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用這種辦法打擊號販子,這些人一進醫院系統就會報警

近日,在北京同仁醫院,一條人臉識別打擊號販子信息觸發警報,工作人員發現,系統識別出一名活躍在北京天壇醫院的號販子。




在同仁醫院的這間中控室裡,人臉識別系統一報警,就顯示疑似有號販子出現在醫院。中控室的大屏幕上,號販子所在區域的畫面也會被自動彈出


同仁醫院保衛處處長馬潔:我們因為有人臉識別的資源共享,我們把天壇醫院的號販子做到黑名單庫裡,當天就發現了。

北京用這種辦法打擊號販子,這些人一進醫院系統就會報警

馬潔處長告訴記者,今年2月同仁醫院開始試運行“人臉識別打擊號販子系統”,不僅在同仁醫院活動過被抓到過的號販子信息,被錄入到系統中,數據庫還錄入了北京市屬重點大醫院的號販子信息。正是有了“信息共享”,天壇醫院的號販子一出現在同仁醫院,就被盯上了。


同仁醫院保衛處處長馬潔:我們這個樓裡的這層二層有兩個攝像頭,天壇醫院號販子就在這 2 層發現的。讓院警核實一下他的身份,核實一下他的情況。

經核實,這名號販子的確是來給自己看病的。工作人員為了防範號販子在院內接觸患者,販賣號源,只好全程陪同他看完病,


目前,北京已有30餘家醫療機構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重點醫院可以共享2017年以來,被公安機關處罰的2100餘名號販子的信息。


加強網上掛號監管 擠壓號販子空間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號販子活動的新區域。目前,網上打擊號販子的相關行動也在持續推進中。

北京用這種辦法打擊號販子,這些人一進醫院系統就會報警

“掛號”的方式從原來的實體窗口掛號,到現在的電話、網絡預約,而號販子倒號的手段也跟著從院內轉向院外,從線下蔓延到線上,甚至使用訂製的非法軟件攻擊官方掛號平臺搶號。目前,114和京醫通掛號平臺是北京地區醫院的重要掛號渠道,自然也成為號販子眼裡的肥肉。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處處長 王開斌 :對搶號行為進行網上甄別和封堵,違規的進入慢速排隊系統,當天退號用於等候的人員。今年以來,市114和京醫通掛號平臺限制倒號2萬多人次,攔截機器刷號13萬人次。


那麼號販子又是怎麼從網上搶到醫院的專家號呢?通過對號販子線上違法行為的跟蹤調查,相關部門順藤摸瓜,發現了號販子使用“非法軟件,每3秒攻擊一次‘京醫通’等官方掛號平臺進行搶號。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高某等3名“號販子”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