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成都,除了火鍋,電子信息產業亦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裡是“電子信息+”在中國又一走向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版圖的地標城市。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成都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建設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堅持創新引領、龍頭帶動、集群成鏈、協同融合,推動了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使成都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地標城市。

  • 從產業結構看,2019年上半年,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4010億元,同比增長16%,位於全國乃至全球主要城市前列。
  • 從知名企業看,華為、京東方、英特爾、IBM、德州儀器、住友化學、中光電、富士康、戴爾、騰訊……約60多家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公司,從業人員60餘萬。
  • 從高成長型企業看,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象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這些新興的高成長型電子信息企業與國際知名電子信息企業交相輝映,煥發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勃勃生機。
  • 從電子信息核心產品看,全球一半的iPad平板電腦產自成都;全球50%以上的筆記本電腦CPU為成都造;全球第二條、國內首條量產的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產線——京東方AMOLED柔性面板落地於此……

2019年9月以來,諸多央媒頻繁地將目光聚焦到了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試圖解碼這座超大城市“萬億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萬億級產業

萬億級產業,就是年產值超過一萬億大關的產業或產業集群,亦是當今城市競爭中一個重要的指數。成都、武漢、西安、杭州……GDP跨入萬億級“俱樂部”的城市,都有自己著重發力和長遠佈局的“萬億級”產業集群。

9月8日,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重磅打造的系列節目“中國產業地標”走進成都,聚焦電子信息產業,探討成都如何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重要的一極。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12月8日,央視《新聞聯播》揭秘成都連續11個季度保持8%以上經濟增速時,將鏡頭聚焦到了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12月17日,新華社旗下刊物《經濟參考報》又以《成都: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版圖新地標》為題刊發了長篇通訊。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頻繁引來央媒聚焦的背後,是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實,更是對這個在成都產業藍圖中最有望率先突破萬億規模的產業形態看好。

從千億到萬億

聚力實現產業規模突破

一塊玻璃板進入生產流水線,經過200多道工藝,將搖身變成一塊高清液晶面板……位於雙流的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上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生產。這是我國首條以金屬氧化物為核心、面向8K以上超高分辨率電視市場的液晶面板生產線。近日,從成都中電熊貓再度傳來喜訊,公司自主研發的100吋8K產品即將於年底前點亮。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成都中電熊貓自主研發的100吋8K產品即將於2019年底前點亮

像這樣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場景,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功能區內隨處可見。嶄露頭角的新型顯示產業,只是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萬億級產業佈局的一塊拼圖。成都提出,構建以“芯—屏—端—軟—智—網”為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到2020年,成都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有望突破1萬億元。

在這場規模戰中,城市與產業的共生共榮,頂層設計與重點領域突破的齊頭並進,成為成都持續衝鋒的能量。近兩年,兩份對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影響深遠的文件應運而生。

一份是《成都市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提出將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並進一步謀劃了“5+5+1”的產業細分領域。其中,第一個5是指建成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培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萬億級產業,壯大新型材料和綠色食品千億級產業。

另一份是2019年5月成都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的

《關於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成都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到2022年打造成為全球電子信息高端研發製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

如今回看,無論是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的突破,還是領軍企業的引進和瞪羚企業的培育,兩份文件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構築起了“四梁八柱”。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規上企業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24.3億元、同比增長12.7%;全市軟件服務業1775家納入統計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03.9億元,同比增長12.5%。

“從千億到萬億的跨越,不止是規模的增長,更是質量與效益的躍遷。這一次,成都將如何出牌?”

