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移民過上好日子——“南水北調”源頭湖北十堰市鄖陽區脫貧紀實

經濟日報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湖北十堰市鄖陽區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5.63%下降到去年的0.21%,5年累計減貧16.09萬餘人。對於揹負著“南水北調”重大使命的鄖陽來說,這實在是一項既艱苦又可觀的成績。

一方山水養不了一方人

2008年11月份,“南水北調”中線二期移民工程在漢水之濱湖北十堰市全面啟動。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水利建設移民28.7萬人之後,再度動遷18.2萬人。這意味著當地許多鄉鎮和村莊不得不再度後靠,向海拔更高的山上搬遷。2010年至2012年,鄖陽移民又一次走上了大遷徙之路。

緊臨漢江的十堰市鄖陽區,前後遷徙18萬餘人。這個原本集“老、山、邊、貧、庫”於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在大遷徙、大沉沒之後,面臨著更加深度的貧困。

2014年,鄖陽在全區建檔立卡識別出的貧困人口多達16.34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63%,超出湖北省平均水平20.82個百分點。其中,須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就多達2.1萬戶6.3萬人,全省排名第三。

摸底調查做細做實

在鄖陽區工作13年的區委書記孫道軍坦言,多次遷徙傷了鄖陽的元氣,但就在這時,黨中央作出了“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的重大決策。

“必須實現精準脫貧,避免以平均數掩蓋大多數。”精準二字以千鈞之力,壓在了決策者肩上。孫道軍說,為了落實精準脫貧,全區組織341支扶貧工作隊、1.2萬名區鄉村三級黨員幹部,走進全區7.4萬家農戶,每人包保3戶至5戶,對勞動力徹底摸底調查,為每一個家庭都找到適合的就業崗位,有了穩定的收入,方可持續減困、真正脫貧。

為此,鄖陽又謀劃和實施了“百名幹部走百家企業”大行動,全面瞭解轄區所有企業、項目、超市、商場的用工需求,依據需求信息及企業訂單,由政府操持免費培訓各類農民工技術,高質量輸出8萬餘人異地就業。

去年夏天,鄖陽青曲鎮的藍莓基地裡已掛滿了紫色果實,一場豐收的採摘節即將開啟,為果園工作的農民也都有了可觀的收入。

據瞭解,鄖陽區政府近幾年幫助盤活困難企業,帶動了20餘萬畝桑葚、藍莓、木瓜、花椒等土特產品基地和50餘萬畝蔬菜、中藥材等農副產品基地發展,直接或間接提供就業崗位3.2萬多個。

來到柳陂鎮遼瓦幸福院,這裡的孤寡殘疾老人正在吃晚餐,一位老人表示,“若擱在往年,我們這些沒兒沒女的,早不知餓成啥樣了。但現在吃得飽穿得暖,生活不發愁。”鄖陽區委常委陳茹介紹,鄖陽區20個鄉鎮現已全部建立了這種醫療文化設施配套齊全、食宿乾淨舒適的高標準養老院,兜底安置了5223位農村孤寡老人,以及殘疾智障等特殊群體。

易地搬遷產業先行

精準扶貧工作一開始,鄖陽區委、區政府就決定從易地扶貧搬遷破局,這種以人員遷徙促產業轉型所創造出的“鄖陽模式”,現已成為湖北省乃至全國精準扶貧的成功案例。

鄖陽區各鄉鎮對貧困戶堅決兌現“選最好的地方安置,以最優的產業幫扶”這一承諾,在環鄖陽湖中心城區和漢江生態經濟帶,在國道、省道沿線城鎮經濟帶,統籌規劃了372個集中安置點,全部高標準建設。同時,大力發展香菇、襪業兩大扶貧產業,更使鄖陽插上了精準脫貧的強勁雙翅。

“其實,歷經數十年南水北調,土地淹沒已使鄖陽沒有一塊成片的地方可供安置貧困農民。”鄖陽區區長鬍先平說,但精準扶貧就得產業先行,政府必須規劃好穩定且能持續發展的產業,確保脫貧致富不返貧。

走進漢水之濱的楊溪鎮青龍泉社區,經過兩年建設,投資10億元的“香菇小鎮”已經在原本一無所有的荒山上臨江而立。3000多畝土地上,集中安置了來自鄖陽全區18個鄉鎮的4169戶、15021位貧困農民,配套建設了多達1000萬棒的香菇產業基地,創建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單體項目。

眼下,鄖陽依託湖北十堰昌欣香菇產業公司,已在全區建成自動化制棒車間28個,發展香菇3500萬棒,種植收益達30億元,帶動3萬個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與鄖陽簽約的上海東北亞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在“香菇小鎮”總投資達11億元,完成了亞新針織產業扶貧項目總面積約4.2萬平方米的廠房,以及10000平方米的食堂及職工宿舍,現已全部竣工,襪業扶貧車間設計安裝織襪機2000臺。

產業轉型與升級,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鄖陽子弟返鄉創業和就業。兩年來,鄖陽區先後從上海、浙江等地引進19家襪業企業,在柳陂鎮建起襪業扶貧產業園區,在18個鄉鎮建成襪業扶貧車間,全區配置襪機7500臺,每年生產各種出口棉襪10億餘雙,產值達20億元,帶動1.5萬名青年農民在家門口務工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