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站琐忆

天津北站琐忆

​1888年,天津老龙头火车站通车。很短时间内,天津的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享受到了铁路的便利。不过,铁路的便利也让一个人有些不爽,是谁呢?又是为什么呢?这位不爽的旅客就是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袁世凯。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继承他老师的衣钵接任直隶总督。按照朝廷惯例,直隶总督领北洋通商大臣衔,因此袁世凯有了两个办公的衙署——天津和保定。于是,他就不得不时常坐火车往来两地。袁世凯作为一名“铁路通勤族”,奔波一点儿倒是没什么,反正他出门有专列,坐火车倒也不累。唯一让他不爽的是,每次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上下车,不仅表示自己仪仗的礼炮不能在车站鸣放,连护卫亲兵也都是既不许送站也不许接站,堂堂一品大员连自己的随员和警卫都不让进车站,这可是有点儿气人。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图:明信片上的天津新车站

天津北站琐忆

原来,庚子国变之后,俄国人借机在天津圈占了大片租界,老龙头火车站也被俄国租界包围。按照条约,中国军队不许携枪进入租界。虽然袁大人的仪仗队不是作战部队,奈何条约上白纸黑字写得明白,俄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步。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新任的直隶总督决定为自己也是为整个大清国直隶省政府争口气——在华界另修一座火车站!

直隶总督作为封疆大吏,那可是权力冲天。他一发话,天津的各级官员立即行动起来,着手新车站的修建工作。经过勘测,老龙头站上行方向四公里处被选为站址,新车站选址在新开河南岸与金钟河北岸之间。新车站于光绪廿九年(1903)正月初二建成,初名新开河火车站,后改称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这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北站。

下图:天津总站月台上的施工

天津北站琐忆

新车站落成后,袁世凯十分高兴。随即,一条连接新车站和直隶总督衙门的新式大马路也建成通车。在这条大马路的尽头,一座崭新的钢制大桥横跨于海河之上。这条大马路就是清末天津北洋新政的重要成果之首、河北新区的中央大道——大经路(今中山路),这座钢桥就则是母亲海河第一桥——金钢桥。

自此以后,劝业会场、植物园、博物馆、新式学校、邮局等现代城市设施沿大经路依次开始布局建设,1902年至1905年,直隶工程总局曾先后两次制订《开发河北新区市场章程十三条》,该章程规划以大经路为河北新区的主轴线,与其平行的马路依“次第数词”命名,与其垂直相交的“天、地、元、黄、宇、宙、日、月、辰、宿、律、吕、调、昆”14条纬路按《千字文》逐字排列。这里也成为第一个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城区。这座新车站也作为这一片城区的地标,伴随着这些地名,跨越百年历程,一直走到了今天。

下图:京奉铁路与津浦铁路联轨典礼

天津北站琐忆

1910年11月18日,京奉铁路与津浦铁路在天津新站举行联轨典礼。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建成后,该站更名为天津总站,两路共管共用但分别核算,各派站长。根据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一号、二号、三号轨道为津浦线铁路列车使用,其余由京奉线铁路使用。“一站两制”的奇异景象也延续了许久。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的同时火车站也被日军占领。1938年,掌控华北沦陷区铁路系统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将天津总站更名为天津北站,之后名称沿用至今。

斗转星移的一百多年间,天津北站作为天津铁路交通的枢纽,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也使得这里成为了天津近代史乃至全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舞台。

1912年1月26日,保定盲哑学堂的青年教员、革命党人、天津暗杀团团长薛成华率领天津暗杀团团员在天津总站刺杀由北京返津的北洋巡防大臣、直隶镇守使、天津镇总兵张怀芝。当天上午,薛成华等五人暗藏手枪和炸弹,潜伏在站台的人群中,当张怀芝走出车厢时,薛成华立即迎上前去,并扔出一枚炸弹,炸中车厢,炸伤张的一名卫兵,张怀芝也被震昏倒地。随后,薛成华又扔出一枚炸弹,同时暗杀团众人也连连向张怀芝开枪。不想功亏一篑,薛成华和几位暗杀团团员投掷的炸弹和手枪射出的子弹都未能伤及张怀芝。行刺行动失败后,薛成华不幸被捕并于当晚牺牲,时年仅19岁。虽然此次刺杀未果,但革命党人的义举“予袁党及清廷官吏以惊心丧胆的打击,颇关重要。”有力地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时天津市民曾赠挽联一幅予薛成华:“让盲者见光明,教哑子能言语,舍己为人,一方慈悲善士;炸民贼于下车,痛权奸之窃国,粉身取义,千载革命英雄。”

