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注意

是一個行業

由於暴雷的預期

導致整個行業的估值抄低

這就是投資的機會

牌照的價值

信託的牌照顯而易見

全國僅68家

但也由於少

牌照的流通性也差

非到萬不得已

很少有控股股東讓出牌照的

比如今年的雪松信託

一個全爛攤子的信託牌照

江湖傳聞交易達到百億規模

同時還要接手一堆的爛賬

接盤成本應該穩穩在一百億以上

就算打個5摺好了

這張牌照成本也在50億

這是最近的能參考的信託牌照轉移的價格

再來說說愛建集團的愛建信託

這張牌照的轉移相對就便宜多了

2015年,均瑤集團以每股18元的價格

接手愛建集團10%左右的股權

從而獲得愛建集團的經營權

簡單按照愛建集團5元每股的淨資產計算

這筆交易是以3.5倍市淨率成交的

這筆交易有兩點

第一這筆交易發生在牛市裡

第二均瑤集團能接手愛建集團應該是花費了很大盤外招,這裡有些東西就不太好描述

瞭解愛建集團歷史的人都知道

在信託業發展的歷史上

愛建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間

2010年之前,愛建集團是個爛攤子

爛到了根上

對交易對手上海國際來說

處理掉了一個不大不小

不好不壞的資產

完成了託管的使命

而對均瑤集團來說

應該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2015年至今

均瑤集團打贏了股權爭奪戰

同時利用了股市低迷的機會

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了相對的控股權

毛估估均瑤入主愛建的成本在11到12之間

如果算上財務成本

均瑤控股愛建的成本在13左右

毛估估均瑤的總付出在60億左右

而通過溢價收購租賃業務

完成了部分資金的迴流

說實在的

租賃業務根本不值這點錢

而且對愛建集團的估值提升意義也不大

總結來說,均瑤在2倍市淨率左右將愛建信託收入囊中

而均瑤對於愛建集團來說,則是1.5倍左右的市淨率獲得了控股權

現在回頭看,均瑤以一個非常合算的價格

獲得了信託牌照

同時長遠來說

為吉祥航空提供了穩健的財務支持(租賃業務)

對均瑤來說是非常合算的交易

除去這兩例控股權易手外

江湖傳聞許首富要入手中原信託

但這個僅限於傳聞

從股權結構看,也很難入手

猜想就是想引入資本,但不想出讓控股權

從整個金融行業來看

信託也是牌照最少的金融企業

同時也是最難玩的轉的金融企業

總結一句

物以稀為貴

信託的商業模式


信託行業的商業模式本身是很簡單的

資金端(收集客戶資金)、資產端(融資項目)

兩端在外,對信託公司本身沒有任何風險

信託是收服務費的

比如通道業務

這樣的業務模式本身是完美無缺的

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和稅收成本

基本上屬於空手套白狼

理論上說

只要規模佔據優勢

就是日進斗金

但是

很多信託公司的問題出在

投資端

錢太多也是麻煩事

信託本身不像銀行一樣

需要資本金

所以信託公司本身的資產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投資端的好壞

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信託公司的好壞

比如說

陝國投在2015後的定增業務

炒股平均虧了70%吧

數字在10幾億以上

比如說江蘇國信

其持有的銀行股份和保險公司股份

為其提供了鉅額的利潤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所以一個信託公司在資產端的表現

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信託公司的方向

舉例來說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以陝國投128億的總資產看

除掉基礎物業等

按照100億資產計算

3%的收益率

每年資產收益保底也應該在3億以上

但是很多時候陝國投是達不到這一點的

再來看看中融信託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之前幾年都是300億的總資產

今年是260億的總資產

同樣除掉60億的物業基礎等

按照200億計算

3%的收益率

每年應該在6億以上

再來看看愛建信託的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110億總資產

按80億計算

每年也應該有2.4億

但是很多時候這些公司的總資產收益率

根本達不到這個理財收益

這一現象有好有壞

當某個資產暴漲的時候

就會扮靚業績

這點上和保險公司很像

暴雷的陰影

先來看看愛建集團、經緯紡機、陝國投的一些基礎數據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強大的商業模式護城河!一個日進斗金的行業


除了信託公司,這些母公司還有點別的資產

愛建集團主要是租賃公司和證券公司

經緯紡機主要是紡機業務

陝國投則沒有

愛建集團的這些資產主要是發展不好的問題

而經緯雖然資產有隱藏的價值(土地升值)

但是從近幾年的業績上說

基本是每年虧3億以上的節奏

嚴重拖累公司價值

陝國投最近幾年則是沒跑出炒股虧損的境況

另外從負債率上來看

愛建集團是負債率最高的

尤其近兩年負債提升很快

提升負債這點上說,就是安全邊際差了

但是業績端也會有增長

特別是現在雷與機會同在的機會下

經緯則是因為紡機資產的負債相對不能提到太高

拉低了整體的負債率

而陝國投則是沒啥好的資產可以投資

所以複製率很低

由於都是百億資產規模的公司

所以公司自身暴雷的影響就很大了

就目前來看,除了中融信託外

其他兩家的自身暴雷風險並沒有什麼苗頭

除了公司自身的風險外

還有一些業務端的暴雷

這點上來說,哪家信託公司都有

就是嚇唬人的

就算暴雷,和信託公司本身沒什麼影響

就是口碑上有點問題

所以只要不是傷筋動骨的自營暴雷

對信託公司來說都能應付過去

說到這一點

安信信託這兩年就給我們舉了個很好的例子

安信前幾年都是神一樣的純在

信託收益率幾倍與同行

今年和去年暴雷主要兩點

第一,踩雷印紀傳媒,虧損10幾億

第二、地產自融資金鍊斷裂

如果只是一個雷估計沒什麼問題

現在兩個雷一起

直接把自己乾的半死不活了

就算如此,安信信託的估值依然是同行內最高的

投資的黃金機會

綜合以上幾點

優秀的商業模式

模糊的資產收益

壟斷牌照的護城河

按照現在的市淨率

相當於買入資產包白送一張牌照

無論對大股東還是小散戶來說

都是很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