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靈獸按

新的物流中心建成後,制約超市發未來發展的所有“短板”都將消除。超市發也將駛入一條更加快速的車道。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作者/靈獸 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毛利率實現2個百分點的增長,意味著數千萬元的收入增長,我們沒有用犧牲銷售來換取高毛利率。而且,2019年,超市發銷售額仍保持增長,而且是真正意義的增長。”

一談起公司的發展,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增慶就眼露精光,難掩興奮和自豪。

實際上,2019年是超市發自2004年扭虧為盈後,連續第16年實現銷售額的穩步持續增長。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尤其是2017-2019年這三年,毛利額增長都保持在兩位數。2019年,超市發的毛利率更是增長了2個百分點。

一般而言,對150家以上規模的超市企業,毛利率能增加0.5個點,已經非常難得,更遑論增長2個點。

王增慶有足夠的理由自豪和為超市發點贊。

2016年,超市發制定了“五年戰略”,明確了2016-2020年的發展目標,堅持社區商業戰略,進行業態的深耕細作。

也正是這一年,超市發對業態進行了重新定位,並提出“做有溫度的零售商”。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王增慶強調,“這正兒八經是練本事的”,考驗著企業的實際經營能力和應對市場挑戰、競爭的應變能力。“你不但要能夠消化線上線下競爭,還要消化成本的增長,並且還能支撐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發展,這才是真本事。”

增長的背後,是超市發多年來堅持“做海淀、做社區、做生鮮、做品質”戰略定位,堅持對經營毛利的挖潛,挖得非常深、非常透:一是供應鏈向基地延伸,做直採;二是通過精細化加工提高毛利;三是轉變經營方式,由聯營向自營轉化;四是,對門店進行升級和改造。

王增慶見證了整個超市發的發展和進步,更深度參與其中。

1

結緣超市發 紮根社區

2000年,王增慶入職超市發。彼時,超市發剛剛於1999年完成股份制改制。

超市發的前身為,北京市海淀區副食品公司,其誕生時的宗旨就是服務百姓、服務民生。

“當時是按照千人指標或者戶數、人口配比開店,到了多少人就配備一個副食店。”王增慶表示,“超市發出生的基因就是圍繞社區,一直到現在。”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1997年,海淀副食品購銷公司、伍富商業連鎖總店和果菜配送中心合併,改名為“超市發連鎖經營公司”。

2001年,王增慶被調到商品部當幹事,開始接觸商品,並涉及採購、促銷、市場分析、營銷促銷等各個方面。

兩年後,王增慶被調至發展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增慶和同事一起參加培訓,去萬佳超市(即後來的華潤萬家)學習,並對南方的超市及運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學完之後,我印象特別深,還寫了總結並向領導們做了專題彙報。”至今,王增慶還記得他寫的總結:作為一個老國企,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必須跳出自己原來的條條框框去看待市場和行業的變化,去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

最後,王增慶分析稱,“能夠打敗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本身。必須走出去,去學習。”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彼時,這種觀點還有一定的衝擊力,也讓聽他彙報的領導們很欣賞。

過了很久,王增慶才知道,當時是領導準備提拔他到管理崗位,算是一次考驗。

到管理崗位以後,王增慶接觸了更多系統化的有關管理的知識,在工作中也開闊了眼界,並對超市發的整個體系、運營管理等了解越來越深入。

2016年,超市發明確了堅持社區商業戰略,進行業態的深耕細作,並將超市發分為綜合超市、食品超市、生活超市、生鮮超市、社區超市五種業態。

“在北京開店,房租、人工等硬性成本擺在那裡,躲不開,也逃不掉。”王增慶表示,“必須控制發展節奏,如此高的成本,也很難去支撐那麼大面積地開店和快速、多數量的複製,超市發必須要因地制宜、穩紮穩打。”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無論出生的基因,還是成長的定位,超市發一直在堅持做社區,無論外界放的煙花多漂亮,我們都沒有受這些困擾。”王增慶表示:“堅持社區這條路,從現在看,絕對是正確的。”

按照社區大小、人員結構,超市發配置不同的業態。“大社區做綜合超市,中型社區做食品超市或生活超市,小社區做生鮮超市或社區超市;如果社區商圈足夠大,且有需求,我們就增加服務項目做社區商業e中心。”

這麼多年下來,超市發的戰略越來越清晰,門店也越做越專業。但發展中,也曾遭遇挫折和坎坷。

2

關鍵時刻,要能站得出來

2004~2005年,超市發和天客隆的股權之爭愈演愈烈。

天客隆員工圍堵超市發總部,嚴重影響了超市發的正常經營。

“關鍵時刻,你得站得出來。”彼時,王增慶帶著發展部、工程部的幾個小夥子一直衝在最前面。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我們拿著企業工資,企業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得衝上去。” 王增慶表示,“沒有親身經歷過,你根本體會不到當時的艱難!”

