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車吧事·解讀

混改中的奇瑞控股集團,有心栽花(星途)花不開,無心插柳(捷途)柳成蔭。

作為幕後的操盤者,奇瑞控股集團【下文簡稱:奇瑞控股】在打造捷途這一產品序列時,或許沒有想到,混改的“無心之舉”卻成為旗下汽車板塊的過冬蜜糖。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2019年捷途總銷量將達到13萬+,邁進中國車企前12;2020年捷途的總銷量目標為20萬輛,邁進中國車企前8。”按照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提供的數據,一路飄紅的捷途,對混改中“泥菩薩過河”的奇瑞控股,反而成了莫大的諷刺。


造車沒有“捷途”


四款車型15個月創造15.8萬輛銷量,這個被捷途官方高調宣傳的“捷途速度”,成為奇瑞控股在車市寒冬中的閃光點。

但這也引發了新一輪思考:僅憑“旅行+”新概念與高性價比,捷途能否獲得可持續性的良好市場態勢?

裹挾著“速生”、“量大價廉”等標籤的捷途,極易讓人聯想至電商行業褒貶不一的“後起之秀”——拼多多。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量大價廉作為拼多多所定義的“五環外”消費群體的共同訴求,助力拼多多迅速打開市場,突襲當前時代的降維空間。

與之異曲同工的捷途,定義的“旅行+”概念,在產品上體現為“大尺寸、高配置、價格低”。以目前捷途序列中最為成功的一款產品捷途X70為例,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7-10萬元SUV細分市場中,以大尺寸博取多線城市消費者的認可。

無人斷言“拼多多現象”的火爆場景能持續多久,與此同時,捷途所謂的“旅行+”概念,其生命力也無法準確預測。但當前用戶“口碑效應”給予產品的反作用力,足以引起捷途的重視。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汽車行業不乏被“口碑效應”波及的前例,以copy保時捷、奧迪為名的眾泰汽車,2016年全年銷量達到33.31萬輛,躍居當年自主銷量排行榜TOP 10,但伴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不斷增強,質量口碑差、依靠模仿的眾泰瞬間斷崖,如今面臨破產危機。

反觀尚處“新車週期”的捷途,多款車型卻因質量問題屢遭車主投訴。根據《車質網》統計,上市不足一年的捷途X90已有160次車型故障投訴,其中車身電器附件與變速箱佔比最多,而奇瑞汽車的緊湊級轎車艾瑞澤5,更是以723次投訴登頂自主品牌排行榜首。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核心技術與奇瑞乘用車共享的捷途甫一入市,奇瑞控股就將這個商轉乘的產品序列與長安歐尚、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對標,試圖重走寶駿的爆款路線。

自詡“旅行+”新概念的捷途,雖以量大價廉的品牌形象,謀取多線市場的短暫紅利,但商轉乘市場的侷限性,以及捷途屢遭投訴的產品力,間接襯托出奇瑞控股的浮躁。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按照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的描述,捷途正在打造“旅行+生態圈”,即捷途車主自動成為攜程白金卡會員和方特VIP會員,每季度可獲得3張半價遊園票。

但對於現階段的捷途而言,僅憑花樣營銷難以支撐其長遠發展。

造車沒有捷徑,捷途的暫時紅利,似乎令背後的奇瑞控股再次迷失,奇瑞控股定位搖擺的“多品牌”套路,從捷途X95上市發佈會的PPT中或許能夠得到答案。


搖擺的套路


按照奇瑞控股對捷途的定位,在旗下陣營中的排序為捷途

值得玩味的是,這張PPT選擇性地忽略了奇瑞汽車旗下“同為新銳”的自主高端品牌——星途,或許是市場表現慘遭“滑鐵盧”,銷量難以與之匹敵。但背後寫滿了奇瑞控股的狡黠和套路。

回到對標寶駿、商用車起底的捷途,將商用車換購人群視作重要的目標群體,絕大部分紅利歸功於6.99萬起售的捷途X70。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不可否認,捷途在不斷向高端試水,繼X70之後,推出定位高於前者的X90,但市場表現與X70無法相提,以至於上市初期多月銷量未進行公開。