下图:20年代的天津新车站

天津北站琐忆

天津北站最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是曾经在此迎送过北上进京的孙中山先生。1912年,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年8月,袁世凯电约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8月23日,孙中山先生乘坐的“安平”号轮船抵达塘沽并沿海河前往天津市区。登岸后,孙中山先生于23和24日在利顺德饭店、广东会馆、中山公园发布三场演说。24日下午2时40分,孙中山率随员在北站登车,离津赴京。

下图: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在由天津赴北京的列车上

天津北站琐忆

1920年10月,江苏督军李纯猝死于南京督署内,官称其死因为“忧国忧民,自戕身殉”。但关于李纯自杀之事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暗杀,其中缘由更是有政坛失意、精神刺激、桃色事件等种种说法,以致成了难解之谜。11月2日上午,其灵榇经津浦线抵津后停在天津总站。因为李纯生前对于天津公义事业多有贡献(如南开大学秀山堂即为其捐资所建,并且他生前立下遗嘱,死后将家产的四分之一捐赠南开大学),因此津门各届在天津总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致奠仪式,轰动一时。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1929年5月26日,停放在北平西郊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灵柩被护送到北京前门火车站,由专列奉移南京。当日运载灵柩的专列抵达天津北站前,天津党政军警机关及各民众团体便早早在站台上列队肃立,北站天桥上悬挂起了“总理精神不死”的标语以示纪念。祭奠仪式完毕后,由铁甲列车护送的灵柩专列缓缓驶离天津北站,一代伟人与天津北站的不解之缘也成为了永恒的历史。

下图:1929年孙中山奉安,国民党中央党部迎榇宣传列车北上抵达天津

天津北站琐忆

说到天津北站,就不得不说说那座最著名的北站天桥。北站天桥建成于1903年,是当时国内铁路车站中最豪华的天桥,也是中国国内目前历史最早的车站天桥。北站天桥落成时长52.2米,宽2.8米,高6米。主体为钢结构,桥身为钢桁架,阶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则为木结构,建成之处天桥为露天式,至1978年加盖了防雨的铁皮罩棚。

围绕天津北站天桥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中,有件事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有关。1970年,柬埔寨发生政变,当时的国家元首西哈努克被迫流亡中国。为了款待西哈努克,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他一条游艇。由水路运来的游艇在天津港卸船之后如何运到北京成了很麻烦的事情。虽然游艇并不大也不重,但装车后中心高度达6.95米,远远超出了铁路的限界标准。尤其是当时天津北站的天桥高度无法保证运输游艇的火车安全通过。怎么办?能把天桥给拆了吗?近百年的历史文物,拆是坚决不能拆的。不拆?眼睁车就没办法过。再说这不是单纯运一个游艇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可是件极为严肃的“政治问题”,解决的不好可是要担很大责任的。经过铁路工人们的冥思苦想和群策群力,终于,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出现了——就是拆掉天桥桥面的木板,削开天桥的钢桁架,开出一个豁槽,勉勉强强把游艇挤过去,就这样,礼物完好无损地被送到了西哈努克那里,天津北站天桥也被保存了下来。

下图:乘坐北站最后一趟列车的小女孩,背后就是天桥。

天津北站琐忆

于年代较早、保存完整、造型古朴,北站天桥近年来成为拍摄近代题材影视剧的理想外景地。《冒险王》、《马三立》、《上海探戈》、《末代皇帝》、《金粉世家》、《走向共和》等剧组都在这取过景。刘德华、李连杰等许多知名演员也都在此拍过戏。

2006年底,为了配合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要求,北站天桥被抬高1.05米以满足安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净空要求。同时,铁路部门对部分锈蚀及损坏部位进行了修复处理,对原有局部油漆脱落进行清理补漆处理,全部改造工程于2007年年初结束。

岁月匆匆,如今天津北站已经历了百年风云,但它依然完好的在为城市服务。可惜近年来,披着“提升改造”外衣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很多让人愤然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如天津北站的附属建筑,历史也近百年的天津铁路印票所旧址在不久之前竟被悍然拆毁!天津北站附近的多处铁路车站附属建筑和铁路单位旧址建筑也屡屡遭到拆迁的厄运。种种破坏的惨剧,无不让人扼腕!

下图:北站停止客运前夕,购票的人

天津北站琐忆

百年来,历经种种磨难,天津北站顽强地活到了今天。一座年逾百年的火车站,无异于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如何读好它、保护好它、传承好它,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问题。扪心自问,我们都能答好这道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