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曾國藩傳》11、薪盡火傳,門生長者李鴻章


能夠聆聽何需閱讀

點擊上方藍色標識讓曉書童說給您聽




解讀《曾國藩傳》11、薪盡火傳,門生長者李鴻章


本期節目的文案7800字,音頻約27分鐘。

在上期節目當中我們聊了曾國藩與左宗棠一生的恩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晚清歷史上另一個非常更重要的人物,李鴻章。

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學生,湘軍名將,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役中戰功卓著,隨後又平定捻軍,列位國之重臣。曾國藩的衣缽傳人,在曾國藩死後,拼了老命拉著大清朝這輛破車往前走。

有人說,如果他能死在甲午戰爭之前,則無愧於中興名臣,將能和他的老師一同被擺到成功學的書架上。可在他的晚年,任他鞠躬盡瘁,仍迴天無力,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緊接著又與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喪權辱國,留下千古罵名。

今天我們聊一聊李鴻章是如何從湘軍眾多名將中脫穎而出成為曾國藩的接班人,以及這位老人家晚年那些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壯與無奈。


▌青年受挫

李鴻章,比曾國藩小整整一輪12歲,1823年出生,24歲的時候就高中進士,也和當年的曾國藩一樣進入翰林院。青年時的李鴻章一表人才,1米8的大高個,眉宇間精明外露,一看就是個精力充沛,處事果決的人。

李鴻章這個人啊,從不掩飾自己的功名心,他說自己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在一座有七間房,而且四面都要是玻璃的大廳中辦公。像這樣的條件,毫無疑問必須要是封疆開府的人才能享有的。

如果說曾國藩的生命動力是“成聖”的話,那李鴻章的生命動力則就只是“成功”。功名心切,讓他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像曾國藩那樣在翰林院通過考試來迅速升官。所以在1853太平軍攻入安徽的時候,他就以翰林身份直接回家辦團練去了,希望能以軍功獲得升遷。

雖然他與曾國藩幾乎同時開始辦理團練,可他“浪戰”數年,不僅沒有什麼成績,而且到1858年的時候,自家的祖宅被太平軍焚燬一空,自己的妻子和幼子都命喪於此。當時李鴻章就如喪家之犬,投奔到了曾國藩的大營。


▌曾帥的人才大計

來到曾國藩的幕府,李鴻章發現這裡非常的特殊,特殊之處在這裡不僅僅是曾國藩的參謀總部,更是一座“黃埔軍校”,而曾國藩自己就是校長。

曾國藩把所有的幕僚都當做自己的學生悉心培養,甚至每個月還要進行兩次考試,曾國藩自己出題,親自閱卷,考察幕僚們的文字水平和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是否有所長進。

這是曾國藩的人才大計,晚清人才凋零,想要成事,必須要有人可用,曾國藩的幕府就是一個儲備,陶鑄人才的地方。

李鴻章的到來,讓曾國藩也非常高興,因為在他看來,李鴻章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才,既能辦事兒,又是個文案高手,妙筆生花。所以曾國藩一開始是把李鴻章留在身邊做參謀以及起草奏摺這些文案工作。

曾國藩對李鴻章這塊美玉確實是細心雕琢。李鴻章愛睡懶覺,曾國藩就和眾幕僚天天等著他起來一起吃早飯,讓他養成了每日早起的習慣。李鴻章愛吹牛,以口才自雄,曾國藩就讓幕府當中像是左宗棠、李元度這些雄辯之士故意與他爭口舌之長,搓他的傲氣。李鴻章心思太靈,做事容易動搖,曾國藩把自己的修身處事心法盡數傳授。

李鴻章在與曾國藩的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之下,不斷的發生變化,增長才幹。他自己對於曾國藩的教誨也確實感念終生。


▌幕僚之首

當然了,曾國藩也從李鴻章身上有所得益。曾國藩一生中很多重大決策確定,都來自幕僚們的智慧,而在所有幕僚當中又數李鴻章的作用最大。

話說,當年湘軍圍困安慶,太平軍圍魏救趙兵鋒直指武漢,因為武漢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在加上湖北巡撫胡林翼再三求援。那到底救還是不救呢?曾國藩舉棋不定,與部下討論了4個小時都沒結論, 下午李鴻章參與討論,幾句話就堅定了曾國藩不撤安慶之圍的決心,而事後也證明這一判斷是極為正確的。