此次定位更高、起售價來到9.99萬元的X95,產品力、價格、尺寸與瑞虎8、星途TX重疊,對同品牌造成威脅,再次顯示出奇瑞控股產品線的混亂。

奇瑞控股產品線混亂帶來的問題,在“多生孩子好打架”時代已經出現,但伴隨著混改始終無法迴歸“一個奇瑞”,而且產品戰略也在不斷搖擺,拖延十餘年也未能得到根治。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2019年11月,奇瑞控股累計銷量7.47萬輛,環比增長6.2%,同比增長13.2%。銷量增長只是外部表象,負債繼續壘高、利潤由盈轉虧卻是內裡的真實狀態。

奇瑞控股財報數據,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負債總額超過685億元,虧損額1.56億元,虧損現狀成為增資擴股的前提。

據瞭解,2010年以來奇瑞控股共發行過31筆債券,共募集446億元,多年的持續虧損,導致奇瑞控股的利潤指標無法滿足上市要求。

但一系列增資擴股的手段無異於殺雞取卵,所以說既不屬於奇瑞商用車,也不屬於奇瑞乘用車的捷途,作為獨立的品牌序列直接隸屬於奇瑞控股,出現短期紅利,將成為混改中的奇瑞控股吸引資本進入的工具。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從“自主一哥”淪落到“嚴重虧損”,奇瑞控股的體制弊端、高層管理不善與產品線混亂,三者難逃其責。

此外,奇瑞控股對增資方的兩個要求:其一、資金到位;其二、增資方不能介入企業管理,保留奇瑞現有團隊。從長遠角度看,如此增資只是在尋找資本投坑,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奇瑞控股的虧損現狀。

不斷混改的奇瑞控股正在顧此失彼,產品線混亂引發的內耗危機逐步迫近。


內耗危機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奇瑞控股的產品線出現混戰,已屬家常便飯。

捷途與奇瑞汽車的“內鬥”,從捷途X95與瑞虎8的終端價格可見一斑。

李學用表示,“從第三方的終端價格監控數據來看,2018年自主SUV的平均售價由99500元下降至96600元,而捷途在2019年的平均售價則由96808元上升至102506元。”捷途的平均售價升高,直接影響定位相仿的瑞虎8。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指導價8.88~15.59萬元的瑞虎8,目前終端市場有5000元左右優惠,實際成交價格恰好落於捷途X95 9.99~15.29萬元的指導價區間。

捷途X95上攻的現實意義,對提振自身品牌高度有限,多款車型重疊的定位反而加劇內耗。

相比捷途,奇瑞汽車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境遇更為尷尬。自4月份首款車型TX上市以來,截至10月份,星途品牌總銷量僅為11790輛,與奇瑞控股集團掌門人尹同躍“9個月內完成年銷1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如果說星途高開低走,證明奇瑞汽車發力高端的疲軟,【車吧事報道:營銷乏力產品失位,星途LX難破奇瑞衝高迷局?】那捷途不滿足低端市場的盈利水平,開啟上攻模式,加劇奇瑞控股的產品內耗。

這是一個消費者品牌認知日新月異的年代,美妝博主李佳琦一句OMG瞬間引流消費,已經成為時代縮影。

如今紅利當頭的捷途,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但捷途對奇瑞控股的作用力,絕不足以支撐其平安過冬。

為什麼說捷途撕開了奇瑞控股最後的遮羞布?

此前,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捷途總經理鮑思語在捷途X70S上市會豪言:“2019年,捷途將繼續專注和深耕‘旅行+’細分市場,線下實現1600+家渠道佈局,朝著15萬輛的目標邁進。”

資料顯示,2019年1-11月份捷途累計銷量為12萬輛,只有12月單月完成3萬輛的銷量,才能完成15萬輛的既定目標,難度可想而知,而奇瑞控股要想達到去年75萬輛的高度,12月份銷量必須要達到10萬輛,面對銷量較大差額,捷途的“成功”顯得杯水車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