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俠:改革春風吹滿地,下波牛市的樣子我認為將大不一樣

最近,幣價連續走低,幣市的寒冬和寒冷的氛圍攜手而來,一開始,很多人都隱隱感覺:一年一度的“春難”不遠了。

尤其是在當前中國政策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行情也很低迷。

在這樣的行情之下,像我這樣的現貨玩家沒有太多事可做,除了看著合約玩家每天曬收益或虧損圖之外,就只有繼續研究和分析當前的局勢了。

總體我感覺到,從政策層面和幣圈形勢來看,這次牛市,將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

1.關於無幣區塊鏈

如果說區塊鏈是一場偉大的革命,而無幣區塊鏈正只是一場大型的試驗。當前,許多的聯盟鏈不斷髮布,傳統國企、私企都有加入。

對此,有人嗤之以鼻。舉例說,過去區塊鏈就是大家不再依靠地主和財閥,真正的一人一票,自己掌握自己財產;聯盟鏈不過就是拉起多個有聲望的大地主,大地主家建立一本帳本,然後讓大家認可——這和過去有什麼分別?

這種看法或許有一定道理,但現實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沒有區塊鏈也照常在運行。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絕對的可信賴並不是那麼重要,能跑起來就能做點事。

所以我認為,無幣區塊鏈不會失敗。

另外,在一些應用中,比如電子稅票、發票,政府服務網等,本來就不必要、不需要人人一票,建立最可信的網絡。

比如身份證明這件事,要上公鏈,實現人人可查合適嗎?並不合適。而在相應機構間建立可信網絡,以後我們要辦證照,就不需要到處打證明了、跑蓋章了,內部區塊鏈網絡中有。

也就說,無幣區塊鏈,就像是公司和企業間的局域網、內網。有幣區塊鏈,更像是互聯網。兩者在很長時間裡面會並存。

2.關於剿匪

“正規軍入場,先要剿匪”。這句話看似調侃,其實合理。任何一個市場,行政權力的介入,帶入的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穩定與秩序,有人出來制定規則了。

當前,從野雞交易所、作惡交易所不斷被查,到火幣、OK開始投誠(從與官方的一系列互動、收購上市公司、集團更名等動作中可以看到明顯跡象)、再到巴比特風風火火上線的區塊鏈產業版塊,開辦“政府幹部研修班”、“區塊鏈城市進修班”、“產業區塊鏈先導班”、“企業公開課”,並提供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等。我們可以理出幾點:

一是招安是大勢所趨。要搞無幣區塊鏈或聯盟鏈,頂尖的人才就這麼一些。不可能一棍子打死,大家全別玩了,我們別起爐灶。

所以一定程度上,雖然招安交易所的可能性我仍然保持“可能性為0”的判斷,但在人員、技術等方面的招安,已經是大勢所趨。

二是剿匪是民心所向。過去有一種亂象在幣圈特別為人鄙視,就是一邊參與垃圾項目,一邊隨時等著維權,那個模樣不是受害者,而是在臉上寫滿了貪婪。這種人並不值得太多同情。

但是其實幣圈大多數都是“老實人”“普通人”,一開始都是抱著對項目方和項目的期待,被區塊鏈改變世界的大背景和項目方白皮書吸引過來的。

哪知道最後,項目方從一開始就設定好了所有的套路,圈幾十個億,然後發發月報,團隊從官方撤下,社區無人維護。

項目不跑路,開始“軟著陸”。

比如,國內“公鏈”中的ACT,以上市公司投資人為背景,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後,團隊消失,客服消息,但月報還在,這就是所謂的“軟著陸”。

但這些項目會付出代價。

風向在變,投資踏實前進的項目十分重要。

3.關於下一波牛市

看一下大環境,無幣區塊鏈正開始興旺發達,有幣區塊鏈也在不斷規範。那麼,牛市的到來可能會比預期的慢很多。

為什麼?因為上一輪或者上上輪牛市,其實不是因為減半,也不是因為各種合理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功勞”來自於垃圾項目。

因為,正是這些“垃圾項目”深諳人性的弱點,設計出一個個一個的財富陷阱,讓無數的人被財富效應吸引過來,然後讓牛市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裡面到來。

群體是非理性的,正是這種非理性才能瞬間推高幣價。

但是,現在這個市場在變得理性。其壞處是,牛市會來得慢、來得弱;好處是,更加可預測了。

當前,有一些值得關注的牛市信號:BAKKT成交額暴漲,比特幣減半越來越近,ETH2.0正在上線,波卡即將發佈等等。

牛市的起點,就是從小的點開始發散。

比如說:BAKKT成交額暴漲這件事,在8月底發佈前,我說“BAKKT不過是自欺其人的利好”。因為當時幣價挺高,礦機利潤也非常大,我不認為機構是為了“購幣體驗”,就無腦進場,他們一定會挑最安全、最穩的時機。

現在這個時機越來越近了,九神天天對比特幣的臆想我並不贊成,但對他的9神指數我覺得可以作為參考,9神說6600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入場位置——這一點,大多數人都會同意。

比如說,比特幣減半,短期內其影響並不大,每天就是減少幾百個比特幣的產出,成本確實上升了一半,但畢竟數量少。

不過,比特幣的“定價”中,人們的心理價位總和挖礦成本有著強關聯,時間久了,價格總會趨同。

舉個例子:如果減半後,所有的交易所比特幣還是6600美元,而礦場交易所(將礦場假想為另一家交易所)為10000美元,而且相對穩定,那這兩個價格自然會流動。

牛市的信號越發明顯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挑選能穿越牛熊的項目。

舉例說一個,我認為不能的:MIXIN。其設計思路還是可以的,極簡化。但體驗並不簡單,還是很複雜。

當然最關鍵不是產品體驗,而是項目方的腦子。現在仍然在APP中稱呼用戶為傻逼或傻逼們……

項目方的思維還停留在上上輪牛市:那時候的韭菜,任你虐我千遍,我仍待你如初戀。

當最後這一波新人,發現被玩弄和欺騙之後——因為當前的答題會越來越難,難的不是技術,而是題目無腦吹捧自己,主要進行洗腦,甚至會讓人忘記真實的區塊鏈是什麼樣子。

儘管如此,最後能領到的人全中國不知道有1個麼?所有的人最後都會明白過來,於是反對和抵制的力度,會徹底透支掉不多的信用。

項目方認為:簽到必然有任務,哪有白白領錢的?看起來合理,但不合理的敵暗我明,我只知道我是絕沒有可能通過答題和簽到領到哪怕半個比特幣。

時代變了、韭菜在進步,市場也在進步。下一輪牛市,和上一輪唯一不變的,就是看誰進化得快。

幣圈大俠:改革春風吹滿地,下波牛市的樣子我認為將大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