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智庫論壇丨黎慶文:長三角產業協同新動向,看未來著力點

國際智庫論壇丨黎慶文:長三角產業協同新動向,看未來著力點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黎慶文

戴德梁行

華東區董事總經理


2019年12月5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畢馬威中國合作,聯合上海國際智庫交流中心成員單位共同舉辦了“2019年上海國際智庫高峰論壇”。論壇以“長三角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吸引了全球20餘家國際知名智庫的專家及國內相關政府機構負責人、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科研院所學者、部分國家駐滬總領事館官員等280餘人出席。

東方網東方智庫獨家受權發佈論壇主要觀點。

國際智庫論壇丨黎慶文:長三角產業協同新動向,看未來著力點

戴德梁行

國際智庫論壇丨黎慶文:長三角產業協同新動向,看未來著力點

圖片說明:戴德梁行華東區董事總經理黎慶文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三角一體化趨勢進程中,產業在區域的一些流動。

產業轉出

第一,誰在離開長三角?

從產業類型上來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被動遷出的類型,主要是一些“三高一低”的產業,表現為高投入、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益。如:紡織、壓鑄件、化工、印染等。另外一類,是一些附加值還不錯的產業門類,比如電子信息、汽車零配件等,這類產業多數是從長三角的核心城市,遷往長三角的次級城市。

產業轉入

我們再看一下誰在轉入長三角。目前長三角區域重點轉入產業城市的遷入產業不斷向高層次躍遷。

重點遷入的門類,主要集中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得益於長三角巨大的消費市場,高端食品、快消品等產業,也是這幾年重點進入長三角的行業領域。

我們選取一些長三角的標杆性開發區,過去幾年招商情況來看,外資仍然是流入長三角最集中的類型,上海及經濟發展較為成熟的蘇南地區仍是外資企業發展的主戰場。

產業流動影響要素

那麼影響長三角產業流動的要素是什麼?

通過我們與各開發區的問卷和訪談,我們發現,吸引企業進入長三角的因子,主要是對長三角圈層的區位交通、產業聚集的普遍認同。

上海產業區域協同

國際優質產業要素在加速向上海集聚,總部經濟對上海青睞有加。從國際產業分工與轉移來看,上海與全球的高端製造網絡聯繫更為緊密。同時,高新制造業研發中心對上海的青睞度提升。上海已成為跨國公司全球網絡的重要節點和增長點。虹橋地區成為整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個門戶高地和樣板。

建議

我們主要從協助政府產業發展和招商角度,提出以下四條建議。

1)長三角跨區域政策普惠性弱,政策一致性亟待跨省協調。

2)長三角缺乏統一的市場體系,須統一標準提高合作效率。

3)公共服務的區域一體化“斷崖”,須打通跨區服務平臺關卡。

4)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建設一體化信用體系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