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源頭之下有什麼


南水北調,源頭之下有什麼

春秋中期·龍耳銅方壺 通高79.2 釐米,寬19 釐米,口徑18.6~22.7 釐米,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國家一級文物。

中學時語文學過一篇文言文《樂羊子妻》,作者范曄,註釋上說是南陽人。因為是自己的家鄉,所以很激動。范曄是南陽哪裡人呢?答曰:淅川順陽,如今已在南水北調中線的源頭、浩瀚的丹江口水庫之下了。

範氏曾經是淅川望族,相傳范曄就是商聖范蠡和西施的後代。范蠡是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人。因楚國非貴族不得為仕,范蠡憤而投越。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復國後,功成身退,經商致富,散財惠人,被視為範氏之先祖。如今,丹江口水庫蓄水,楚國故都以及範氏的眾多遺蹟、千百頃肥沃的耕地、淅川老縣城等都被淹沒在水面以下,為的是上千公里以外的京津調水需要。千百年來,就在南陽這片土地上,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持續提升的犧牲奉獻精神得到了充分發揚。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所在,是全國的大局所在。十多萬南陽兒女為了一渠清水濟京津,離開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家園,又有許多南陽的老百姓為他們騰出了自己的住房、田園,還有關停企業、限制發展,全市為了南水北調作出了巨大犧牲。


南水北調,源頭之下有什麼

帶上家鄉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5年來累計輸水260億立方米,相當於搬運了1848個西湖的水量。在北京,74%的居民生活用水來自丹江口水庫,重要水源地皆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行生態補水,地下水回升2.73米;在天津,14個區的居民用水全部來自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白洋淀生態補水2.22億立方米,為雄安新區發展助力;在河北,400萬人告別高氟水、苦鹼水;在河南,37個受水區全部通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成為24座大中小城市的主力用水,受益人群達到了1億人。

與聞名世界的三峽工程相比,南水北調無論從投資總額還是移民強度方面,都遠遠超出:三峽工程總投資1500億元,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投資2546億元;三峽工程18年內完成移民139萬人,南水北調工程移民34.5萬人,其中2年內基本完成32萬人,僅南陽就要完成16萬人的搬遷任務。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移民搬遷實踐中產生的南陽移民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並與“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脈相承,成為南陽人民在新時期、新階段展現良好精神風貌的良好載體。其具體表現為: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持續提升的犧牲奉獻精神,與時俱進的開拓創新精神,眾志成城的團結協作精神。


南水北調,源頭之下有什麼

南水北調方城段


以國家、民族大局為重,地區、家庭、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高度的政治覺悟,心繫移民、服務群眾的民本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報告會從南陽辦到了北京,這種移民精神歷久彌新,愈來愈發揮著強大的力量,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河南省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等一批單位都舉辦了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報告會,這精神的閃光,將推動著更多的人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滿懷的激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振奮精神,攻堅克難,幹事創業,擔當有為。

在南水北調的清水之下,是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大局為先咬牙堅持的忠誠,這種擔當,是任何時期都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