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以國為重,西方人主張個人本位

中國人以國為重,西方人主張個人本位

克己復禮,以國為重。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與西方近代文化的一個重要區別是:西方文化是主張個人本位的,而中國文化是強調官本位的。官本位的含義也並非一切都以官員的意志為主,而是強調官府所代表的整體利益。孔夫子一生理想在於克己復禮,後世儒生尤以忠孝為立身之本。表現在取捨安排上則國事第一,家事,個人事有次之。而且“君子不言利”,個人利益在儒家眼中,正是骯髒的東西。西方文化以個人為單位,因此,即使對某個人的不公也有可能釀造成社會問題。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相反,它最敬佩的乃是忍辱負重,提倡為整體犧牲個人,甚至為著個人——一個不自己身份高的人而犧牲自己。中國的儒學的這種價值觀念對於一個龐大的統一的農業大國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中國人以國為重,西方人主張個人本位

都德輕技,修身為本。儒家學說極其看重個人品德修養。像曾子這樣的賢人,尚且“吾一日三省吾身”,一般人等,可想而知。中國不是一個宗教國家,卻是一個特別需要道德規範的國家。儒家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正合“寡人”之意。

中國人以國為重,西方人主張個人本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