4%-5%的理財,非要去存2%-3%的定期呢?

算個賬就大概清楚了。

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100萬買一年期理財,一年下來能有4萬塊錢收益,大銀行低風險理財已經拿不到5%收益率了。

而銀行存款就不同了,50萬以內有存款保險保障本息安全,所以沒必要一定選大銀行。現在上浮50%很正常,一年期利率2.25%,100萬存一年,2.25萬元,比理財產品只低1.75萬元,但根本不用擔心風險。

如果資金長期不用呢?存款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收益超過理財產品。

問一句,都是三年期限的理財和存款,你選擇哪一個?

要是二選一我會選擇存款,理財我只會買一年以內期限的,而且一般銀行發行理財也以短期為主。實際上存款和理財我都買了,確實也是理財買一年,存款都存三年,這麼操作的。

三年的存款利率超過一年的理財逾期收益率,整體下來都能超過4%。

其實買理財的人並不少啦,要不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會持續降低了,去年這個時候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是5%左右的。

銀行理財打破剛兌是有虧損可能性的,部分投資人曾經投P2P損失怕了,投股市被割韭菜,只敢存銀行,安心工作掙錢也挺好。


財來不會晚


確實在同等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4%-5%的預期收益率比銀行定期存款2%-3%的收益高出不少。既然同樣是銀行的產品,為什麼有的客戶不選擇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選擇收益率低的定期存款呢?

在銀行工作多年,個人分析了一下,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選擇定存產品類客戶群體多為年齡較大的老年人<strong>

這類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弱,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偏好保守型的安全性高的理財方式。理財產品尤其是非保本浮動型收益類,許多老年客戶一聽到“非保本”這三個字就頓時一陣迷糊,沒有了繼續瞭解下去的慾望。

二、購買手續複雜

理財產品的購買不像辦理定期存款那麼簡便,只要將現金交給櫃面,在業務受理單上簽字或按手印就行。

理財產品購買,需要填寫風險評估單、產品協議書、風險揭示書等,還需要抄寫一段風險揭示說明,很多老年人識字不多或者眼睛老花,抄著抄著就煩躁起來了,有的索性在辦理的途中就放棄了產品的購買。

三、客戶偏好資金長期理財<strong>

這點是不分客戶選擇定期存款而不選擇理財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都認為理財產品收益高於定期存款,在前幾年這個論點是肯定的。但是最近兩年,理財產品收益率逐年下降,現在三年期大額存單的收益幾乎和理財收益率持平,收益差距越來越小。

很多客戶在外地工作,年初除去年尾回來,沒有時間購買短期內就到期的理財產品。存個三五年的定期存款,收益率可以保證的同時,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呢。

四、理財產品購買門檻高<strong>

雖說最近兩年有的銀行推出了一萬元就能購買的理財產品,但是發行的規模小,利率不高,並沒有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

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還是5萬元起存,以1000元的整數遞增。很多客戶的資金達不到5萬元的購買起點,即使想購買理財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外,理財產品多為電子式憑證,很多老年客戶不為理解;理財產品中途不能贖回,提前支取不靈活;很多銀行在同等條件下,向客戶推薦的是存款而不是利差更小的理財產品,所以在實際客戶購買選擇過程中,還是傾向銀行定期存款的客戶多。

<strong>

<strong><strong>


財經札記


因為二者之間的風險不同;

理財產品所宣稱的4-5%的收益率一般都是預期收益,沒辦法完全保障的,而定期存款收益則是完全保障的,本金是安全的,而理財產品則會有很多不同,安全性相比定期存款則要差一些。這種安全性的好處現在看不出來,可是如果利率快速下降,那麼理財的收益可能就會下降,甚至達到和定存差不多的水平。

很多人是風險厭惡者,他們對於這些風險的絲毫變動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這些理財 產品雖然多出來一些預期收益,可是潛在風險增加了,對於部分人來說,其風險溢價是不夠的。

總結一下:

一般分為兩種:一種人是高估了理財產品的風險,另一種人是風險厭惡者,他們要求的風險溢價比較高。


以股易金


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認可了,習慣了,懶得搞了。

我跟我家人推薦過理財產品,結果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那一兩個點的收益,更在乎的是本金的安全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你們的長輩推薦過理財產品,我反正推薦過,因為我理財受益了,所以我也想我的長輩推薦過理財產品,當然都是些風險很低的,結果他們的反應卻讓我很意外。

