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二战苏德战争,交战双方都在兵力部署和装备使用上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所不同的是,德军是在战役发起前使用突然袭击,苏军是在战役后期使用定点包围。同样是大兵团作战,又是聚举国之力战场对决,为何德军的巴巴罗萨闪击计划遭到失败,而苏军的十次打击获得了成功呢?

第一、战争性质不同,德军闪击苏联行动是侵略行为,必然遭到失败;而苏军的十次打击却是正义大反攻,将入侵德军赶出苏联是历史的选择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由于这是一次入侵突袭行动,造成苏联军民受到重大损失,战争发起仅半天时间,苏军西部边境66个机场被毁灭,1200架作战飞机遭到定点清除。仅仅一周时间,在没有防御准备的苏军仓促应战中,苏军西部特别军区几十万人被围歼,到1941年底,苏联出现几百万军民伤亡。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但德军的巴巴罗萨闪击计划,由于其目的和战争性质是入侵行为,在莫斯科战役中遭到苏联军民的坚强抵抗,最终在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重大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这时起,战场天平就开始向苏军倾斜,这是历史必然也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选择。

与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行动不同,发生于1944年的苏军十次打击,由于其战争目的是把入侵德军赶出苏联国境,迫使轴心国仆从国退出战争舞台,其行动本身是正义的并获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英美提供装备物资支持,使苏军占有许多战场主动权。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第二、战场环境不同,德军闪击苏联是闪电行动突然袭击,取胜偶然性大;而苏军十次打击是指向性强有目的地围歼战,获胜因素早有把握

翻开二战德国闪击战历史,不难看出,德军之所以选择使用闪电战术,与德国资源匮乏和兵员不足有很大关系,虽然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主要挑事国,但在入侵苏联的闪电行动中,德军统帅部还是绞尽脑汁,原因就是对苏军的实力掌握不准。

而实际战场环境,也确实与德军忧虑的一样,巴巴罗萨计划在战争开始,由于其突然性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可当苏军缓过神来,闪电战术反而成为制约德军作战的羁绊,这种局限性的计划在莫斯科战役时,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就明显感觉出来,他提前就警告元首,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国防动员能力估计不足,对苏联气候预估不够。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相比德军的闪电突袭行动,苏军在1944年全年发动的十次有针对性的大反攻行动,却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进攻目的。无论是第一次解放列宁格勒战役还是第十次在北极圈进攻战役,苏军都是一步步将德军消灭在既有划定区域内,这种划分包围圈和各个击破的打击效果要比德军的三路齐头并进、平推进攻更有杀伤力,而且,苏军是在熟悉对手具体情况和取得1943年以前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的前提下,才发起这些大反攻的,其取胜有足够的把握。

第三、打击手段不同,德军闪击苏联是以装甲打击为先导,苏军失去制空权;而苏军十次打击是联合战术行动,德军只有招架之功

如果说苏德战争,在巴巴罗萨计划发起前,苏军除了准备不足兵员遭到重大损失的话,那么,苏军在装备上的差距也是造成巴巴罗萨计划得以在前期得到推行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装备力量的差距在1944年苏军十次大反击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在1941年夏季,德军发动闪电战以前,苏军除了几个机械化军拥有一些老旧坦克以外,陆军主要以步兵和炮兵为主要打击力量,但在莫斯科战役以后,苏军在朱可夫等高级将领的倡议下,加强了装甲力量的建设力度,到1942年底,多个坦克集团军列装部队,喀秋莎火箭炮也成军开往前线,到了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以后,苏军的装备打击力量明显优于德军。

另一方面,苏联是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军工比较发达的国家。虽然德军闪击苏联时,西部边境地区遭到了重大损伤,但斯大林提前把工业设备和军工企业牵移到了东部,使苏军的装备发展得到了重要的缓冲和迅速恢复。因此,对于德军来说,打一仗装备就少一批,而对于苏军来说,前线需要多少,后方就生产多少,甚至还是几倍于需要,这是苏军区别于德军的有利因素之一。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第四、战略战术不同,德军闪击苏联是元首直接指挥,按部就班刚腹自用;而苏军十次打击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灵活机动成为制胜法宝

应该说,在苏德战争发起前,苏德双方的指挥权都掌握在决策者手中,但到了战争中后期,苏军统帅斯大林放权于朱可夫等高级将领,只看战场效果不看战场过程,这个决定的结果,使得苏军在十次打击中,面对当面德军的一次次阻击,表现出了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

就德军来说,即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遭到重大失败,又在库尔斯克失去装甲力量上的战场主动权,但德军统帅部并没认识到德军被赶出苏联就在眼前,原因就是元首在发起苏德战争时,根本就没想过德军会失败,更没想过苏军会有力量反败为胜。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而对苏军来说,经过近三年的热血苦战,死伤几百万苏军将士,终于换来了将德军赶出国境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从士气和作战精神上,苏军都有用之不完的战斗力和后备补充。而且苏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用大纵深理论抵消德军的闪击作战,也充分说明苏德战争让苏军在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战斗经验的新型指挥员。

从上面分析中不难看出,苏军在十次打击中取得完胜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十次打击,德军共有160万兵力被歼灭,6700辆坦克遭到损毁,还有近三万门火炮和迫击炮战损,以及损失了1万2千架作战飞机。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和苏军十次打击,同是战场对决,为何后者完胜

虽然从战争规模来看,苏军的十次打击没有德军闪击苏联时的规模宏大,但苏军的十次打击范围涵盖广、打击力度精准、结果达到预期。在北起巴伦支海南到黑海的4500公里边境线上展开,到1944年底,苏军已经将入侵的德军全部赶出了苏联境内,并迫使芬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相继退出战争,为苏军走出国境、进攻柏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二战风云录》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