王增慶曾經擔任過發展部總監。但那時,北京零售市場競爭依然激烈。順天府、天客隆、物美、小白羊(注:已不在)……他們都立足北京發展。

“那會兒,李總(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也經常說,‘發展部的工作要就是要敢衝敢幹,尤其海淀區的項目必須要搶得下來’。”王增慶表示。

一是,必須第一時間判斷出網點位置適不適合開店;

二是,如果合適,必須給搶下來,尤其是海淀項目;

三是,搶下來後,還要利用所有的優勢,包括超市發品牌及各種資源,爭取更多的優惠條件。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至今,王增慶還記得他在發展部談的最後一個項目——位於北京北清路的超市發航天城店,至今,這家門店的業績也非常好,“改造過好幾次了,現在仍是北部地區的樣板店”。

王增慶談的影響力最大的項目就是張家口的項目。

超市發進入張家口市場的前幾家店都是王增慶負責談的,前後持續了兩年多。

當時,考察張家口市場,到底選擇哪個區域切入,很關鍵,因為張家口轄區很大。這涉及到總體的戰略佈局和超市發能否立穩腳跟的問題。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第一個切入點,超市發選擇了宣化。

王增慶回憶稱,當時與宣化商業大樓談判,談的非常艱苦,因為談到最後就是心理和實力的較量。

談判的難點是節奏和時機的選擇和把握。

“在什麼時間節點,拋出什麼條件;什麼時間節點接受哪些條件,什麼時候不接受,這是一個平衡和妥協的過程。”王增慶表示,“談判不但要專業,還要講技巧,最終要達到以我們為主導、雙方互利共贏的結果。”

王增慶坦言,真是錙銖必較,一分一毛地去談。談完簽約後,宣化商業大樓的人對超市發印象特別好。“因為超市發這些人真的是為企業著想。沒有因為是國企而有所放鬆。”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後來,宣化商業大樓負責談判的領導也因此加入了超市發,並把宣化和張家口的資源、人才和優勢整合起來。

2007年,超市發進入張家口市區,第一家門店容辰莊園店1月26日開業。

彼時,張家口橋東區區長親自主持開業儀式,時任超市發黨委書記、總裁李燕川致開幕詞,時任張家口副市長侯桂蘭參加了剪彩儀式並表示祝賀。

該店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超市面積4100平方米,經營商品萬餘種。

開業當日很轟動,客流近萬人,實現銷售51萬元。

這為超市在張家口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增慶回憶,當時他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拿下這個門店,並談了兩年的免租期。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雖然宣化商業大樓是第一個網點,但入駐容辰莊園才是真正把張家口整個市場打開了,也把所有幹部員工的信心有都建立起來了。”王增慶表示:“容辰莊園那個店,至今仍是非常好的位置,雖然現在我們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但就當時而言,能把這個項目談下來,而且是這麼好的條件,確實挺有成就感的。”

截至目前,超市發在張家口有28家門店,處於張家口的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

就這樣,王增慶伴隨著超市發一起成長,直至成為超市發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公司總經理。

“現在就這狀態。我要把董事長的思路和想法踏踏實實做好落實,盯好每個環節和每個時間結點。”王增慶笑稱。

王增慶常提起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並深受其影響。

“在超市發這20年,感受最深的就是‘溫度’這兩個字,實際就是領導的傳幫帶,企業和員工、員工和顧客、員工之間都有人情味兒。”王增慶表示,“把溫度傳遞給每一位顧客、員工及所有相關方,這就是超市發與別的企業最大的不同。”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王增慶強調,領導對外雖然是春風細雨,很儒雅。“但對內卻一點兒不湊合,對工作毫不含糊,什麼節點完成什麼活兒,完不成必須有說法。”

同樣,超市發員工對超市發品牌也非常認可。“有一個超市發老員工,在去世之前交代家人,一定要穿著超市發的工作服。” 王增慶感慨道,“超市發真的融進了員工的心裡。”

在超市發,一家三代都在超市發工作,且都在世的,就有三家。工作20年以上的員工,有四五百人。

“爺爺這輩在超市發乾,把兒子又交給超市發。兒子這輩接著幹,再把他的兒子交給超市發,感情很深。” 王增慶稱。

超市發團隊的凝聚力也由此彰顯。

3

內挖潛力,外尋機會

王增慶表示,外部競爭的壓力看得見,尤其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

要消化不斷增長的成本,而且還要盈利,必須靠真本事:對內要向精細化管理延伸,尋找增量,提高坪效;對外要尋找結構性機會。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這幾年,超市發在內挖潛力方面做了很多嘗試。

“這方面,在海淀置業集團及公司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公司經營管理團隊近年來做了很多工作。”王增慶表示。

一是,供應鏈向基地、工廠延伸,做農超對接和廠家直採,來降低採購成本。

二是,通過精細化加工提升商品的毛利。

“比如,你不去義烏,你永遠不知道針織居家類商品的採購成本能夠降低多少。”王增慶表示,“通過供應鏈前移,縮短中間環節,向整個供應鏈要效益。”

三是,轉變經營方式,由聯營向自營轉化。

四是,對門店進行升級和改造。

五是,在用人方面,超市發有結構性的比例安排。比如也引入了第三方勞務公司的合同制員工和小時工。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2018年,超市發又迎來了對門店新一輪的升級,對包括雙榆樹店、學院路店和玉泉路店進行改造,三家的改造體現了超市發千店千面的經營特色,業績均實現了良好增長。

