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雷峰塔秋景

杭州府在清朝统领一州八县:海宁州,仁和县和钱塘县(府治所)、富阳县、余杭县、临安县、於潜县、新城县、昌化县。其中仁和县在1911年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这个消失的仁和县,对杭州城市影响极为重要。当然与钱镠、宋高宗赵构、张士诚等历史人物有极大关系。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杭州秋色

仁和县源于钱镠设置的钱江县

五代十国时期,钱镠打败了曾经的老领导董昌,雄据浙江。获得吴越王的称号,因而可以在行政上发布自己命令,将钱塘县的一部分和盐官合并,置设钱江县。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因钱氏被招安,而纳土归宋,改钱江县为仁和县,以显示:仁德和安。仁和县因此出现。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武林门秋色

至明朝嘉靖年间,仁和县范围相当大,相当于现在杭州东部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区、杭州经济开发区、以及余杭区的临平、乔司等街道,以及海宁的盐官。从嘉靖《仁和县志》,我们看其地域范围:仁和县东西相距60里,南北82里。东至海宁上舍泾界;西至钱塘门,抵城而止;南至绍兴府萧山县渔浦界;北至湖州府德清县五林村界;东南至绍兴府萧山县西兴界;西南到西城脚下钱塘县界;东北至嘉兴府崇德县(今桐乡)横溪界;西北到德清导墩界。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西湖秋色

宋高宗因仁和二字决意定都杭州

如果没有南宋建都杭州,杭州的历史文脉会不一样。赵构当年被金兵一路追打,一路南逃。从开封逃至南京,再到扬州逃亡至镇江。逃过长江到达镇江时,当时有大臣建议不要跑了,就定都镇江吧。因为有长江天险,易于防御,应该安全了吧。然而惊弓之鸟的赵构,仍然觉得仅仅一江之隔,也是危险的。于是继续带着群臣南逃。到杭州时,赵构一听仁和县名,一下子亲切得不得了。因为故都开封汴梁有一个城门,就叫“仁和门”。宋高宗赵构一看,心里暗喜,此乃天意啊!“建都之意遂决”,于是不逃了,定都杭州。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杭州秋色

杭州城市骨架一下子确立

杭州城的建设,奠基人应该是钱镠。唐昭宗景福二年开国侯钱镠发动民夫20万人以及十三都军士,开始筑城,当时城周围长70里,这是相当大的。外城有八门:南叫龙山门;东叫竹车门、南土门、北土门、钱德门;北叫北关门、涵水门、西关门。城中还潮天门(钱海楼)、炭桥门、新门、盐桥门。这些门的名字,现在大多已经没有了印迹。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杭州秋色

建炎三年,宋高宗定都杭州。绍兴二十八年,增筑内城及东南的外城附于旧城。当时有十三个城门:东边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又名小堰门)、新门、崇新门(俗称荐桥门)、东青门(俗称菜市门,今天杭州还有一个东青大厦)、艮山门;西边有钱湖门、清波门(俗呼暗门)、丰豫门(旧名涌金门)、钱塘门;南边有嘉会门;北边叫余杭门。另外有五个水门:保安水门、南水门、北水门、天宗水门、余杭水门。很多名称,今天还在沿用。杭州城市的骨架,基本布局就此确立。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西湖秋色

元朝统一以后,禁止各地修城。杭州城池多被破坏,直到张士诚攻下苏州占据浙西五郡后,征发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夫,再次建筑和扩大杭州城池,加强防御。也是东西南北13门。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西湖秋色

东城五门:候潮门、永昌门(旧名新门)、清泰门(旧崇新门,俗呼荐桥门,又名螺蛳门)、庆春门(旧名东青门,俗呼菜市门)、艮山门(俗称坝子门);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西湖秋荷

城西四门:钱湖门、清波门(俗呼暗门)、涌金门(丰豫门)、钱塘门;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西湖秋色

城南二门:凤山门(旧名正阳门)、清平水门;

城北二门:天宗门(小北门)、武林门(旧名余杭门)。这些城门至今天还是杭州旅游热门景点,如武林门、涌金门、凤山门、庆春门、候潮门、钱塘门、清波门等。

杭州应有“仁和区”,消失的仁和影响杭州1000多年,希望能再现

九溪秋色

杭州城市化发展很快,现在有新设的钱塘新区,而上城、下城等区在全省县级区中,面积最小的前几位。以后如果有机会在行政区划调整时,希望能看见“仁和区”重新回归,那就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