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哈羅大家晚上好,我是社長。

因為發現有太多新聞沒辦法寫成幾千字深度分析長文,但如果不跟你聊聊又覺得很可惜。所以我們每週有一個內容版塊《一週大事件》,跟你彙總幾條上週新能源車、智能互聯相關的大新聞,同時還會進行簡單的分析或點評,其中可能包括行業動態、最新政策、新車發佈等等。停更一段時間的《一週大事件》又回來啦,一起來看下上週的大事件吧~


1、

奇瑞從國企變成了私企


十幾年前,大街上流行著一款“世界上最酷的小車”——奇瑞QQ,也是這款“小而精”的奇瑞QQ,讓奇瑞品牌深入人心。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如今,在這個汽車世界由燃油車向電動車轉變的時代,奇瑞也悄悄開始發生變化。不只是開始憑藉奇瑞新能源,從燃油車變成電動車這麼簡單,更是由國企變為了民企。

12月4日,隨著奇瑞增資擴股項目的完成,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成為了奇瑞的新的大股東之一。持有奇瑞控股51%的股權,同時間接持有奇瑞汽車32.4815%的股權。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那麼,奇瑞,為什麼會提出增資擴股呢?

顯然奇瑞的近況不是很樂觀。截至2019年上半年,奇瑞虧損13.74億元,負債總額為622.9億元,負債率高達74.98%。

而這次的增資擴股也是為了獲取資金,用於企業經營需要。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尹同躍奉行的理念是“多生孩子好打架”。2009年,奇瑞、開瑞、瑞麟、威麟四個品牌構成了奇瑞的品牌架構,然而這四個品牌最終沒能打出差異化佈局,最後形成了內耗。

因為這次的多品牌戰略,資金和人才的消耗,已經讓尹同躍和奇瑞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最後在2012年8月,正式宣告多品牌戰略失敗。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吃了多品牌戰略虧的尹同躍並沒有吸取教訓。近幾年,本來就已經元氣大傷的奇瑞,在尹同躍的指引下又開始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節奏,先後推出觀致汽車、凱翼汽車和捷途汽車。同時,奇瑞品牌下又推出了艾瑞澤系列、瑞虎系列和老奇瑞系列。可見,子品牌的確是推出了不少,但是像QQ一樣的亮點車型沒有了,這一次的品牌革命,尹同躍又失敗了。

這一次的失敗,拖垮了奇瑞,也拖白了尹同躍的頭髮。

於是,2016年奇瑞開始了增資擴股項目。

於是,青島五道口公司成為了奇瑞的第一大股東,奇瑞也從國企正式變成為了一家民企。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成為民企的奇瑞,在經營上也就有了更大的靈活性,這下算是可以和長城、吉利、比亞迪真正競爭了。


2、

LG與通用聯手,開始造電池


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真的是越來越激烈了,通用招了招小手,LG化學在也參與進來了。

12月5日,通用汽車公司(GM)與韓國電池巨頭LG化學,兩家單位準備在俄亥俄州等股份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給未來的通用電動汽車造電池,預計投資23億美元。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建立合資企業,對於通用這種車企的好處就是,既不會像直接和電芯企業購買電芯和Pack那樣受制於人;也不會像自己獨立承擔生產電芯和Pack那樣,承擔很大的研發成本和風險。所以這種模式已經逐漸成為新能源車企的主流選擇。

其實特斯拉上海工廠也在今年同意了從LG化學購買電池用於Model3的生產——能被三電技術的佼佼者特斯拉選中,LG化學的水平可見一斑。

若一切按計劃進行,通用在2021年即將問世的電動皮卡將會用上合資公司所提供的電池系統。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哦?通用也要開始造電動皮卡了?看來,叱吒美國皮卡市場的通用和福特,明顯感受到了Cybertruck的火爆預訂的威脅,要行動起來,捍衛自己的“領域”了。

畢竟皮卡一直是通用和福特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與LG合資建廠的通用甚至計劃於2022年之前可以達到100美元/kWh的目標。只能說,通用的想法確實夠豐滿,但是,目前在電動車領域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老大哥特斯拉尚未降到100美元/kWh的成本,只能說通用的願望很遠大!


