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钱的人去旅行,没钱的人去穷游。怎么算是穷游呢?有钱的人住海景房,没钱的人住小旅馆;有钱的人吃海鲜,没钱的人吃泡面……

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这样的旅行是苦了一点,但好歹也是出门看过的。可是你连最起码的旅行体验都保证不了,那这还算是旅游吗?真正的穷游是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省钱去穷游。

1.

赵叔叔的老哥们李叔的儿子年初的时候在巴厘岛举行了婚礼,本来是邀请了他和老伴参加的,可是临出发前老伴生病了,期待很久的巴厘岛就没去成。

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7月份的时候赵叔和老伴商量着,要不报个团把之前的遗憾补上,他俩一商量就报了一个2000多的巴厘岛团游。他们到了巴厘岛,就一脸懵逼了。去的景点都是免费的,而且人多的像菜市场一样,好多景区都不包含在里面。住的酒店像城市里的城中村那些小旅馆,他们拍的照片都不敢发朋友圈。女儿问他们都玩了什么地方,怎么没见发照片,他们也不敢说实情,只好说照片没拍好就不发了。

傍晚的时候导游说去吃海鲜大餐,结果大巴车一停下就看见人生鼎沸,比夜市还夸张。说好的海鲜大餐就是每个人的碟子里那只半个手掌大的虾……

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看着邻座吃着大龙虾,赵叔想要不自己拿菜单来点菜吧,结果一看菜单就放弃了,那价格都堪比团费的。心想着,算了算了,这半只虾好歹也是印度洋的虾。

赵叔老伴心里想着,这哪是旅游,分明是来体验世间疾苦。

2.

姜叔叔酷爱旅游,但是因为钱的原因成了穷游的积极崇拜者。两年多来他尝试过乘坐绿皮火车、自驾、露营、野炊等,国内外都走了一遍。对于他来说,穷游意味着“有计划”的旅游。

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他去泰国旅游的时候,从曼谷到阿约塔亚乘坐空调火车240泰铢,普通车15泰铢,票价相差悬殊。他选择了普通车不仅仅是因为以为廉价,因空调车和我国的动车差不多,而普通车是比绿皮火车还要原始一种交通方式,在国内已经是体验不到的了。他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使“旅游花费”和“旅游体验”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姜叔叔有一句话说得好:“游”是目的,“穷”是方式,穷游是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而不是一味地省钱。

退休后“穷游”的人,得到的是远方的苟且


旅行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一切的未知,仅仅为了省钱,就舍弃掉很多乐趣,未免太过可惜。穷游的正确打开方式,从来都是应该先有“游”的心境,根据喜好不随大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目的地,然后才是“穷”,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选择给自己最好的安排和体验。

照顾自己的心情,满足自己的喜好,才是最好的旅行,不是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