還有一次,也是在圍困安慶的時候,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咸豐發文讓曾國藩火速派湘軍名將鮑超率兵勤王。

這就讓曾國藩很難辦,因為此時正是圍攻安慶的緊要關頭,調兵北上就意味著功虧一簣。

而且,就算是北上救援也無濟於事,當時鴉片戰爭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了,英法聯軍打下北京是早晚的事兒,所以只能等著和談。

但是勤王這種事情,關乎人臣大節,哪裡有要價還價的餘地。所以曾國藩拿著特別難辦。這個時候又是李鴻章出了個好主意。我們既不說不去,但也不真去,用個拖字決。只要拖上十天半個月,北京已成定局,這個難題自然就化解了。

曾國藩深以為然,於是上奏說,鮑超人地生疏,沒法在制定時間內到達,然後又說他級別太低,怕調度不靈,請朝廷在我和胡林翼中選一個人帶兵北上。這奏摺來來往往的,一次就要20多天,果然很快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雙方坐下來談判,湘軍自然就不用北上了。

時間越久,李鴻章就越得到曾國藩的器重,很快就成為了曾府幕僚之首。


▌負氣出走

當然了,師徒二人也會有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李鴻章甚至負氣出走。

話說1860年,曾國藩被任命為兩江總督的時候,要移師祁門。但是祁門這個地方在李鴻章看來是兵家絕境,所以堅決反對,而曾國藩有自己的考慮就沒聽他的。

緊接著,太平軍直撲徽州,曾國藩就派親信李元度去防守。結果李元度一戰而潰,最重要的是城未破就倉皇逃走,把徽州給丟了。

把曾國藩給氣的啊,一定要上疏將他革職拿辦。當時周圍的人都勸說,這是我們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你不能下這樣死手啊。曾國藩非不聽,當時李鴻章負責寫奏摺,說我不寫,曾國藩說你不寫那我自己寫。李鴻章說,你寫那我就不幹了,不幹就不幹,隨便。結果李鴻章真的就收拾行李就揚長而去,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李鴻章出走之後,也是四顧茫然找不到去處,再加上胡林翼、郭嵩燾這些人的苦心勸和,最後李鴻章還是主動寫信給曾國藩彙報自己的近況,並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檢討。而曾國藩此時也承認李鴻章是對的,祁門那個地方不能待,他後來在那裡被圍,真是出生入死才逃了出來。

經過這次分離,曾國藩越發覺得李鴻章的不可替代,李鴻章也對曾國藩死心塌地。再次會合之後,兩個人的關係更加穩固。


▌開府一方

重回湘營不久之後,一次千載難逢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落到了李鴻章的頭上。

1861年,太平軍突然進攻上海,上海官紳跑到安慶來找曾國藩請求出師相救。一開始曾國藩本來把這個差事想交給曾國荃,因為一、上海非常的富庶繁華,在那裡立足可以給湘軍提供大量的軍餉。二、當時上海、蘇杭一帶大部分已經淪陷,到那邊等於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對個人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可是曾國荃沒有這樣的遠見,一心只有拿下南京這天下第一大功,於是這個事情最終落到了主動爭取的李鴻章的頭上。除了支援上海之外,李鴻章還帶著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創建“淮軍”。

之前曾國藩不斷的教李鴻章做人處事,現在又教了最重要的一課,建軍。如何行軍、紮營、挖壕、待敵,都盡數傳授,甚至親自為將來的淮軍制定軍規。因為擔心李鴻章急躁、傲慢的性格誤事,曾國藩又以深沉二字相勸,李鴻章都一一的謙虛領受。

第二年3月初,李鴻章出發前往上海。同一時間,曾國藩給朝廷上了一道密摺,力薦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

所以李鴻章才到上海17天之後,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來了,他從此成為封疆大吏,開府一方。李鴻章當然喜出望外,趕緊寫信給曾國藩表示感謝,曾國藩說,這是你早就應得的,我現在雙手奉還而已。

此後,二人雖然分居兩地,李鴻章凡事都向曾國藩彙報請教,而曾國藩也是諄諄教導,無微不至。

後來,李鴻章淮軍練成,與太平軍在上海虹橋展開了激戰,是連戰連捷,解了上海之圍的同時,也確立了淮軍和他李鴻章在上海不可動搖的地位。

李鴻章在上海的表現遠比曾國藩期待的要更加出色,無論是在軍事、內政還是外交方面都做的卓有成就。特別是外交,正是在上海的這段時間成就了李鴻章的洋務之基。他在這裡與西方人密切接觸,見識了西方的船堅炮利,也迅速瞭解了世界局勢,眼界大開。為他日後成為晚清外交第一人奠定了基礎。


