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近年來發生不少揭露政府醜聞的事件,

比如重現“稜鏡計劃”的斯洛登事件,比如影響世界格局的五角大樓“洩密”事件,比如美國政府史上最骯髒的醜聞“班加西事件”的真相揭露……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時至今日,事件已經漸漸平息,卻不由得讓人們思考起一個問題:

當小人物面對難以抵抗的權力高牆時,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監督、維護國民應得的權益?在面對不公不義的行為時,又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今天給大家聊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傳記電影——

《官方機密》

Official Secrets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這部影片相當硬核,先不說這豪華亮眼的演員陣容——“英倫玫瑰”凱拉·奈特莉、“神秘博士”馬特·史密斯和“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就說這部電影所傳達的“背後的故事”,便值得每一個人銘記,細細思量。

這一切的開端都要從2003年說起,沒錯,就是伊拉克戰爭爆發那年。

女主凱瑟琳當時在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工作,負責翻譯截獲到的通訊情報,並且上交到外交部。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這天剛上班,她就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最高機密群發文件,

文件內容稱:要求英國方面儘快竊聽6個安理會成員的個人信息,讓英國情報部配合美國達成最終目標。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而這個最終目標是什麼呢?

就是美國希望英國助攻自己,監聽成員國信息進行勒索,好讓他們在聯合國投贊成票,從而使得美國向伊拉克發動戰爭的具有行為合法性。

在情報部門長期工作的凱瑟琳,瞬間意識到這封信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糾結之中。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作為通信總部的一員,就職責而言,凱瑟琳應該無條件服從上級的命令,進行情報的收集。

然而回到家中,看到電視採訪中,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正相談甚歡:

為了使戰爭性質正義化,編造出了大眾而今都已熟知的沒有任何事實支撐的天大謊言——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絲毫不知可能就因為他們的一句話,便會有無數的士兵命喪戰場。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為政者手握人民賦予的權力,面對眾多利益方,難免會受到誘惑,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令小妹反感之處在於,贏得人民支持手握權力之後,打著為國家謀福祉的虛假名號,肆意發動戰爭,

要知道,一旦面臨戰爭,喪命的大批大批普通士兵中,也有自己國家的子民呀!

參戰雙方都會發生士兵留下終身殘疾或心理陰影,導致家庭破裂的悲劇。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凱瑟琳作為事件的直接感受者,受夠了上頭的人為戰爭粉飾的虛偽修辭,

她認為自己必須站出來做點什麼,不然餘生將飽受良心的譴責。

想到戰爭帶來的慘烈後果,凱瑟琳冒著極大的風險,將文件打印後偷偷帶出,交給了一位信任的反戰份子手中。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凱瑟琳希望這份文件被媒體曝光後,能夠讓戰爭無法爆發,從而避免一場浩劫。

而這份文件兜兜轉轉,歷經無數正義人士之手,最終到了《觀察者報》記者馬丁的手裡。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媒體人的敏銳讓馬丁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迅速動用各路人脈去證實郵件的真偽。

馬丁就職的報社,跟很多政府部門都有密切合作,如果這份文件公開,必然會將報社牽扯進一場腥風血雨中。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真偽查證後,經過內心的一番抉擇,馬丁仍然選擇勸說報社主編把這事兒曝出來。

最終這封帶有陰謀性質的文件在《觀察者報》的頭版登報公開。

消息一出,掀起軒然大波,各方亂成一團,而這份文件則瞬間成為輿論的風暴中心。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與事件關係最密切的兩方,凱瑟琳所在的通信總部和馬丁就職的報社更是陷入焦頭爛額之中。

通信總部意識到出了“洩密者”,開始對全體情報員進行一對一面談,並鼓勵大家相互舉報揭發。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而另一邊,由於馬丁助手的失誤,將情報原文中美式的拼寫用拼寫檢查程序改成了英式。

安全部門的通信有著特定的用語,留下把柄的《觀察者報》遭受到了網絡和媒體的瘋狂質疑,馬丁一干人等不得不進行瘋狂地闢謠。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眼看外界對於文件真實性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加之身邊的同事和親朋都因為此事件深陷囹圄,凱瑟琳決定自首。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可惜真相還是曝光的太晚,終究未能對大局產生影響,

之後的劇情,便是我們熟知的官方歷史走向——

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非常無奈”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英國也被捲入其中。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這樣的故事本身是沉重的!根本就無視戰爭的合理性,便發動戰爭,不僅給伊拉克人民,也給英美兩國人民帶去了災難。

英美聯軍一邊在伊拉克領土內播撒戰火,而另一邊的凱瑟琳則面對著“叛國罪”的指控,英政府的卑劣繼伊拉克事件後再一次顯露無疑。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他們不僅試圖將凱瑟琳的合法丈夫(土耳其人)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驅逐出境,還派人跟蹤她,

更有甚者,在凱瑟琳尋求人權律師幫助,證明自己無罪時告知她禁止與律師聯繫。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故事原型人物凱瑟琳·甘恩在事件發生後,境遇狼狽不堪。

2003年到2013年10年間,她們一家人都飽受生活的折磨,直到後來去了丈夫的故鄉土耳其定居,情況方才暫緩。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相對比於一般電影的套路,很可能先入為主的認定影片高潮就在於法庭上的唇槍舌戰——凱瑟琳作為觀眾期待的民間英雄,在人民的支持下成功反抗當權者,贏得漂亮的翻身仗。

而實際上這場官司開庭僅半小時,就因為檢方“證據不足”而放棄指控,凱瑟琳被當庭無罪釋放。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因為檢方根本就拿不出那一場荒謬戰爭的合理性證據,這才是真正的事件走向。

電影看什麼,看的是事件多方面的牽扯,涉及的人物所做出的選擇。

凱瑟琳自不必說了,一邊是責任與明哲保身,一邊是和平反戰不該沉默無作為。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而報社的眾人,曝光醜聞等於和政府對著幹,隱瞞真相,又違背了作為媒體人為公眾發聲的職業道德。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凱瑟琳的人權律師,也冒著與檢察官硬抗的風險支持著凱瑟琳,決意為其做無罪辯護。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這些民間英雄,挾帶著一柄揚善懲惡的利劍,無悔地奔走在為人民戰鬥的路上。

就如片尾真實影像資料中,凱瑟琳面對記者的提問,毫不猶豫地說:“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會這麼做”。

洩密之人,叛國之身,卻成為全民英雄

明知危途仍挺身而出,他們都是真正的勇士。

說真的,每次看帶有反戰主題的影片,都會無比慶幸生為中國人,生長在和平年代,不必面對戰爭的殘酷。

戰爭中人命如草芥,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