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八個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個,唯獨此人善終還傳承五世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一開始封了七大異姓諸侯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後來,劉邦殺臧荼後,又把自己最好的哥們兒盧綰封為燕王,一共八個異姓王。對於西漢初期的八個異姓王,作為藩王的存在,有七個被剷除或者消滅了,其中,雖然趙王張耳雖然沒有被殺,但是,他死後,趙王這一封國就被劉邦削除了。

在此基礎上,西漢初期的八個異姓王,只有長沙王吳芮善終並且還傳位五世,也即在吳芮去世後,他的後代依然繼承了長沙王的爵位,從而傳承五世。那麼,問題來了,長沙王吳芮到底有什麼本領,為何可以和其他七個異姓王獲得截然不同的結局呢?

西漢的八個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個,唯獨此人善終還傳承五世

首先,在秦朝末年,項羽以吳芮戰功卓著而封他為衡山王,建都於邾(今湖北黃崗縣西北)。後來,吳芮在洞庭湖一帶巡視時,結識了張良,二人形成了良好的友誼。基於此,在楚漢爭霸時,吳芮和項羽劃清界限,從而轉投劉邦。等到西漢建立後,劉邦也詔封吳芮為長沙王。對此,在筆者看來,和張良成為好友,不僅是吳芮可以在西漢初期成為長沙王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可以善終的原因之一。

就張良來說,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不僅為西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等到劉邦稱帝后急流勇退,最終獲得了善終的結局。基於此,張良不僅自己獲得善終,也幫助自己的好友吳芮出謀劃策,以此應對劉邦。

西漢的八個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個,唯獨此人善終還傳承五世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邦來說,在剪除了韓信、英布等七個異姓王之後,自然有一種想把長沙五吳芮也一併廢除的慣性。當然,劉邦應該沒有強迫症,不然即使有張良幫忙,吳芮也難以倖免。在劉邦屢屢試探吳芮的時候,張良告訴吳芮一定要保存實力,低調行事。因此,從劉邦的角度來看,實在找不到理由來降罪長沙五吳芮,畢竟廢除藩王這樣的大事,自然需要師出有名,不然也無法令天下信服。

同時,為了徹底打消漢高祖劉邦的疑慮,吳芮在張良的指導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子女。在此基礎上,長沙王吳芮的封地雖然變小了,不過,這些增加封地的劉邦宗室,無疑會幫助吳芮說好話,也即俗語有云“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西漢的八個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個,唯獨此人善終還傳承五世

在封地縮小的背景下,吳芮對兵權也沒有什麼貪戀之心了,於是,他又將自己的部分精銳親兵分到荊王劉賈(劉邦堂兄)帳下。對於吳芮來說,無疑顯示出一種“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態度,就差在自己背後刻上“精忠報國”四個字了。而這,顯然令漢高祖劉邦非常滿意,逐漸打消了對長沙王吳芮的疑心。另一方面,長沙王吳芮的封國可以傳承五世,也和他的作用和價值存在一定的關係。

公元前204年,吳芮取下長沙後,在濱臨湘水的沃土上,建起長沙古城。在地理位置上,長沙國再往南,就是先秦時期的百越之地。雖然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平定百越之地。但是,在秦朝末年,趙佗等嶺南將領趁機自立一方。在西漢初期,因為國力還不夠強盛,自然不能像當年秦始皇一樣南平百越。

西漢的八個異姓王,劉邦先後剷除七個,唯獨此人善終還傳承五世

最後,在此基礎上,吳芮以示好措施,和百越地區保持了相對融洽的關係。而這,無疑減輕了西漢王朝在嶺南一帶的防禦壓力,促使其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北方的匈奴上。此外,在治理地方上,長沙王吳芮確實有不錯的能力。在秦末漢初之際,吳芮管理的疆域相對平靜,吸納了大量商家南下,從而促進了今湖南、江西等地的開發。

對此,漢·班固《漢書》中記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張耳、吳芮、彭越、黥布、臧荼、盧綰與兩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鹹得裂土,南面稱孤。”在這八個異姓王中,《漢書》給予吳芮非常高的評價,也即“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傳號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有以矣夫,著於甲令而稱忠也”。針對吳芮的忠心,劉邦也給出了“長沙王忠,其定著令。”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