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湘黔古道:南方的“絲綢之路”

洞口湘黔古道:南方的“絲綢之路”

洞口湘黔古道:南方的“絲綢之路”

洞口湘黔古道:南方的“絲綢之路”

洞口湘黔古道:南方的“絲綢之路”

洞口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在境內的羅溪瑤族鄉進行野外普查時,發現了一條自唐代以來形成的古商道。此古道乃歷史上上控雲貴、下制長衡、扼守洞口羅溪的唯一通道,是湘黔古道中最長的一段,現存十餘華里,路面鋪滿一塊塊青石板,蜿蜒在群山之中。古道中還發現保存完好的古驛站、風雨橋和涼亭。

史載,湘黔古道被譽為南方的“絲綢之路”,興於西漢,至明、清臻於完善。古驛道一干線三支線自東向西穿過洞口縣全境。途經洞口縣西部瑤鄉的這條驛道屬於三支線之一,清代時稱“煙銀特道”。古道邊一塊天然大石塊上,有用描邊線刻手法刻出的一個大“壽”字,當地人傳說是唐朝天寶年間詩家天子王昌齡所書,而這也成了王昌齡被貶於此的見證。

寶瑤古寨,是舊時湘黔古道來往商旅駐馬歇憩、養精蓄銳的驛站,也是湘黔古道上難得的平曠之地,因而地理位置異常重要。這座古寨至今仍保存有許多原生態的文物古蹟。如笨重的綯馬石、供餵馬用的馬槽、關馬用的馬廄、殘缺的寨堡和寨門以及刻有各種圖案的青石板等。這裡護寨的寨堡和寨門,都用石塊和青磚砌築,高約2.4米,厚度1米。主要為防匪患而修建。

古寨小巷深處有灰牆黛瓦賃子屋,石框大門上刻有楹聯,簷下牆壁有繪畫,線條簡潔,色彩豔麗。一排排青瓦木屋吊腳樓,在群山懷抱裡,在潺潺小溪邊,雞犬相聞,古風肅然。走在古寨的石板小路上,如行走在亦實亦虛,亦真亦幻的境地。

太平橋,位於羅溪寶瑤村境內,橫跨寶瑤河。系湘黔古驛道的必經之路,建於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8年)。橋墩為石砌4拱,高8米,寬4米,淨跨32米。橋上建木質涼亭14扇,青瓦覆蓋,兩側架有寬厚木板供路人歇息乘涼,柱枋或雕龍或畫鳳,栩栩如生,橋中供奉觀音、關聖等神像。橋亭曾於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與民國32年(公元1943年)兩次進行修復。

思義亭,是一座供行人休憩的涼亭,位於湘黔古道要隘——寶瑤與仙人橋村交界的鸕鷀嶺,是湘黔古道上的標誌性古建築。亭旁另有一庵,名“朝陽庵”。亭與庵均是當年為六位雲遊至此的尼姑而建。思義亭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原為純木結構建築,因處山尖風口,屢建屢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重修。據傳,昔時寶瑤團陳再輝,家資頗富,好積德行善,特捐資重修涼亭。思義亭建築面積66平方米,磚木結構,四面青磚齊簷,內以4排木柱支撐,抬梁式構架,兩端設拱門出入,為四柱重簷牌坊式建築造型,通高7米餘,以特製斗拱異形磚塊,按不同形態組砌而成。飛簷翹角,雄偉壯觀,風格獨特。亭內地面全用不同色的圓形鵝卵石扎插成奇趣盎然的銅錢花、鼓鑼旋、蓮花等圖案,十分精美。傳說最初陳再輝打算用銅錢一枚枚扎插鋪設於地面,後考慮防盜,改為一枚銅錢換一塊小卵石鋪設,卵石從60裡外的洪江羅卜灣河裡運來,經過篩選,大小相等,形態類似,每塊卵石直徑6釐米,厚1釐米左右,全系斜插。按66平方米計,共用小卵石73062塊。最後鋪地的費用與銅錢鋪地相當。

在亭內東西兩端拱門上方分別嵌砌有“金亭永固”、“亭閣莊嚴”、“御極道光十六年歲次申仲夏月立”、“喜修信士陳諱再輝仝緣陽氏富香”、“磚匠師羅定和、陳宗元、黃國順、寶慶邵邑羅國祥、陳來階、羅國平”等磚頭。這些字磚,系製作磚坯時刻上字風乾後,再煅燒而成。

此外,在洞口縣城郊的河邊,原存一段湘黔古驛道,邵懷高速的修築幾乎將這段古道摧毀殆盡,僅剩不足一華里的一小截。然而在這殘存的古道上,令人驚喜地發現了十多塊石碑,其年代自清乾隆至民國不等,內容涉及官員德政、鄉規民約等。這些碑刻的存在,是洞口湘黔古驛道的最好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