從扎堆到紮根

產業生態能級不斷躍升

如今的成都,“中國產業地標”正在強勢崛起:全球一半的iPad平板電腦產自成都,全球第二條、國內首條量產的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產線——京東方AMOLED柔性面板落地於此……一個個重量級項目續寫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輝煌。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京東方柔性屏

大企業固然是火車頭,但電子信息的技術密集屬性,決定了那些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能夠成為提高集群網絡創新突破能力和創新擴散效率的中堅力量。從吸引企業“扎堆”到注重創新要素“紮根”,讓蟻群經濟衍生大象效益,營造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成都進行了多重佈局。

在京東方成都生產線,比頭髮絲直徑還要薄的第六代柔性顯示屏已經為企業帶來明年的訂單,明年產量將提升2-3倍。在央視《新聞聯播》的採訪中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說,這個產量的新高,多虧了周邊“鄰居”的幫忙。

京東方周邊多了不少和它有關的配套企業。而在過去,孤零零的京東方,生產線上的一個精密金屬配件的清洗,都要打著“飛的”去國外,一個來回就要40多天。“效率大大提高了。物流的距離短了,這個材料設備的運輸質量也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提高。”秦向東說。

而這個變化源自成都一項開創性的改革,京東方劃歸到新成立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高新區新成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就是專門為電子信息產業做全鏈條服務。像這樣的產業生態圈的構建和產業功能區的建設,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開啟了一段全新旅程。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產業功能區推動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7年,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創新性提出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轉變經濟工作組織方式。成都市高瞻遠矚,選址高新西區和郫都區佈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兩年來,成都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建設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堅持創新引領、龍頭帶動、集群成鏈、協同融合,推動了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成都以產業功能區為抓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能給其他城市提供怎樣的經驗?央視《新聞聯播》記者在手記中提道:(成都)全市建設的66個產業功能區不再是“撿到籃子裡都是菜”,而是聚焦龍頭企業上下游的精準招商和企業培育。面對不斷加劇的外部挑戰,通過不斷髮揮協同效應,做優做強產業集群,最終提升產業鏈上每個企業的競爭力,激發的是整個經濟發展的動力。這無疑是在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有益探索。這段話外音的背景長時間定格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建設,肩負著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突破萬億級的歷史使命。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從規劃之初,就聚焦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正加快建設功能複合、職住平衡、服務完善、生態宜居的產業功能區樣板區。同時,強化產業規劃引領作用,樹立“以畝產論英雄”理念,形成分區域、分性質、分行業的投資門檻標準,實現產業功能區錯位協同發展。”

從集群到集智

人才帶動技術創新裂變

成都市極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鍾波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10年後,回到成都創業。如今,在成都高新區一片造型時尚的寫字樓裡,極米無屏電視在這裡研製。從紅磚樓到寫字樓,電子信息產業的“外設”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不變的“內核”是科研創新。“我們每年在研發上投入大量經費,不斷地開發新技術,給用戶帶來許多新穎且實用的功能體驗。”鍾波說。

萬億產業,不止於產,更在於人。在12月舉行的成都市軟件產業發展誓師大會暨“蓉貝”軟件人才計劃啟動大會上,成都宣佈2019年起,將實施“蓉貝”軟件人才百千萬引育計劃:每年分別按“行業領軍者、技術領銜人、資深工程師”的層次評聘優秀軟件人才,多層次、多維度給予軟件人才政策支持,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央媒點贊! 解碼成都的“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成都今年起將實施“蓉貝”軟件人才百千萬引育計劃

“極米僅是成都市眾多電子信息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滄海之一粟。全球化的今天,在家門口都面臨著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競爭,依靠技術創新融入全球化,已經成為成都市企業的共識。”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相關負責人說。

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與技術創新。成都有電子類專業綜合排名全國第一的電子科技大學。同時,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一批在電子信息領域實力很強的高校,也在源源不斷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並且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成都還擁有中科院成都光電所、成都計算機應用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算機研究所,全省與雲計算、大數據產業上中下產業鏈相關的120餘個研究所、企業技術中心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0%以上的都在成都。

2019年4月,總投資約500億元的四川天府新區“紫光芯城”項目,在成都科學城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對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產業從研發源頭上形成強勢引領。“我們相信,正上演硬核技術上演創新裂變的成都,定能有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有話語權。”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信心十足。

從草原到森林,打造電子信息產業萬億級產業集群,始終守在風口的成都,正在騰飛。

(綜合:新華網、成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