3,

Cybertruck訂單創新高,Tesla計劃提前量產


11月22日,特斯拉發佈了電動皮卡,自此之後,Cybertruck就一直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它的活躍度始終居高不下。

發佈三天其預定量超過了20萬,發佈不到一週預定量超過了25萬輛。其中,三電機版本高達41%,這一點是特斯拉沒有預測到的。所以,在制定車輛交付時間表的時候,三電機版本的交付時間是2022年下半年。如此火爆的預訂率,特斯拉調整了三電機版本的交付時間,改為2021年下半年交付,整整提前了一年!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而單電機版本僅有17%的份額,所以就將其量產時間由2021年下半年調整為2022年下半年,為了不讓消費者太過失望,選配時間還是定在2021年下半年不變。

Model3問世之時,預定量接近了40萬輛,Model3每輛定金1000美元,也就是車還沒交付,馬斯克就拿到了4億美元。而這次Cybertruck的預定金額是100美元,這無疑是讓老馬又來了一次空手套白狼,一個發佈會就“融”到了2500萬美元。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所以,調整單電機版和三電機版本的交付時間也是個必然的決定。一方面是滿足大部分預定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特斯拉想優先製造高利潤版本車型,畢竟造車還是需要資金的,而且,這波三電機版本的交付時間提前,沒準還會在激勵一波預定也猶未可知!


4、

蔚來連續四月銷量微漲,持續刷新銷售記錄


8月份,蔚來總交付量1943輛;

9月份,蔚來總交付量2019輛;

10月份,蔚來總交付量2526輛;

11月份,蔚來總交付量2528輛;

四個月來,蔚來汽車的交付量持續上漲,並且9月以來的交付量連續突破了2000輛!今年1-11月蔚來累計總交付數量達17395輛。其中ES6累計8896輛,ES8累計8499輛。截至今年11月30日,公司ES6、ES8累計總交付28743輛。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到這裡,有網友就會說了,才賣了2000多輛而已,至於這麼興奮嗎?話說回來,蔚來汽車畢竟是40萬+的價格,連續突破2000輛,這個銷量大概什麼概念呢?給大家看個高端SUV銷量表Top8的榜,一個5歲的品牌離他們應該也不遠了~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不過經業內人士測算,汽車銷售的盈虧平衡線是10萬輛,而蔚來的定價偏高,還需銷售更多的車輛才能達到平衡,所以,蔚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蔚來作為互聯網造車企業之一,其口碑在車主心中也是越來越好了。之前我的好友蛋蛋姐寫過《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人》一文,當時文章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很多車主非車主都在瘋狂轉發。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有趣的是:蔚來還有一直被大家所“詬病”的燒錢的NIO House,目前已經開了21家,遍佈全國18個城市;NIO Space也有37家,在全國30個城市。

燒錢歸燒錢,但是打開大眾點評之後,NIO House確實好評如潮。我隨機點開了NIO House天津南路店的評論區,其綜合得分是5.0分,好評率達到了97%。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因為蔚來銷量的連續攀升,蔚來上週迎來了一波股票的小增長。但是,兩位CFO的相繼離職,又讓蔚來的股價一不小心下降了。股市自然是有漲有跌,不過好現象是,隨著蔚來汽車口碑的不斷提升,銷量的持續穩定增長,蔚來的估值也正在逐漸恢復。

對了12月28日是NIO day,昨天有一張海報流出,據說上面有很多劇透的信息,你能猜到幾個?


5、

沃爾沃坦言:我們的純電車因為特斯拉而改變


之前我們不乏聽到一些小道消息,比如奧迪偷偷買了一批特斯拉回去拆,拆完覺得自己的車不行,決定回爐重造。

而這次的沃爾沃是大大方方說的,他們的首席技術官Henrik Green在接受外媒採訪的時候說:沃爾沃XC40純電版確實因為特斯拉而做了不少改變。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純電的XC40最早期配的電池是70kWh,結果把75kWh的model 3買回去研究了研究,覺得自己這續航不行,比特斯拉弱太多,首席技術官說“我原本以為我們在成本和續航上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取捨,但看到特斯拉的續航成績之後,我們覺得或許他們才是對的。”

然後技術團隊就把電池改成了78kWh。改完之後,XC40的WLTP續航為400km(WLTP比國內的NEDC要嚴格,基本和實際開的水平差不多),和model 3基本持平。

開完特斯拉,我把我們的車重新造了一遍!|一週大事件

寫到這裡,我和同事感慨了一下,要是所有車企都有這覺悟,都2019年了,少造一些200多續航的車,多一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個行業早就飛得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