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可評高級職稱,“田秀才”“土專家”的春天來了

文丨圳論評論員 謝仕亮

“田秀才”“土專家”的春天來了。日前,山東省首批職業農民高級職稱在東營誕生,此次共有11人通過了評審,擬晉升職業農民高級職稱,公示無異議之後將獲頒證書及一次性補助。據悉,此次申報專業主要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申報對象主要是當地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農業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員。另外,取得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的個人,分別還可以獲得3000元、5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補助。

農民可評高級職稱,“田秀才”“土專家”的春天來了

山東首批11人獲職業農民高級職稱

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標誌。說起職稱,人們更多地會聯想到諸如醫生、教師、記者、工程師之類的專業技術人才,很難將其與“農民”這一普通身份聯繫到一塊。往常在填寫相關信息表的“職業”一欄時,若填的是“務農”,往往會被看作是沒工作的“無業者”。

農民可評高級職稱,“田秀才”“土專家”的春天來了

王愛芹是山東省首批職業農民高級職稱獲得者之一,她的肉鴿養殖合作社內目前有6000對種鴿。

山東省首批職業農民高級職稱出爐,可以說具有標本意義,體現了地方政府對農業人才的尊重與認可,同時也意味著 “農民”實現了從“身份”到“職業”的過渡和轉變。也即是說,“農民”不僅是一種身份,也是一份可以通過努力幹出“名堂”,獲得“職級”的“職業”。農民的職業認同感、成就感以及獲得感,將由此得以進一步提升。

事實上,中共中央、國務院去年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就明確提出,要深化農業系列職稱制度改革,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山東省先行一步,為各地帶了個好頭,值得各地借鑑。現代農業,絕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而是要靠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來支撐。當前農村農業的發展將更加依靠勞動者素質提升。特別是,隨著我國農業由傳統向現代加快轉型,適度規模經營迅速發展,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正在重塑,農民的素質如何,將直接決定農業能否高質量發展。

農民可評高級職稱,“田秀才”“土專家”的春天來了

而給“田秀才”、“土專家”等職業農民評職稱,並給予一定額度的職級補助,有助於挖掘農村人才潛能,激勵農業人才成長,提高廣大農民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建設新農村、實行鄉村振興壯大人才隊伍。尤其在當前農村青壯年外流,勞動力“青黃不接”、農業“後繼乏人”成為普遍情況的現實語境下,打通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上升通道,對鼓勵和支持年輕農民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農民獲高級職稱是農業高質量發展之喜,在構建和完善農民職業化相應制度設計的同時,應堅持不懈地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在技術服務、項目合作、銀行貸款、產品推薦、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職業農民更多的傾斜與幫助。當越來越多人願意留在農村、紮根農村,重拾土地的詩意與芬芳,鄉村振興才能早日照進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