很多人跟我說,不就比銀行還那麼一點嗎,搞來搞去多麻煩,我才知道對他們來說那一兩個點的收益根本就沒入人家法眼,還是習慣了放下銀行了,懶得折騰了。

現在理財騙局的頻繁出現讓人們對理財產品望而卻步

e租寶等的理財騙局,騙取的金額高達幾百億,說明我們國人對還是很喜歡接受這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當時長期銀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財觀念讓大家都忽視了理財風險,人們買這些理財產品的時候還以為這些理財產品跟銀行一樣,保本保收益呢,結果隨著這類理財騙局的不斷出現,人們的理財觀念也從不考慮風險到看什麼都是風險。人們無法分辨甚至懶得分辨現在這些4%,5%到底有多大風險,本著不投資就不被騙的思想,人們還是更認可銀行理財產品的。現在有人給我家人推薦理財產品,他們一律都是按騙子對待的。

所以現實就是很多人不懂複利,不在乎那一兩個點的收益,況且理財騙局頻頻出現也讓人更願意接受銀行理財產品。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而是去銀行做2%-3%的定存,其實這部分人應該主要是中老年人,在年輕一輩的人裡購買理財產品的還是很多的。而且最近幾年,我國理財產品市場規模也是整體在不斷變大的。

那麼廣大的中老年人,為什麼不願意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去追求低收益的定存呢?這個主要系兩個產品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安全性

對於銀行而言,理財產品屬於“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所以銀行本身不承擔理財產品的風險,而且自從2018年5月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國家也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不保本保息的,雖然說4%-5%的理財產品,其本身的風險性並不高,但是總有對風險極度的厭惡者,無法接受任何的風險。

存款則不一樣了,按照我國的《儲蓄管理條例》:存款有息、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所以存款對於銀行來說,屬於剛性兌付的產品,銀行到期必須無條件付款付息,因此存款可以說除國債以外最為安全的投資產品了,特別是在我國,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的範圍內,即使銀行破產可以獲得全額賠償。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兩個就不是一個性質上的產品,甚至可以說,區別性很大。

流動性

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之所以高,除了一個其風險較存款大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即基本都屬於封閉式運作的產品,什麼是封閉式運作呢?也就是產品未到期之前,你即使要向定期一樣損失部分產品的收益也沒辦法贖回,所有碰到急救命的時候很麻煩。雖然說現在部分銀行推出了理財轉讓的平臺,但是掛單轉讓也必須有人接手,否則仍然無法提前贖回本金。

對於存款呢?如果是大額存單,那麼是具備靠檔計息的功能的,屬於隨時都可以取現的產品,且損失度較小;即使非大額存單,如果一旦有急用,定期存款也可以損失大部分利息立馬變現,所以說存款的流動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

總結

任何一個產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後都是有特定的原因的,收益率的制定是各家銀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給出的,並非是盲目隨便寫一個,所以選擇高收益率的產品還是低收益率的產品,只不過是看每個人各自的考慮的方面而已,因此不選擇4%-5%的理財,而選擇2%-3%的定存,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鯉行者


之所以有很多人寧願選擇利率低的銀行定期存款,而不去購買收益率看起來更高的理財產品,根本原因在於這些人相對於收益來說更看重本金安全。


近年來金融領域亂象叢生,騙局層出不窮,P2P平臺爆雷事件一茬接一茬,私募基金都有跑路的,可以說怵目驚心。資管新規的實施,在一些人看來更像是銀行的一種甩鍋福利,保本理財產品逐步退出市場,理財風險將全部歸於消費者身上,理財風險將急劇上升。


實際上,銀行資金池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銀行嚴格審核企業資質和資產,以較高的利率發行理財產品,完全可以通過資金池消除壞賬風險,哪怕利率低一點,不會損失本金。但是打破剛性兌付後,理財產品發行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專利,最壞的情況下理財子公司破產,銀行不會損傷分毫。實際上,當消費者承擔全部風險時,銀行子公司幾乎可以躺著賺錢了。


購買理財產品,有兩個問題必須清楚,一是收益率不等於最終實際收益,二是一旦出現虧損,可能本金減少的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實際上,當下的定期存款,如果有5萬元,存三年就有很多銀行達到4%的年收益率,跟理財產品相差無幾,但是更安全穩定,旱澇保收。哪怕沒有5萬元,也可以選擇購買三年期國債,或者選擇民營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享受差不多的收益率。