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曾表示,門店5~6年就要進入下一輪的調整與改造,因為周邊環境和顧客群本身的年齡、家庭狀況、職業的一些變化,都會對門店造成影響。“超市發要讓消費者感知到,我們一直都在因客而變。”

例如,剛剛在12月16日,超市發羅森嶺南路店開業,100平米的超市發羅森便利店內規劃出20平米區域,銷售顧客日常所需的水果蔬菜,提供24小時便利服務的同時,最大化服務顧客餐食需求。

商品部到發展部,再到後來,王增慶主管過採購、營運、物流配送、人事、計財等部門,多個崗位的工作經歷和鍛鍊,讓王增慶具備了更系統化的知識、管理經驗和戰略眼光。

4

戰略性眼光統觀全局

王增慶認為,做連鎖企業一定要統觀全局,既要講規模和整體,也要注意單店盈利能力的打造。“單店可能好維護和管理,但要以連鎖形式進行拓展,一定要考慮系統化的管理水平、連鎖複製能力和單店盈利能力。”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王增慶表示,“有些單店能賺錢,那就讓他多賺,比如超市發的雙榆樹店;有些門店略有虧損,就是戰略性布點,目的是保護周邊其他門店的盈利,它承擔的職責就是防禦。”

隨著超市發的發展,其戰略越來越清晰:以“海淀國企、放心品質”為品牌形象,做深做足海淀市場。設定蔬果肉禽為目標品類,低溫日配品、主食、熟食、調料為優先品類,現場製售商品為差異化品類。新開店以直營生活超市、生鮮超市為主,超羅便利店為輔;依據商圈需求開辦海淀社區商業e中心,靈活組合業態模塊和服務項目。打造乾淨、整齊、豐滿、新鮮的零售賣場,使超市發成為社區居民離不開、信得過、有溫度的零售商。

王增慶表示,“我們主做海淀,不但市場份額足夠大,消費潛力高,而且市場空白點多。如果能把海淀吃足做滿,達到全覆蓋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但對超市發而言,這並不意味著不做外埠市場。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海淀區以外的北京各區縣以及外埠市場肯定是算得過賬才做。如果3~5年能收回投資,我們就做。”王增慶表示,“如果不好做,索性就放棄,不較勁。我們不為名利,要保證開店質量和投資回報。”

根據超市發最新制定的2020-2022年三年發展規劃中,到2022年,超市發的門店數量要達到200家,銷售額達到55億元。

“這個目標相對保守,從現在看不難達成。實際上,一年新開15家就能完成目標。但還涉及到一些結構性的變化和調整。”王增慶表示,“這三年平均下來算,開5家直營超市,主要是生活超市和生鮮超市,10家超市發羅森,還有5家加盟店,實際上是20家。加盟店採取汰換機制,對跟不上超市發節奏、現場管理管控不達標的加盟店進行淘汰,保持50家加盟店的總數量不變。”

王增慶強調,汰換的核心是通過質量替代數量,控制總體規模,達到超市發品牌在區域的佔有率,做好區域覆蓋的同時控制品牌風險。

目前,超市發除了要解決人才問題外,就是攻克物流配送的難關。

這是著眼未來的基礎。

5

培養人才梯隊 建現代化物流中心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梳理,超市發的戰略越來越清晰,門店管理、業態研究也越來越專業。

王增慶表示,“對人的匹配和培養,這兩年超市發也梳理得越來越清楚。”

“哪些人適合在什麼樣的業態幹,哪些人適合什麼崗位。我們基本上給他做好相應的配比,做好人才結構和後備培養。”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雖然,超市發一直延續著紮根社區去定位和發展,但在這條道路上,超市發要不斷地變換節奏、步伐,也在逐步調整,所以人才培養也要有所變化。

“人才培養已經有了這種梯隊,並進行了節奏的安排,但物流配送卻是超市發未來發展的一個潛在‘隱患’。”王增慶稱。

仔細分析看,商品力和和運營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過程,你只要開店就能在做的過程中進步。“今天與昨天比有進步,明天肯定要比今做得更好,但物流配送卻是硬性‘短板’”

目前,超市發有四塊物流配送,存在地點分散、設備設施老舊、租約到期、交通限制等方面的問題,支撐不了未來超市發的戰略規劃。

“寒冬”年,超市發為何還在增長?

目前,超市發正在做新的物流配送項目規劃——超市發城市服務物流園區,選址在海淀區,結合城市規劃和物流定位,打造“保障居民生活品質、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踐行綠色配送體系、線上線下資源共享”的現代化、高效率、示範性城市物流配送項目。

“建成之後,功能和效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快的話,將在2022年底驗收,2023年有望正常投入使用。” 王增慶表示,“新的物流中心建成後,足以支撐超市發未來10年以上的發展規劃。”

這樣,制約超市發未來發展的所有“短板”都將消除。超市發也將駛入一條更加快速的車道。(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