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全業務鏈優勢 券商資管迴歸“代客理財”本源

□本報記者 郭夢迪 周璐璐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階段,2019年券商資管行業發生了深刻變化。在行業去通道化的背景下,券商資管規模持續縮水,同時,大集合產品改造、發展ABS業務、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等已成為現時券商資管業務轉型和創新的方向。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資管想要在競爭中拔得頭籌,應當依靠券商牌照充分發揮“全業務鏈”優勢,以證券公司全牌照優勢的“不變”應對行業格局的“萬變”,逐步迴歸券商資管“代客理財”的本源。

規模縮水近三成

在去通道化的轉型中,券商資管規模持續縮水。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公佈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為10.01萬億。相較於2018年底的14.11萬億元,今年前十個月券商資管規模縮水近三成。

在券商資管規模持續縮水的當下,不得不提到2018年4月份由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監管層也將從打破剛兌、規範非標、抑制通道業務、控制槓桿水平、消除層層嵌套等五個方面對資管行業進行約束,資管行業邁入統一監管時代。

“過去幾年,券商資管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理財資金的投入,以前銀行理財選擇券商資管做委託理財,有一部分是出於規避監管的原因,在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這部分的訴求在明顯降低。另外,銀行資管在加強自身的主動管理,委外需求相應大規模收縮,面對券商資管的全行業規模收縮現狀,我們的確需要仔細地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裡,這是券商資管面對的一個行業痛點。”某中型券商資管人士李偉(化名)坦言。

“由於券商資管過去發展了較多通道業務,資管新規將會極大壓縮之前的通道業務和委外業務,這樣券商資管規模出現了大幅縮水。”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規模縮水的背後,是券商資管正積極發展主動管理能力的趨勢。通過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完善產品線、加快平臺建設,券商資管將從行業收入、利潤絕對值及增長率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轉型競逐新賽道

資管新規明確要求去通道,採用淨值化管理,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在監管的引導之下,各家券商也紛紛開始轉型與改革。

2019年,對於大集合改造,券商資管趨之若鶩。截至12月24日,已有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中金公司、廣發證券在內的多家證券公司發行了改造後的大集合產品,這些產品覆蓋現金管理、債券和權益等多個條線。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資管作為理財產品的提供者、委託財產的管理者,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過程中,能夠真正迴歸資產管理業務本源,發揮主動管理優勢,服務於廣大客戶群體。經過公募化改造,大集合產品有了更加清晰的市場定位,有利於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些中小券商則通過ABS業務進行轉型。“券商發展ABS業務的確有天然優勢,ABS上游可以和券商投行部門合作,形成資金的來源。在中游,券商資管以產品的形式提供產品,下游則可以與債券、交易等部門合作提供產品供給。”李偉指出,依據金融管理部門頒佈規則開展的資產證券化業務不適用資管新規,券商今後在ABS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019年,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這個資管行業的新角色給券商資管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記者瞭解到,一些券商資管已經把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作為重點工作進行突破。中信證券在2019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要從資金和資產兩方面努力應對銀行業務轉型帶來的挑戰。

迴歸資管本源

展望未來,去通道、迴歸“代客理財”的資管本源仍將是券商資管轉型的主線。

“東證資管將立足資產管理行業本源,不斷鞏固和提升主動權益類、固收類業務,持續強化投研核心優勢,保持中長期業績領先;在鞏固核心競爭力與推進戰略新任務上雙管齊下,加快在指數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等領域業務佈局,進一步豐富產品線,以滿足細分客群的長期財富增值需求。”東方證券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對券商資管而言,除主動管理外,發揮全業務鏈的優勢也是券商資管的一個轉型路徑。券商資管未來可以充分發揮全業務鏈的優勢,打通投行、經紀和資管業務。在產品形式上也可以打通固收、權益和量化類產品。這樣,可以給機構和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資產配置服務。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券商應更多發揮在資本市場的專業優勢,發掘優質投資機會,幫助市場發揮功能、合理定價,更好地反映市場預期的價值判斷、價值中樞,以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動資本市場平穩發展。此外,良性競爭的引入也能夠提高其改善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動力,除借鑑學習外商的管理模式和風控框架外,更能夠參照國際經驗,實現科技化轉型。

潘向東則表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要依託互聯網技術,降低獲客成本,通過金融科技開發出智能投顧等業務,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客戶資源的沉澱,實現盈利模式的轉型,為券商提供更穩定的利潤來源。同時,加大投研能力和主動管理能力,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推出更多FOF和MOM等標準化產品,提高券商資管的資產配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