解讀《曾國藩傳》11、薪盡火傳,門生長者李鴻章

▌感恩之心

曾對李滿意,李對曾感激,師徒二人可謂是親密無間。但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際關係,不管多好,總會有些矛盾。

曾國藩一生不惜餘力的提拔下屬,但是過去的下屬一旦獨當一面,就會與曾國藩發生種種利益衝突。像是與沈葆楨,左宗棠的矛盾,都是這樣暴露出來的。

那李鴻章也與曾國藩之間鬧了幾次不愉快。有兩次曾國藩軍事緊急,要調動李鴻章的將領,都被李鴻章斷然拒絕,兩次都以曾國藩的退讓而結束。老師不得不讓著學生,這算忘恩負義了吧?

但是與左宗棠,沈葆楨不同的是,李鴻章雖然意見堅決,可是嘴上很軟,對曾國藩從來都是以老師相稱,反覆擺困難、講形式,低聲下氣。嘴上常掛著吾師海量盛德,怎麼會和我一般見識呢?曾國藩帶著高帽子,又怎麼好真的怪罪李鴻章呢?可見他的情商高出左宗棠之類百倍。

最能體現李鴻章感恩的一件事兒,是他不奪南京之功。之前我們說曾國荃圍攻南京堅城三年未果,當時各地的戰事都已平息,只剩南京。朝廷著急上火,就命李鴻章也來打南京。

李鴻章當然知道曾氏兄弟想獨佔這天下第一大功的心態,所以對朝廷一拖再拖,一會部隊需要修正,一會自己生病了需要回家調養,反正就是找藉口拖著不去。

最終曾國荃如願以償,獨立攻克南京,曾國藩對個恩情也是記在心上的。


▌裁湘留淮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說,南京攻克之後,曾氏兄弟看似達到了聲望的頂點,實際上已經步入到一個危險的境地。因為湘軍已經代替太平天國成為大清王朝最大的威脅。曾國藩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大規模裁撤湘軍。

那沒了湘軍,以後天下有變怎麼辦呢?曾國藩有他自己的計劃,就是“裁湘留淮”,把軍隊的中心轉給李鴻章。曾國藩是一個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人,裁湘留淮的計劃是在4年之前,命李鴻章組建淮軍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下來了。

他做出這樣一個重大決定,就意味著,把李鴻章當做了自己事業的接班人。那湘軍名將如雲,為什麼非要是李鴻章呢?

首先,李鴻章的才能在擔任江蘇巡撫時候已經展現無疑,並且在一些重大問題的處理意見上,兩個人有高度的共鳴,這是他的才。

其次,就是李鴻章的德也是靠得住的。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之後,同時提拔了三個人,左宗棠任浙江巡撫,沈葆楨任江西巡撫,李鴻章任江蘇巡撫。這三個任命都是曾國藩一手操辦的破格提拔,對這三個人都是給予厚望的。

但是沈葆楨和左宗棠在與他的權利重疊之後,迅速發生衝突,直至徹底決裂。唯獨李鴻章雖然也有衝突,但是相互合作體諒的時候更多,也從來沒有撕破過臉。這是曾國藩交班給李鴻章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曾國荃性格太沖動,見識不高,而像是鮑超、彭玉麟、李續宜等人都非全才。所以相比之下,比自己小12歲,年富力強的李鴻章是綜合得分最高的人。

當然了,對於李鴻章的缺點,曾國藩看得也非常清清楚楚。

李鴻章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是一個行動者,而非思辨者。雖然出身翰林,但是他沒法像曾國藩那樣成為儒學大家,不能洗儘自己身上的粗野之氣。雖然曾國藩和周圍朋友一再勸誡,但是李鴻章的傲慢和急躁還是伴隨了他的一生。

所以曾國藩說,李鴻章只能辦事,而不能傳道,他始終沒有參透世間的根本大道。然而凡事都無法求全,選自己的接班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師徒合力剿捻

