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1849年10月17日,波兰大音乐家肖邦因肺痨于巴黎去世,他的绝笔如下:“由于咳嗽会让我窒息,请务必把我的身体解剖,以确定我不会被活埋了。”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

  是的,你没看错,一百多年前,病人在活着的时候被活埋不是稀罕事。在18、19世纪,肖邦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活埋恐怖症的著名人物。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临终几小时前叮嘱秘书:“把我葬得体面一点。我死后,至少要等三天才把我的尸体放入墓穴。”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描绘华盛顿临终的绘画

  建立诺贝尔奖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也有同样的恐惧,他希望医生在死后切断自己血管,确保自己死亡。

  西方人的“活埋恐惧”,源于具有深厚根源的历史。早在圣经时代就有活埋的记录,众所周知耶稣是死后三天复活的,而当时的习俗是将尸体包裹起来埋在山洞中,几天后有人会去检查以确认他们是否复活。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19世纪比利时画家的油画《活埋》

  对此,今天的人们肯定无法理解,但在一二百年前,医学仍然很落后,医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延续中世纪的放血、草药、催吐、蚂蝗吸血,那时没有心脑电图,医生们还不能够分辨死亡与嗜眠、深度昏迷之间的差别,所以当时的报刊上经常登载人们被活埋的消息。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死亡还是活埋一土之遥

  在大多数时间里,判断一个人是否死亡的唯一可靠方法就是将尸体放在户外,看看它是否腐烂。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百年前的英国棺材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被活埋的恐惧达到了顶峰,当时英国有个“预防活埋协会”,还有本畅销书叫《如何预防活埋》。1896年,有个俄罗斯贵族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安全棺材”:特制的棺材里装上了机关,一旦尸体复活移动肢体就会触发弹簧,地面上的铁盒子会被弹开,空气进入棺材的同时,铁盒子会铃声大作,最后还可以通过铁管子喊救命——如果还有那个力气的话。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19世纪的“安全棺材”

  这种为躺在棺材里绝望闷死的人提供活命的机械装置,一下引起了轰动。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在遗嘱中,提醒儿女要使用安全棺材。但是,这种棺材其实并不靠谱,有一次这个贵族在做公开演示时,他的助手在棺材里死活也弄不响铃铛,差点活活闷死。另外,尸体腐烂过程中的腹部肿胀,也会误触铃声装置。

为何那么多著名人物担心被活埋?

图:被活埋是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

​  最后,这种价格不菲的棺材并没有大卖,而且也没有一个成功复活的例子。

  直到20世纪,随着医学的发达和火葬等新葬礼形式出现,西方人的“活埋恐惧症”才逐渐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