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临死前为何要说这个人可以为太平天国续命

1864年,天京陷落的时候,洪秀全在临死前都说过黄文金可以成为为太平天国续命的重要人物。但,仅凭一个黄文金怕是难以为继。

洪秀全临死前为何要说这个人可以为太平天国续命


黄文金,广西博白人,是博白地区拜上帝会的领导人,在接至团营令后,立即在佛子岭立下大营,操练兵马。清道光三十年(1850),他率领教徒二千余人,奔赴金田。同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后,他英勇善战,在定都天京(今南京)前,已屡建战功,在东王杨秀清手下任将领。咸丰五年(1855)授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同年,他奉命镇守战略要地湖口,屡次击退清军,常以少胜多,曾击毙清将萧捷三等。为曾国藩、彭玉麟所畏忌。清方说他:骁勇善战,绰号"黄老虎"。他在湖驻守三年之久。期间黄文金先后配合友邻部队消灭清"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咸丰九年(1859)韦俊生(一作韦志俊)在池州(今贵池)叛变。他与古隆贤等夺回池州任定南主将。咸丰十年(1860)当李秀成为解天京之围,用"围魏救赵"之计,远袭杭州,引诱清"江南大营"分兵援救时,黄文金与杨辅清由建平北上,占高淳、东坝、淋水,克秣林关,突破敌军在天京西南筑长濠。为大破江南大营的天京之战创造胜得条件。同年冬,他攻克建德(今秋浦)、鄱阳(今鄱阳县)等地,包围曾国藩于祁门,在战斗中负伤。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三日(5月30日)黄文金与谭绍光攻克湖州城,黄从东门入,谭从南门进,活捉清团练头止赵景贤,并押送苏州,清军千总熊得胜及营官五十余人投降。当年,黄文金封为堵王。

堵王黄文金在镇守湖州期间,与辅王杨辅清等,同湖州群众一起,积极加强防卫,反击清军的进攻。在各要镇都派兵驻守。修筑坚垒,镇压顽固的敌人,仅在双林犯案被诛的"两年所杀可百人,皆凶恶之著名者"。在双林等地建立乡官局"局中分曹任事,有司帐、接客、友发、文案、发审等名",建有负责过境太平军的"接待供应之所"。处理民间纠纷,在《双林镇志》中说:"民有争讼,由乡官理之"。他还重视生产和发展商业,民国《南浔志》中说:南当1862、1863年连续两年"秋收丰稔",在南当设有四家"官丝行"。乌镇"近两省三府交界处,极大市肆,丝业所萃",商业很盛。并注意减轻群众负担,"田税转轻于昔,仅依旧额取十之五、六"。还重视人才,建有"开考"制度。与此同时,黄文金还曾先后率部援救嘉兴、杭州太平军。

洪秀全临死前为何要说这个人可以为太平天国续命


同治三年(1864)三月(4月)开始的湖州保卫战,是太平军在浙江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黄文金对此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与杨辅清等,在湖州附近村镇增筑防御蔌,建立了以外围菱湖、东林为第一防线,袁家汇、荻港等地为第二防线的防御体系,在思溪、双福桥、晟舍、长超等地以重兵把守。以正面抵御南路敌军的进攻。在西北的长兴、泗安、梅溪、安吉(今安城)一带,连营数十里,互为犄角,并由此往西,与皖南广德相呼应。清方惊呼"浙江惟湖州及长兴、安吉三城未下",后又不得不承认"惟堵王黄文金""坚踞湖州如故"。于是,左宗棠命布政使蒋益澧为前敌指挥,纠集左宗棠的老汀军及洋枪队"常捷军"、"江苏的淮军郭松林、潘鼎新部和在海宁隆清的蔡元隆(降清后改名为蔡元吉)、在石门降清的邓光明等部,合围湖州。黄文金指挥和率军勇战,屡次击退清军的进攻,湖州成为太平军唯一的一个大据点。

黄文金仍率军与敌人浴血奋战,六月廿四日(7月27日),他在思溪,双福桥等地大败清将蒋益澧及洋枪队,打死打伤清军洋兵7000余人;六月廿五日(7月28日)他又在思溪一带杀伤清军600多人,蒋益澧的战马也被枪弹射中。六月廿六日(7月29日),黄文金把从广德辗转到湖州的幼天王洪天贵福迎入,临时驻跸。幼天王在湖时,想重振旗鼓,在湖州建都立业,黄文金等分析当时形势,认为湖州已是一座孤城,兵单粮少,四面受敌,"恐难建都立业",故议入江西建昌(今永修),然后西上湖北,会扶王陈得才大军,据荆、襄,再图中原。

洪秀全临死前为何要说这个人可以为太平天国续命


七月三日(8月4日),黄文金派其弟昭王黄文英与首王范汝增、养王吉庆元等护送幼天王复回广德。自己与杨辅清等留守湖州。幼天王走后,黄文金继续率军奋战,七月七日(8月8日),他在荻港大败蒋益澧的水陆师;七月十日(8月11日),他夺获"常捷军"十二磅大炮一门;七月十三日(8月14日),大败叛徒蔡元吉所部七千人于思溪,打得蔡只身凫水逃命。接着太平军又在各次战斗中打死清参将何铭思,并打伤淮军重要头目郭松林。

天京陷,幼天王奔广德,文金迎入湖州。文金所部都是百战精锐,人心赖以固结。七月,从湖州撤退,保护幼天王入江西与侍王李世贤军同去湖北会合扶王陈德才大军。文金刚领导军队安全离开湖州、广德,就在宁国墩猝亡。自文金死,军队失了英勇的统帅,随幼天王入赣的军心始散,遂致石城一役,全军覆败。

曾国藩评价他:"黄文金极善张大威势,而党羽善战者少。"

黄文金一生都没有进入权力核心,不是黄文金的能力差,而是他实在是没有内斗的能力而只能对外征伐,尽管到死,黄文金都没有投靠清庭的打算,可黄文金却是努力过了,保护幼天王,直至陨落。

黄文金是个忠臣,是个猛将,却并非中兴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