後來,太平天國平定之後,原本是配角的捻軍異軍突起,太平軍殘部也加入其中,捻軍迅速壯大。於是朝廷又派曾國藩督軍北上剿捻,讓李鴻章接替兩江總督。

這個時候湘軍已經裁撤,只能依靠淮軍。但是淮軍是基於李鴻章個人的恩義建立起來的,將領們也只效忠於李鴻章,於是曾國藩就寫信試探他,問問自己是否能調動得了你手中的淮軍。

巧合的是,就在曾國藩寫信這一天,李鴻章也同時給曾國藩寫了一封信。內容幾乎就是對曾國藩來信的回答。可見師徒二人心有靈犀,也可見李鴻章敏銳通透,對曾國藩的心理十分清楚。

李鴻章在信中說,將淮軍最精銳的三支部隊全部交給老師調遣,並讓自己的親弟弟李鶴章隨軍前往,在老師鞍前馬後,方便聯絡淮軍各將領。

曾國藩對李鴻章的表態自然也是非常的滿意。

捻軍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善於打游擊戰,淮軍即便能在正面剛贏,也沒法遏制他的流動和壯大。對此曾國藩制定了“河防”戰略,就是修建工事,不斷的壓縮敵人的活動範圍,最後驅逐到角落之中加以殲滅。這是曾國藩以靜制動的一貫戰略原則。但問題就是需要長時間貫徹執行。

在幾次河防被捻軍攻破之後,朝中非議四起,朝廷沒了耐性,命李鴻章去接替曾國藩,然後讓曾國藩回兩江督辦後勤,就等於給兩個人的任命相互調換了下。

這讓做事一貫堅持到底的曾國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廢的局面,而且讓自己的學生代替自己,並且讓自己給學生供應後勤,對於曾國藩來說確實是一件有損顏面的事情,但這對國家來說確實是最優的選擇。

去到前線的李鴻章,力排眾議堅決執行曾國藩的河防戰略。最終在一年之後,成功鎮壓捻軍。

河防戰略是曾國藩首創,而收穫成功的是李鴻章。如果不換將的話,也依然可以成功。只不過李鴻章年富力強,確實縮短了戰爭的時間。

捻軍平定,論功行賞。事實證明了曾國藩的戰略是對的,因此朝廷對臨陣換將也有一絲愧疚。但最終曾國藩得到的封賞比帶兵取得最終勝利的李鴻章還要高。這又是朝廷故技重施,從原來防範湘軍,到現在防範淮軍,對於這樣的政治伎倆,師徒二人一眼則明,並沒有因此心生芥蒂。

一般來說,中國式的領導者與接班人的關係其實挺微妙的,領導者容易猜忌、戀權,而接班人容易搶班奪權,忘恩負義。但是在曾、李二人的關係當中,李鴻章沒有操之過急的地方,曾國藩也能一直包容大度,堅持以誠相待,以自己的抽身退步,完成了與接班人李鴻章的權利交接。


▌門生長者

1872年曾國藩去世,李鴻章寫下了那副非常有名的輓聯:

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

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

李鴻章自稱“門生長”,以曾國藩的衣缽傳人自居。確實,兩人一生的交往,可謂珠聯璧合、有情有義、有始有終。

李鴻章在曾國藩去世之後,也確實全盤接過了曾國藩的事業,讓恩師得以薪盡火傳。

他後來坐到直隸總督,同時朝廷又裁掉了外交和三口通商大臣,將權利全部劃給直隸總督。於是李鴻章正式成為了大清王朝軍事、政治和外交的第一人。

他一直在這個職務上幹了25年之久,一人身系中外重望,在晚清政治舞臺上掌握的資源和發揮的影響力,就連老師曾國藩都無法望其項背。


解讀《曾國藩傳》11、薪盡火傳,門生長者李鴻章

簽訂《馬關條約》時的情形

▌鞠躬盡瘁,回天乏術

關於二人的故事說完了,最後一點時間,我想說說李鴻章晚年,這位為大清朝鞠躬盡瘁一生的老人,他的悲壯與無奈。

正如剛才我們所說,李鴻章是大清朝的軍事、政治和外交第一人,很多人覺得那他應該是大權獨攬,權傾朝野,在當時可以任意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但事實並非如此,大清王朝是中央集權的巔峰,權利一直牢牢掌握在皇家手中,李鴻章頂多只能算一個執行者,在皇帝看來,他只是一個臣子,或者說就是一個好用的工具而已。

