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裁员9500人,除中国市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狂跌,奥迪怎么了?

疯狂裁员9500人,除中国市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狂跌,奥迪怎么了?

管理层和工会几个月的艰苦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奥迪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6%。

此次裁员涉及奥迪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和内卡苏尔姆的两家工厂,除了流水线操作工,也包含管理岗位在内。作为交换条件,两家工厂留任的五万多名员工的合同将从2025年延长到2029年。

奥迪表示,此举有望节省60亿欧元(约合465亿人民币),为电动化改革释放资金。同时,公司在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新增最多2000个工作岗位。

“在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奥迪的决策层正努力让团队更加灵活和高效,这将增强奥迪在市场上的可持续竞争力。”奥迪CEO首席执行官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这样说。

汽车行业的结构化转型是大背景,奥迪的裁员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自2015年排放门丑闻爆发以来,这家大众旗下的豪车品牌就深陷危机。

大幅裁员,再大幅降低产能

关于英戈尔施塔特和内卡苏尔姆两家工厂的裁员人数,工会和管理层已经拉锯了几个月。

目标人数是5000到15000人。工会希望尽可能减少裁员人数,控制在最低的5000人,使得谈判过程充满火药味。有与会人员向德国《商报》透露,就在协议达成前夜,谈判甚至一度有被取消的风险。

疯狂裁员9500人,除中国市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狂跌,奥迪怎么了?

最终人数定为2025年前裁员9500人。作为交换条件,留任的五万多名员工的合同将从2025年延长到2029年。

工会代表彼得·莫什(Peter Mosch)对此表示满意,“在现今艰难的情况下,能延长工作时间就是胜利。”奥迪也同意采取温和形式进行裁员,不会直接解雇,而是通过员工流动和提前退休计划完成。

尽管工人们保住了未来十年的工作,但两家工厂的产能将减少四分之一:英戈尔施塔特工厂未来年产45万辆,内卡苏尔姆工厂产量22.5万辆。

减少产能,奥迪想了挺久。今年初,肖特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就透露,正在就取消英戈尔斯塔特工厂的夜班和工会展开谈判。

本次裁员9500人有望节省60亿欧元(约合465亿人民币)的成本。而裁员减产的背后,是奥迪在欧盟的销量危机。

2018年奥迪全球销量为181万辆,同比下降3.5%。在全球各个市场中,除最大市场中国实现10.9%的增长之外,奥迪在其他地区的销量全线下降,尤以跌幅高达13.6%的欧洲市场为甚。

自2018年9月1日起,欧盟强制要求汽车企业进行WLTP规程的油耗测试。原来的NEDC测试是在车辆处于稳态运行之时实行,导致测出的车辆油耗、排放等数据均低于实际使用情况,为了使测试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匹配,欧盟决定推行WLTP测试法。

由于缺乏合规车型,奥迪遭遇销售瓶颈,甚至欧洲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拖累了整体的业绩表现。

CEO肖特说,奥迪遭遇的WLTP危机部分是由发动机复杂性引起的。“奥迪再也承受不了生产那些销量很少的车型和设备,目前已经停止为某些市场专门制造发动机,总体而言,奥迪已将发动机复杂性总体降低了约30%。”

麻烦不断

不止是裁员减产,2015年9月“排放门”爆发之后,奥迪的麻烦就没有断过。

彼时美国环保署(EPA)披露,大众汽车在1100万辆柴油机车型上安装了作弊软件,使得这些排放量可达实验室测试标准水平40倍的车辆,能在排放测试中过关。大众汽车认罪后,子公司奥迪承认使用同一软件在美国的排放测试中进行造假。

疯狂裁员9500人,除中国市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狂跌,奥迪怎么了?

那之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奥迪董事会成员丢掉工作,直到2018年6月,时任CEO鲁伯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在家中被捕,这一人事动荡才稍稍平息。

大众集团派出奥迪全球销售和营销主管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出任CEO,和CFO宋寅哲(Alexander Seitz)一同统领奥迪。在销量减少导致经营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奥迪很快开始推动转型计划。

当宝马和戴姆勒改变了产品设计和更新了车型矩阵,留给奥迪去创新的时间所剩无几。2014年以来,已有五位董事会成员专职负责研发工作。

结果是,基础款车型如奥迪A4失去了和消费者的联结,必须花费重金改款。“科技就是创新(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标语失色。

来自母公司大众集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15年“排放门”爆发后,大众交出了超过300亿欧元的罚款,并在2017年宣布裁员23000人——而奥迪员工毫发无损。

奥迪在美国遇阻,在欧盟老家也不顺利。由于车型不满足欧盟排放新规全球轻型车测试规程(WLTP),奥迪2018年的利润骤降。CFO宋寅哲直言不讳,这样的表现对于奥迪这样一向骄傲的品牌来说不够好。

“‘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的说法可以从奥迪的字典里拿掉了”,宋寅哲说,“2019年将是重组之年,并且到年底我们可能都没有什么丰富回报。”

管理层换血

奥迪计划到2022年削减150亿欧元(约合1163亿元人民币)成本。

今年初,肖特透露了管理层裁员10%的计划,“有一点很明确,我们的成本基础太高。”

疯狂裁员9500人,除中国市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狂跌,奥迪怎么了?

11月,与裁员谈判同时进行的,是奥迪管理层换血。

奥迪在本月中旬宣布,宝马前CEO杜兹曼(Markus Duesmann)将于明年4月1日出任奥迪CEO。新的财务、采购和人事主管,也将陆续在2020年3月和4月上任。

成功完成裁员谈判的宋寅哲,将被调往大众集团出任CFO,与大众现任CFO阿诺 · 安特利茨(Arno Antlitz)进行职位交换。

对于安特利茨来说,接下一个刚刚和工会激烈冲突过的岗位,无疑颇具风险。而且在未来,这种冲突还将继续,工会始终将CFO视为失败者——他只关注成本,却丧失了对员工的关怀。

大众品牌采购和IT董事Dirk Große-Loheide将担任奥迪采购和IT主管。宝马前北美采购董事Murat Aksel将在2020年7月填补他在大众的空缺。

来自蒂森克虏伯的人事主管Sabine Maaßen,则会取代奥迪现任人事主管Wendelin Goebel。

奥迪技术董事Hans-Joachim Rothenpieler、生产物流董事Peter Koessler、销售推广董事Hildegard Wortmann三位留任,职位不变。

奥迪董事会主席兼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奥迪正在为未来发展而转型,肖特领导下的奥迪董事会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关键性举措;现在随着杜兹曼和新团队的就任,将进一步落实’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公司理念。”

肖特希望通过减少官僚层级,改变公司文化,让奥迪变得“更开放、更女性化、更年轻”。(责编/杨佩谦)


1.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

《大众子公司:转换的优势:奥迪在德国裁员9500名(VW-Tochter: Vorsprung durch Umbau: Audi streicht in Deutschland 9500 Stellen)》

2.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

《马库斯·杜兹曼是奥迪的新希望(Markus Duesmann ist Audis neuer Hoffnungsträger)》

3.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

《据称奥迪想削减多达5,000个工作岗位-与工会的讨论(Audi will angeblich bis zu 5000 Stellen streichen – Gespräche mit Betriebsrat stocken)》

4. 汽车新闻 Automotive News:

《奥迪将在2025年之前裁员9,500人并重组管理层(Audi to cut 9,500 German jobs by 2025, shakes up leadership)》

5. 汽车新闻 Automotive News:

《奥迪将削减管理岗位和发动机类型以降低成本(Audi to cut management jobs, engine types to reduce costs)》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专注交通出行领域新闻,致力于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