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版"F35"用WS-15發動機?其中有雅克血統,和F35是親戚

自從075小平頂出現後,大家都非常期待我國能有自己的F35垂直起降戰機,那麼這個夢想可能已經非常接近了。最近殲20換裝發動機的照片刷屏,由此可知殲20已經使用了鋸齒狀尾噴的新發,疑似為WS-15"峨眉"的非矢量版本到貨了。

國產版

那麼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WS-15"峨眉"只是一款為四代機尤其是殲20專門研發的大推力矢量發動機,但是大家有所不知道的是,這款發動機其實有三個版本,其中WS-15-10是用於殲10M的出口型,而WS-15-CJ就是用垂直降落/短距戰機的,只有WS-15X後續型號才是給殲20這樣的四代重型機使用的。

國產版

那麼伴隨著這次WS-15"峨眉"的高調出鏡,也說明在經歷了漫長的20多年的開發後,WS-15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此次非矢量版本少量裝備服役戰機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而一旦WS-15全面研製成功,之前我們提到的WS-15-CJ垂直起降戰機用的發動機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國產版

這種發動機渦輪進口溫度高達1480℃,涵道比0.382,推重比達到8.8-10,是完全可以滿足垂直起降戰機的要求的。其研究陣容也是非常龐大,由606所、624所、614所、410廠、430廠和113廠等單位聯合研製,基本上集齊了大半個中國的發動機科學人才,堪稱是夢幻組合了,由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專家江和甫領銜總師。

國產版

不過WS-15的誕生其實還和雅克141的發動機有莫大的關係,早在1992年國內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新一代大推力發動機了,當時準備引進俄製P-79發動機。談判一開始非常艱苦,前蘇聯的圖曼斯基發動機研究局,現在的"聯盟"航空聯合體不願意向國內出口這款發動機。最後由於同年舉行的明斯克丘麗莎會議決定終止雅克-141項目,導致P-79發動機失去了軍方的採購資格,這才讓圖曼斯基鬆口同意。1996年8月關於P-79發動機的相關技術正式移交國內,包括全套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其中國內最關心的就是P-79的核心生產設備,和材料工藝步驟和成分表,這也是當時國內最稀缺的,畢竟理論研究相對要簡單一些,跟不上進度的是工業基礎。

國產版

不過最後圖曼斯基還是留了一手,這些資料中並不包括雅克141使用的P-79B-300發動機的矢量噴管的技術。

雅克141所使用的發動機技術有多先進呢? F35所使用的F135發動機設計方是洛克希德,這家公司早在設計之初就通過4億美元的注資,獲得了大量雅克141關於矢量發動機的測試資料和技術圖紙,目的就是為了少走彎路。雖然F135和P79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設計師當時也借鑑了部分設計理念,這也足以見得P-79發動在設計理念上的先進性。

國產版

直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俄羅斯相關的軍事企業也陷入了嚴重的經費不足,很多威名赫赫研究院甚至無法給高級研究人員發出工資,此時國內不僅利用高薪引起了一批科學家。同時也終於購買到了P-79B-300的矢量技術,同時還順帶搞到兩個好東西,一個是"聯盟"研發的R179-300發動機,這個推力達到20噸的型號是雅克141發動機的後續型號,在90年代就達到了F135的水平是很厲害的,而另一個則是P-79M。

國產版

通過這幾種發動機的測繪和仿製工作,國內的技術人員得以接觸到最前沿的發動機設計理念,同時還獲得一大批先進材料加工工藝和配方,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彌補俄羅斯工業技術上的短板,利用國內逐步完善的航空前沿成果以及很多西方技術相集合。最終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逐漸形成國內自主的新一代大推力矢量發動機技術。

國產版

隨著WS-15"峨眉"的全面成功,不僅解決了殲20的心臟病,國內的垂直起降戰機也將獲得媲美F35級別的發動機,未來只有需要,小平頂搭載國產"F35"組成小航母模式也是非常輕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