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提到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我们最能熟悉的恐怕就是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三个人了。但我们对伯邑考的印象,恐怕来自于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被纣王做成了肉饼,并赏赐给文王姬昌,文王姬昌在明知是儿子的情况下,吃了肉饼才摆脱了杀身之祸。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伯邑考的壮烈牺牲,不仅没有救得了自己的父亲,反而被纣王利用,成为了考验自己父亲的杀招。如果伯邑考没死的话,按照小说里的写法,恐怕武王姬发没有任何机会继承王位,因为和哥哥伯邑考相比,他在德行、能力等各个方面,都相差太多。

“废长立幼”的两种可能:羸弱不能立,已亡立不得。

回到正史《史记·管蔡世家》中的记载,伯邑考和武王姬发他们是同母的兄弟,他们的母亲叫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为周文王姬昌生下了十个儿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王十子”。在“文王十子”中,伯邑考和姬发还有一个弟弟叫做周公姬旦,也以贤明著称。

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史记·管蔡世家》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武王姬发继位,并不是因为伯邑考之死,而是因为姬发的贤明,并且得到了周文王姬昌的认可,因此周文王舍弃长子伯邑考,而将姬发立为太子,作为继承人来培养。周文王姬昌去世以后,武王姬发继承了王位而伯邑考在这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大姒教诲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列女传·母仪传》

但是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文王十子都受到了太姒的教诲,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因此,很多人才会对文王的废长立幼和伯邑考的死心存疑惑。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至于伯邑考是怎么死的,《史记》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最大的一种可能是病死。所谓伯邑考才能不如武王姬发不一定是事实,但伯邑考的身子骨不够强壮,体弱多病不能长久,倒有可能是事实。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选择继承人一定要选一个体格强壮并且有足够统治力的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伯邑考和姬发之间为了后嗣之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武王姬发胜出。否则文王姬昌怎么会开一个废长立幼的头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废长立幼一直是大忌,周文王姬昌被称为圣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伯邑考不能立,就算伯邑考体弱多病,能力并不突出,到包括姬发在内的王子都没有经过什么历练,怎么能体现出谁的能力更为突出呢?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伯邑考主动退出了竞争,他在文王决定后嗣之前,已经去世了。

文王十子:从管蔡发难说起,到三公辅政结束,周公旦的守业之功。

武王推翻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平定天下以后,大封功臣和他的同胞兄弟。十兄弟之中,除了周公姬旦留在自己身边,辅佐自己之外,还有两个最小的弟弟,因为年纪幼小没有受封之外,其他人都得到了封地。叔鲜封在管地,叔度封在蔡地,封叔振铎到曹地,封叔武到成地,封叔处到霍地。至于武王姬发的哥哥伯邑考有没有后代,有没有受封,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周公姬旦的能力,是得到了文王首肯的,在灭纣兴周的过程中,他发挥的作用仅次于太公望。这样能力突出的兄弟,一定要安排在自己的身边,让他辅佐自己治理天下。当然另外一个版本是,周公姬旦能力突出,如果外放恐怕对于自己是个威胁,还是安排在自己的身边,这样一来他能力突出,可以辅佐自己治理天下,如果他怀有二心的话,也好就近处置,为自己的儿子成王继位,解除一个心腹之患。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但在武王身边的周公旦并没有兴兵作乱,反而是武王姬发另外两个兄弟:管叔鲜写蔡叔度,他们在武王姬发死了以后,挟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造起反到来。当然他们并不敢公开造反,他们的名义是周公旦的所作所为,将对成王不利,他们是兴兵讨逆,这也许就是最早的“清君侧”吧。他们还是低估了周公旦的能力,很快他们的便被周公旦以成王的名义出兵讨伐平定。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异地。他们的封地也被剥夺,其中一半分给了殷纣王的弟弟微子启去了宋地;另外一半封给了康叔,让康叔做了卫国的国君,周公旦有封武王姬发的另外一个弟弟冉季载为冉国国君。冉季载和卫康叔都有善行,于是周公旦就推荐他们分别做了朝廷的司空和司寇,和周公旦一起辅助成王治理天下,都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周公旦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一个人大权在握,总是引起四方的猜忌,包括太公望和召公都对自己有了猜忌之心。为了避免两人的猜忌,他选了武王姬发最小的两个弟弟,作为辅助成王的司寇和司空,与自己并列于朝堂之上,这样既可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猜忌,也可以打消成王的猜忌之心。这么做也可以利用宗室的势力,来进一步巩固姬姓的统治,天子之威不是说出来的,是靠实力做出来的。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蔡叔度被流放后死了,他的儿子叫做胡,胡一改父亲的行为,重德行善,名声很好。周公旦知道后,就推荐胡做鲁国的卿大夫,鲁国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治理。于是周公旦报告成王重新封胡为蔡国的国君,以延续蔡叔齐度的祭祀,这就是蔡仲。从此,管、蔡、成、曹、霍五家都到了自己的封地里,没有做周王朝官吏的。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如果说周朝传国八百载之功的话,恐怕管、蔡、成、曹、霍加上鲁、齐、燕的存在功不可没,你可以把周朝的历史,看成是异姓诸侯消灭姬姓宗室的过程,只要没有彻底剪除姬姓宗室这些羽翼,周天子之威就依然存在,周天子就还是天下共主。

曹蔡覆灭的两个原因:政治上摇摆不定,又无自知之明。

曹国和蔡国都是小国,但内部矛盾尖锐,同时有反复无常,在政治立场上很不坚定,忽左忽右,又没有自知之明,该经常自以为是奚落其它诸侯国落魄的国君,这叫什么?这叫作死。尽管是姬姓宗族建立的国家,有天生的优越感,但是周天子帮不了他们,姬姓宗室的身份,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只能靠自己。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蔡国背靠楚国,这个以王自居的国家,从来就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蔡国一直在楚国的淫威下艰难的生存,数度被楚国吞并,尽管曾经利用和齐桓公联姻来牵制楚国,但是好景不长,因蔡女的骄纵,被齐桓公直接赶回了家,失去了靠山。后来跟随吴国攻楚,遭到了楚国的报复,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至此灭国。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曹国的曹共公在晋文公重耳困难时,就曾经以看重耳肋骨为由奚落羞辱重耳,同为姬发姓宗室,曹国这件事做的很不地道。结果晋文公回国成为君主后,直接就把曹共公抓到了晋国差点杀了,曹国也差点被灭国。

从《管蔡世家》入手,浅析文王废长立幼、文王十子作为和曹蔡覆灭

又如曹国的末代君主曹伯阳是个夜郎自大的人,他听信了公孙强的鬼话,妄图称霸天下,根本没有考虑到国情,背叛了自己的大靠山晋国,举兵进犯宋国,结果被宋国直接灭国,曹伯阳和公孙强也被抓到了宋国杀死,至此曹国就彻底灭国了。

不作就不会死,曹国和蔡国太能作了,不灭国才怪,我想周的灭亡和姬姓诸侯国的灭亡是有一定关系的。统治基础不复存在了,传国八百年的周朝最后也就轰然倒塌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