李鴻章的千古罵名主要是因為晚清歷史上對我們傷害最大的兩個賣國條約都是他籤的。《馬關條約》向日本人賣國,《辛丑條約》向八國聯軍賣國。但作為李鴻章來說真的是無可奈何。

當時甲午中日戰爭,他堅決反對,可是皇帝決意要戰,而且還讓堅決反戰的李鴻章帶兵去打,最後打敗了,革職,革職完了還不算完,還被派到日本去簽約和談。

而辛丑條約的事情李鴻章就更是倒黴,從光緒皇帝向八國聯軍宣戰,到義和團戰敗,聯軍攻入北京,皇帝跑到西安。當時李鴻章在廣州當兩廣總督,和這件事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朝廷一個電報,把這個年近80的老人家叫到北京,在賣國條約上簽字。李鴻章在簽完字兩個月之後就憂憤而死。

說李鴻章是賣國賊,確實對這個老人家是不公平的。

正如前面所說,當時的李鴻章,並非決策者,而只不過是一個執行者。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當時怎麼做都是錯的大時代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儘可能把事情做得哪怕再好上一點點,也就僅此而已了。

就說當時去日本談判簽約的時候,在路上遇刺,子彈打穿了他的顴骨,留在左眼下方,差一點兒就瞎了。李鴻章拒絕取出子彈,帶著一臉血去和日本人談判,對方真的也因此在之前爭議不下的條款上做出了讓步,據說他在簽字的時候是老淚縱橫。

也正是因為馬關條約的強烈刺激,李鴻章發誓終身不踏上日本。兩年後他出使歐美各國回來,路過橫濱,不肯登岸,當時需要換船,用小船來擺渡,一看是日本船,說什麼都不上。最後沒辦法,在兩艘輪船之間架起一塊木板。70多歲高齡的老人,在忽忽悠悠的海面上,毅然決然步履蹣跚的騰挪過去。

作為一個羸弱的國家,卻要求一位老人家在談判桌上維護住國家的利益,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所以梁啟超說,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他的一生對大清忠心耿耿,竭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但是鞠躬盡瘁,且也迴天無力,大清朝一敗於甲午,再敗於辛丑,最後在李鴻章去世十年之後猝然崩潰。

這當然不僅是李鴻章個人的失敗,而是一個文明整體的失敗,在這個水流太急,變化太快的歷史三峽段,換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穩穩的掌控這艘大船串流而過。

說到這裡,其實挺為李鴻章感到悲哀的。但是,他在國際上確是名聲浩蕩,他的所作所為還是為自己贏得了一份該有的尊重。

話說在甲午戰爭結束一年之後,李鴻章作為中國特使,訪問了歐美各大列強國家。他的這次環球訪問,享受了皇帝的待遇,所到之處都是各國的總統、皇帝、女王親自接待。

到了美國,除了總統夫婦停止度假回來親自接見之外,竟然有50萬的美國民眾走上街頭,就為了想要親眼見一下這位穿黃馬褂的東方使者。《紐約時報》稱之為“盛世空前的歡迎儀式”。

據說在那段時間,李鴻章說的話,吃的東西,穿的衣服全部都成為了美國人民的輿論焦點。很多商家都藉機拿他打廣告,紐約日報說李鴻章絕對不會錯過自己家的報紙,甚至美國到今天還有一道叫做李鴻章的中國菜。

這不是很奇怪嗎?李鴻章代表的中國,剛剛在甲午戰敗。你帶兵打了敗仗,簽了割地賠款的條約。那為什麼一個來自東方弱國的敗軍之將會受到這樣的禮遇呢?

因為,即使在李鴻章事業最鼎盛的時期,他在清王朝內部的勢力都是相對薄弱的,但他可以憑藉自己的才智縱橫天下,能夠心平氣和,從容的解決各種困難和糾紛,找遍全世界,也少見能與其比肩者。他辦理洋務的成效如何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左右的,但究竟是誰在引導當時的清朝在進步?不得不說,是李鴻章。

或許正是李鴻章的務實和實幹,在侷限的環境中從容應對困難的品質,讓他成為了國際舞臺上不可替代的中國角色,也正是他不惜名聲,不避責任的性格,讓他在當代精英,西方國家,甚至是敵對的日本都獲得了一份諒解、認可與尊重。

今天我們的輿論環境,也給予了這位老人家越來越多的體諒,對他的所作所為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肯定。這也確實是李鴻章,應該得到的歷史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