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挪窮窩 拔窮根 奔小康

時評:挪窮窩 拔窮根 奔小康

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生存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方,通水、通路、通電等成本很高,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需要實施易地搬遷。2016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後,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我們要把易地搬遷扶貧作為精準扶貧工程重要補充,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挪窮窩”“拔窮根”,開對方子、找準路子。2015年12月,發展改革委、扶貧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等5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明確用5年時間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完成1000萬人口搬遷任務,幫助他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根據《方案》,“十三五”時期將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方針,堅持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模式和組織方式,完善相關後續扶持政策,強化搬遷成效監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確保搬遷對象儘快脫貧,從根本上解決生計問題。

搬得出。一是解決思想問題。一些貧困群眾雖然生活艱難,但故土難離觀念很重。我們要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尊重群眾意願,加強思想引導,不搞強迫命令,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用實際行動感化貧困群眾,讓貧困群眾自願搬出。二是紮實開展工作。易地搬遷是一個不得不為的措施,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難度大,需要把工作做深做細。我們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掌握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有效克服困難,儘快搬遷。三是提供資金保障。越貧困的農戶越拿不出錢,結果就越享受不到政府補助。我們要通過整合相關項目資源、提高補助標準、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發放貼息貸款等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解決好扶貧搬遷所需資金問題,確保順利搬遷。

穩得住。一是做好規劃。我們把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人口全部納入移民搬遷計劃,並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的願望,制定切實可行的搬遷方案,確保“一方水土養得起一方人”,讓貧困群眾徹徹底底告別“靠天吃飯”的狀態。二是嚴把質量。我們嚴把安置工程質量關,基礎設施建設要有保證,配套設施建設要齊全,優先建設學校、醫院、超市等和貧困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工程,確保人民群眾高高興興、順順利利地搬進去。三是科學安置。我們要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科學確定安置點,儘量搬遷到縣城和交通便利的鄉鎮及中心村,促進就近就地轉移,可以轉為市民的就轉為市民,給人民群眾創造一片希望的熱土。

有事做。一是穩定收入來源。我們要確保移民搬遷的群眾有正常的收入來源,確保每家每戶都有一人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並積極開展就業培訓,通過勞務輸出實現更多的人就業,確保如期完成任務。二是創造就業機會。我們要想方設法為搬遷人口創造就業機會,保障他們有穩定的收入,同當地群眾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優先安排移民搬遷的群眾到所在小區的物業、超市等企業上班。三是完善後續扶持。我們要堅持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模式和組織方式,完善相關後續扶持政策,強化搬遷成效監督考核,確保搬遷對象儘快脫貧,從根本上解決生計問題,實現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能致富。一是改善生活條件。我們要合理確定搬遷規模,區分輕重緩急,明確搬遷目標任務和建設時序,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不斷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把移民搬遷小區建設成為一個幸福小區。二是調整經濟結構。我們要摸清底數,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通過有效調整經濟結構,以搬遷扶貧變面貌拔窮根為有效抓手,幫助搬遷貧困群眾逐步脫貧致富。三是拓展增收渠道。我們要實施易地搬遷清零工程,從根本上改變深度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居住和生產條件,輔以教育、培訓、產業指導,幫助貧困人口真正擺脫貧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同全國人民一起奔跑。

易地搬遷變面貌奔小康。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以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繼續攻堅克難,更好滿足搬遷群眾的期盼,統籌脫貧攻堅各類資金資源,切實加大對已搬遷群眾的後續扶持力度,全力推進產業培育、就業幫扶、社區融入等各項工作,大力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確保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