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儘管70多年已經過去了,但提到飛虎隊,大名依然如雷貫耳。這支大名鼎鼎空軍志願援華隊伍,1941年8月1日正式成立,隨後歷經數次改編,在二戰的歷史上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陳納德將軍”、“駝峰航線”、“滇緬公路”、“美國大兵”、“塗著飛虎或鯊魚嘴標誌的戰機”這些都成為我們對這支美國空軍志願大隊的記憶,事實上,這麼多年來,我們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年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隊員中,有九成左右是美籍華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台山、恩平、開平等地赴美華人的後裔,而其中又以台山子弟最多。

其實在飛虎隊隊員中,飛行員只佔小部分,大多數是機械師和地勤人員,因為每一位在天上作戰的飛行員背後都有三四十名地勤人員為之服務,他們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這些“金山伯”的後代們,在祖國和民族危難的時刻,毅然從軍,回到祖國投入戰鬥,英勇殺敵,甚至戰死沙場,我們不該忘卻這段歷史。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這是一段被人淡忘的歷史,1943年,1300多名20歲左右的美籍華人子弟被派遣到中國戰場支援美國第14航空隊作戰,而這裡面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僑鄉江門,尤以台山人為多。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讓我們來到景色優美的台山石花山公園,開始尋找這段曾經傳奇而輝煌,如今卻已被大多數人忘卻的歷史。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滿眼蔥翠的綠道上沒有多少遊客,騎車環水庫或者漫步綠林之中都是絕佳的選擇。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但我今天來到石花山的目的不是休閒漫步,也不是騎車環水庫,只是為了尋找一座涼亭和牌坊,追尋一段逐漸被湮沒的歷史。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時至今日,保存下來的飛虎隊歷史遺蹟已不多,湖南芷江是抗戰受降地,有飛虎隊紀念館,雲南昆明、廣西桂林等是飛虎隊戰鬥過的地方,殘存一些歷史遺蹟,而廣東臺山是飛虎隊員最多的地方,曾經的飛虎隊員們在此捐建了涼亭和牌坊以示紀念,這也是國內唯一的一處“飛虎亭”。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二戰中,飛虎隊最初的任務是直接對日作戰和保衛有“抗戰輸血管”之稱的滇緬公路,後來又承擔起“駝峰航線”運輸抗戰物資的使命。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特別是“駝峰航線”,又被稱為“死亡航線”,在這條航線上,中美空軍3年多來共向中國抗日戰場運送急需物資80萬噸,人員33477人,飛越“駝峰航線”被稱為二戰史上中美兩國軍隊聞名於世的壯舉。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1991年,飛虎隊台山籍老隊員10人,在原飛虎隊上尉梁炳聰的帶領下,回到台山,在臺城石花山下建“飛虎隊紀念亭”,紀念亭為台山涼亭式的民族傳統建築風格,高9米,六角雙簷,上蓋黃綠琉璃瓦,上簷正面繪有“飛虎”徽記。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亭子中央樹立著花崗岩紀念碑。紀念碑是梁炳聰先生親自設計的,它沒有任何雕飾,線條簡潔,造型大方,其樸實無華恰似飛虎隊隊員的一生。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碑文上寫著:陳納德將軍指揮的飛虎隊,從來沒有超過500架飛機,卻摧毀了日軍上千架敵機,為二戰的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石碑側面有曾經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飛虎隊”標誌 。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捐資修建“飛虎亭”的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10名美籍華人老戰士,記住這些名字吧,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光芒永在。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2006年臺山市政府在飛虎亭旁立了一塊“飛虎亭碑記”,上書“斯亭名曰飛虎亭,乃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屬‘美國第14航空隊’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因以‘飛虎’為徽,又稱‘飛虎隊’。‘飛虎隊’員中百分之九十都是華裔,以台山人為多……”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飛虎亭旁有飛虎泉一眼,泉水潺潺,英名長存。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1994年,美國空軍原第14航空隊美籍華人老隊員和家屬,又在紀念亭前面建了一座“飛虎隊紀念亭牌樓”,這也是中國大陸不多的飛虎隊紀念建築。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牌樓兩邊的石柱上以“飛虎”二字撰一對聯,上聯“飛征中緬亞洲威震”,下聯“虎逐倭寇天下名揚”,二戰結束後,這些華裔的飛虎隊員返回美國,散居在美國各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付出的血汗與生命被人遺忘。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70多年過去了,曾經的飛虎隊隊員絕大多數已經凋零,陳納德將軍早已成為一個傳奇,飛虎隊早已成為一段歷史,陳納德將軍夫人陳香梅女士也已於2018年3月30日去世。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除了石花山的飛虎亭和牌坊,在水步鎮的聯安村,還存有一幢飛虎隊員葉松晃的故居。

二戰中著名的飛虎隊,200多名隊員來自這座嶺南小城

葉松晃在這裡度過童年,他是“飛虎隊”中的華僑飛行員,曾擔任重型飛機“空中堡壘”的領航員,在緬甸上空與戰友配合擊落敵機多架,被美空軍總部授予了“空中戰鬥英雄”的稱號。

為什麼在飛虎隊的華裔士兵裡,台山僑胞數量最多?在組建第14航空地勤隊時,有一位關鍵人物,他就是台山的餘新賢。1942年,餘新賢帶領一支技術員隊伍,受僱於美國部隊。14航空地勤隊組建之初,餘新賢徵詢其部屬均同意加入飛虎隊。受其感召,餘新賢三位堂弟餘新振、餘新倫、餘新偉先後加入飛虎隊。一門四“飛虎”,成為一段傳奇佳話。不僅如此,餘新賢還負責徵兵宣傳工作。在他的發動下,僑胞積極響應,應徵加入“飛虎隊”。目前確切知道名字的台山籍飛虎隊員有200多名。

“一將功成萬骨枯”,70多年過去了,我們今天還記得飛虎隊,還記得陳納德、陳香梅,記得飛虎隊的美國大兵,但別遺忘那些付出了汗水、獻血甚至年輕生命的華僑子弟,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也許他們未曾有過一次飛上藍天,也未嘗與日軍正面接觸過,但正是他們默默無聞的辛勤付出,才成就了飛虎隊的英名,向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