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3月25日清晨5:40,紐約飛往北京的CA982航班降落天津機場,機上搭載旅客和機組人員共360多人,天津機場邊檢站當日首組24名執勤民警提前一小時到位,穿戴好防護裝備,像前兩天一樣迎接新一天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考驗。

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穿戴防護裝備

自3月23日0時(北京時間)開始,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天津、石家莊、太原、瀋陽、西安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為了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天津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以下簡稱“天津機場邊檢站”)迅速制定周密方案,調整警力部署,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3月23日,順利通過單日5架航班近2000名旅客入境的“大考”。

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劃區域辦理髮熱、隔離旅客入境邊檢手續

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民警辦理旅客入境邊檢手續

3月23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迎來5架赴京國際航班。6:59,紐約飛往北京的CA982航班降落;7:40,洛杉磯飛往北京的CA988航班降落;9:43,莫斯科飛往北京的SU204航班降落;12:20,法蘭克福飛往北京的CA932航班降落;19:52,舊金山飛往北京的CA986航班降落。單日5架航班、近2000名旅客、兩個小時左右的銜接密度,對天津機場邊檢站、機場公司和海關等相關保障部門而言,是一場充滿挑戰的“大考”。為此,天津機場邊檢站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案,增派工作人員,針對遠機位“密切接觸者”設置專門檢查場地,辦理入境手續,在確保防疫管控到位的同時,既要方便旅客快速通關,又要保證旅客通關安全。

凌晨5時許,該站執勤一隊教導員崔海洋、民警宋石等30多人已抵達執勤現場,嚴格按要求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等防護裝備,提早值守在廊橋梯口、入境大廳、人工查驗通道等執勤點位,嚴陣以待。當天第一班入境的CA982航班尚未送走, 發往天津機場指揮中心的又一則消息令人心頭一緊。“CA988航班,旅客370人,機組人員20人,機上5人有發熱症狀。” 7:40,從紐約飛往北京的CA988航班降落。早已等候在飛機艙門下客處的民警秦飛鵬、張子鵬、朱玥等人身穿防護服,與負責登機健康檢查的海關工作人員實時對接。一旦發現身體狀況異常入境人員,第一時間採取針對性入境邊防檢查措施,現場對發熱、疑似和需隔離人員進行人證對照、護照收取和行程信息登記。待該航班全部旅客下機時,他們和其他同事已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中間滴水未進。

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核查隔離旅客信息、進行人證對照

臺內檢查員一絲不苟,瞪大雙眼仔細進行人證對照,核對有關信息,反覆詢問旅客有關事項,確保無一遺漏、無一偏差;現場指揮員、臺外檢查員忙前忙後,變身滿場飛奔的“小白人”,防護服內的衣服早已溼透,護目鏡也已模糊不清。“由於全副武裝,視聽受限,他們都是扯著嗓子高聲呼喊進行溝通,比往常要消耗更大的體力。6個小時的值守任務完成後,有的民警聲音早已沙啞,有的甚至疲憊得說不出話來。”民警王宇介紹說。

戰疫一線|守好入境第一道防線 築牢首都“護城河”

長時間執勤,民警護目鏡內滿是水霧

從第一駕飛機落地前接機準備,到最後一架飛機飛離天津,近30個小時的“大考”落幕。經排查,5駕飛機共發現26名發熱和有呼吸道疾病症狀人員,經由專用通道轉至“隔離區”後轉送至市定點醫院進行進一步醫學排查。3月24日,市疾控中心通報的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有2人為3月23日由濱海國際機場入境。

“ 為保證疫情防控安全,我們與海關緊密配合,實行旅客分批次候檢通關,避免旅客密集集中。而且開啟全部驗放通道,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入境邊防檢查手續辦理效率。確保防疫管控到位、人員通關安全。” 天津機場邊檢站站長劉清濤告訴記者,在接到3月21日莫斯科飛往北京CA910航班的首次入境保障任務時,天津機場邊檢站就連夜調整了工作機制,細化流程,全力築牢入境口岸第一道防線,築牢首都“護城河”。 為全面準確掌握入境人員基本情況,強化入境後的疫情防控管理,天津機場邊檢站還設計印製了《中國旅客入境信息登記卡》和《外國人入境卡填寫提示》,並安排專人檢查指導旅客填寫申報;成立數據核查專班,在航班抵達前,根據航空公司預報的值機信息和登機名單,對全部入境人員進行大數據分析排查,及時推送至有關聯防聯控部門,為天津市全面嚴防嚴控提供信息支持。

截至3月24日,天津機場邊檢站已經完成12架次入境航班近3800名人員的入境通關查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