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据传是匪星降世,连盗17座帝王陵墓,兰亭序或毁于他手

在中国古代,关于个人出身的传说不胜枚举。汉高祖刘邦,成就帝王霸业,于是他便是其母刘媪与神交合的产物;努尔哈赤更是神乎其神,声称乃是其母额穆齐神鹰入怀,才有了清太祖的名讳。当然既然是传说也不仅仅是一些成功人士,失败者的一方最为出名的是水浒传中的宋江等108将,言说乃是天罡地煞转世。当然这些也只是附会之言,不足为信。

而在唐朝末年五代时期,亦有一个人物,据说乃是匪星降世。出生之时,关中地区匪星陨落,也让迷信者深以为然,他就是温韬。

此人据传是匪星降世,连盗17座帝王陵墓,兰亭序或毁于他手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世为季世,温韬恰恰就是生于唐王朝的京畿之地——关中地区。年少之时,便不学无术,对于学习文墨更是不感兴趣,狡诈善变的性格却让他恰恰在这个人称季世的五代,如鱼得水。

他先是当过强盗,随后又跟随岐王李茂贞攻城略地,还冒名改为皇姓李。但是此时的中原大地,随着朱温先后将秦宗权、朱瑄、朱瑾等人剿灭,实力逐渐强大,进而将触手伸向京畿之地;反观原本处于关中地区的李茂贞则势力相对弱小,屡战屡败。于是温韬毫无意外的选择了投靠后梁。对此朱温自然很是高兴,随后便任命他为耀州节度使,善于钻营的他不几年便已经升为检校太尉,领平章事。

此人据传是匪星降世,连盗17座帝王陵墓,兰亭序或毁于他手

但是此时的后梁逐渐式微,末帝更是昏聩无能。以致于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承袭李克用遗命,一路南下顺利攻破后梁都城,建立后唐。而温韬则又迅速的调转枪头,先是将逃亡他处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赵岩斩杀,后又以他的首级谄媚并且重金贿赂李存勖的皇后刘氏。于是本该被杀的他,竟然又得以苟活于世,好在随着李存勖的日渐昏聩,唐明宗李嗣源上位,温韬才先被流放,随后直接赐死。

此人据传是匪星降世,连盗17座帝王陵墓,兰亭序或毁于他手

而温韬最大的“功绩”,则来自于他对唐朝皇室陵墓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本身就是关中人,又在关中为官,自然是知晓唐朝王室所葬在长安附近的唐朝皇陵内有着数不胜数的财帛宝物。当时在长安附近共有十八座帝王陵寝,十七座为其所盗。只有武则天的乾陵因为风雨原因而制止。而在他作为耀州节度使的7年间,他竟然毫不掩饰,光天化日之下便大肆挖掘,不惜毁坏各种墓室建筑,而不喜文化的他更是对书法、绘画毫无兴趣,为了获得装裱的锦缎,不惜大肆毁坏。

此人据传是匪星降世,连盗17座帝王陵墓,兰亭序或毁于他手

而其中堪称世之瑰宝的《兰亭序》也赫然在列。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在王羲之作之后,便几经转折,最后经过流转,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之手。作为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本人文治武功,贞观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周围的高句丽、高昌等都俯首称臣。而除了在治国方略上的文韬武略之外,他本人也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因此喜欢收集书画,《兰亭序》也自然在列。

而在弥留之际,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忘嘱咐李治将《兰亭序》陪葬。可惜的是就在温韬盗掘了李世民的昭陵之后,《兰亭序》再无出现。这本天下第一行书的结局,也大概率已经毁在他之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