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美國人指責日本天皇:你為啥不自殺?天皇的回答很敷衍


中國與日本的戰爭持續多年,不管過程多麼慘烈,好在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中國成為了最後的贏家。而日本輸掉這次的侵略戰爭之後,不僅需要撤回所有軍隊,還要簽訂投降協議。但是一直到最後,出於人道主義原則,日本到最後都沒有遭受過於嚴重的處罰,包括那些被抓的日本士兵,即便他們殺人無數,但最終還是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全新的生活。

日本戰敗,美國人指責日本天皇:你為啥不自殺?天皇的回答很敷衍

可是日本人在某些方面還是比較軸的,這一點在他們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中就能體現出來。當日本軍隊中有人犯錯的時候,甚至不需要搬出軍規,犯錯的士兵或者是將軍就會自己剖開肚子自殺,這種十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行為被稱為剖腹自盡,現在各種電視劇中出現日本角色的時候都會剖腹自盡這句話來當作一種標誌。

剖腹自盡不止是簡單的自殺,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在舉行這個儀式之前,需要把自己的刀洗乾淨。用到的刀必須是跟隨自己最久,自己最常用的刀。而舉行儀式的人要跪在一塊乾淨的白布上面,用固定的姿勢舉起刀,以最瀟灑利落的姿勢完成這個儀式。

日本戰敗,美國人指責日本天皇:你為啥不自殺?天皇的回答很敷衍

因此當日軍戰敗後,很多人以為天皇會剖腹自盡,一方面向國內民眾表達自己的羞愧,一方面也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懺悔。但沒想到一向要求下屬,不成功便成仁的天皇,回國之後卻沒有什麼大動作,於是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剖腹自盡呢?天皇的回答非常簡單:“無能為力。”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為什麼天皇會這樣說呢?難不成他還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成?

問出這個問題的人自然不是日本人,在日本國內還沒有人敢對天皇提出這樣不敬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美國的麥克阿瑟。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在戰爭時期,日本對於美國都一直比較巴結,但是在珍珠港和原子彈事件之後,兩國的關係就比較微妙,因此美國人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肯定不是好奇這麼簡單。

日本戰敗,美國人指責日本天皇:你為啥不自殺?天皇的回答很敷衍

這個問題也是有根據的,據說在戰爭時期,日本軍隊裡面有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一個日本士兵沒有完成上級的任務,或者是讓軍隊蒙受了損失的話,那麼這個士兵要面臨的懲罰就是,剖腹自盡。這種懲罰方式比起死刑要殘忍得多,死刑是別人施行,只需要被動承受就行了,但是剖腹自盡的話,不僅需要忍受肉體上面的痛苦,還需要忍受精神上面的折磨。

天皇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逃避也沒有選擇圓滑的回應方式,而是直接回答,說自己無能無力,當時聽到的人只是以為,這個日本的天皇,仗著自己地位高權力大,所以不準備接受剖腹自殺這種懲罰方式。但是他之後的作為,讓大家明白了他這句話背後的深層意思,也感受到了日本人在武士道精神之外的另一種“精神”。

日本戰敗,美國人指責日本天皇:你為啥不自殺?天皇的回答很敷衍

日本投降之後,還有許多後續的事情需要處理,比如說對日本軍隊在戰爭的種種。但是當時世界剛剛恢復和平,大家都不想輕易地挑起戰爭。在宣判會上面,對於列出來的所有罪狀,日方代表人天皇首先不承認這些罪行,並且還為所有的事情找到了替罪羊。比如說日本侵華的這個決定,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因為當時日本政府決定用軍事征服世界,中國只是第一個目標而已。

而在談到這件事的時候,天皇將一位日本將軍推了出來,說他是整個戰爭的發動者,將滔天罪行推到了這一個人的身上。日本天皇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一種“無賴精神”。最終這次宣判沒有對日本造成實際上的影響,而天皇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確實不用剖腹自盡,因為他找到了替罪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