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眾所周知,高通是通信巨頭,但它卻差點落入一個華人留學生手裡。

這個華人叫陳福陽。1953年,陳福陽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1975年,他獲得麻省理工大學的獎學金,赴美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後來又拿下哈佛大學的MBA。兩大世界名校的資歷,讓他畢業後如魚得水,去500強企業做財務工作。後來,陳福陽成為半導體公司“安華高”的CEO,幾年之後,他讓公司扭虧為盈。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009年,安華高上市,陳福陽開始表現出兇悍的一面。

他說過:我不是半導體人,但我懂得賺錢和經營。他籌集66億美元,收購了比安華高體量還大的半導體企業LSI。但這還不過癮,兩年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最大的WIFI芯片製造商博通。並憑藉自己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以370億美元吃掉博通,成為全球芯片史上最大的一筆併購。新組建的博通,成為全球第五大芯片製造商。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併購博通之後,陳福陽再次尋找目標,這一次,他盯上了高通。

從3G、4G到5G,高通一直都是專利霸主。陳福陽的開價是1300億美元(合人民幣9100億),一旦收購成功,芯片行業的併購紀錄會再次被刷新。高通則還價1600億美元,對陳福陽來說,價格不是問題。但他最擔心的事情來了,2018年3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博通收購高通,陳福陽的併購計劃成為泡影。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另外一個留學生也很傳奇,他叫熊曉鴿。

他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大學生。1984年,他以全國統考第三的成績,考上社科院研究生,畢業後在新華社實習。1986年,在教授的推薦下,熊曉鴿考上了波士頓大學,開始了留學生涯。1991年,35歲的熊曉鴿加入了IDG(出版社),主管亞太地區刊物。1993年,熊曉鴿帶著1000萬美金回國,成立了中國第一家風險投資機構,就是IDG的前身。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截至2016年,IDG在中國投資了500多家企業,成了中國最知名的VC之一。

1997年,搜狐張朝陽走投無路之時,熊曉鴿幫他籌了220萬美元。2000年,馬化騰四處找投資,熊曉鴿和李澤楷一起投資了200多萬美元,拿到騰訊40%股權(之後賣給了南非報業)。近些年,IDG又陸續投資了攜程、360、如家、漢庭、小米、暴風科技、迅雷等知名企業。看來,有志向的華人留學生,不管是回國還是留在美國,都能成就一番事業。

今日話題:你覺得美國阻止收購高通有道理嗎?IDG的投資有運氣成分嗎?



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美德,請把好文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

關注【蔣胖說股權】獲取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免費與您分享!

兩個留學生,一個回國投資騰訊、小米,另一個沒回國9千億買高通

小編是做股權激勵的,我們每月會在全國50多個城市舉辦150場左右的《公司控制權與股權激勵》方案班。主講內部員工如何激勵、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減少員工離職率及如何與人項目合夥,股權分配與設計,如何整合外部資源的課程,如果大家有感興趣,歡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小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公司股權方面的問題(股權激勵、股權佈局、頂層設計、投融資以及企業財稅規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