對於資金較多的家庭來說,如果資金達到20萬元以上,還可以選擇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4.20%左右,超過了相當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要知道如今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不過是這個水平,2019年5月22日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更是下降到了4.11%。


P2P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新,但是由於沒有設立嚴格的規則,沒有誠信體系的制約,在平臺有爆雷徵兆時有關部門沒有及時止損並介入,使得P2P成為詐騙與非法集資的樂園。消費者有追求高收益跑贏通貨膨脹的意願,但是顯然還沒有滿足這種意願的土壤,於是過去的二十年炒房才成為最賺錢的項目。


保本理財產品明年就會退出,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遠低於P2P平臺,但是存在一定虧損概率。投資P2P資金得不到保障,將來投資理財產品也會遭遇同樣的問題。100次的盈利也許比不過一次徹底的虧損,這將是理財產品無法迴避的問題。未來敢於投資理財產品的人,一定要資金分散,並且選擇靠譜的產品,風險級別低的產品。


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降低,風險增大。與其選擇理財產品,就不如選擇民營銀行、國債、大額存單、中小銀行存款,獲得更穩定安全的收益。


財智成功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至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至3%的定存呢?筆者認為原因一是對於一些年齡較大的人來說他們只相信存款,並不相信任理財產品,他們認為只有存款才是最安全的。這麼多年來,保險存單理財、還有各種P2P騙局讓投資者面對理財已經望而生畏,不敢再去冒風險了。

二是現在銀行理財出問題的也比較多,銀行的飛單也比較多,去年報道的民生銀行理財出問題,就讓一些人對銀行的理財產生了懷疑,擔心銀行理財出問題。

三是按照目前金融改革的方向是資產管理誰投資誰承擔風險,銀行的理財產品銀行不保本的開始增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銀行保本保收益的會越來越少,銀行理財產品逐步向銀行不承擔風險的方向發展,即便是現在如果銀行破產了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是不賠償的,風險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銀行財富管理的發展方向是面向合格投資者,面向有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者,銀行只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並不承擔風險。

四是銀行的工作人員不能清楚地向投資者講明白銀行不同的理財產品的區別,不同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或者是不敢向投資者講清楚各種理財產品,這就增加了投資者的不安全感。

五是隨著這幾年銀行出現的問題增加,投資者對銀行工作人員的信任是在下降,銀行工作人員的話投資者並不相信。現在理財陷阱這麼多,上策就是定存,不擔任何風險。所以年紀大的投資者一般都會選擇定存。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是完全不同的金融產品,之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人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風險較低,且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而理財產品自2018年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繼落地後,明確表示不再“保本保息”。

另外,你說的定期存款利率2%~3%之間,也是不準確的,這只不過是普通定期存款一年至二年期的一般情況。而在三年期(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更高一些。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比對結果來看。



目前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收益對比

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甚至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比如說億聯銀行和藍海銀行的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均達到了5.3%,甚至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產品滿期複合利率高達6.0%。

尤其是選擇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不僅利息收益較高,且支持隨存隨取,提前支取時可靠檔計息。這種業務上的創新,深受廣大普通投資者的歡迎。

然而,在5月24日的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只有13款。其中葫蘆島銀行的“金葫蘆宏信158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僅有5.2%。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並不比定期存款利息高,這也是受央行釋放流動性影響的壓力下普遍現象。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定期存款比理財產品更放心

眾所周知,我國早在2015年5月就頒佈並實施了《存款保險條例》,將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保護範圍。也就是說,作為銀行定期存款、個人大額存單業務都是存款類金融產品,屬於一般性存款,均納入存款保險保障。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既然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尤其是理財產品還僅為預期年化收益率而非到期收益,又不能“保本保息”了。反倒是定期存款既能獲取穩定利息收益,又可提前鎖定收益。

相比之下,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業務就順理成章了。不得不說的是,當前廣大年輕人基本都是沒有太多存款的,而且就算是有也大多都選擇互聯網金融等理財服務。而以銀行作為重要投資工具的仍然是老年人居多,他們都屬於穩健型投資者,更不可能冒風險去投資不穩定的理財產品。


總之,無論是從收益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性考慮。當前銀行定期存款都是有優勢可言的,而理財產品反倒是呈現較大的收益下行壓力。比如說,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但這是不確定性的,也可能到期後的收益只有3%呢?而選擇一家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定期存款則更加有保障。當前這主要還是針對普通投資者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