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是我介绍的战国四公子的最后一位。因为他的封地在薛,所以他又被称为薛公。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他本是齐国王族,虽然他不是敌出,但是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得到了父亲的赏识,最终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他依靠先父留下的爵位和资产,广招各国人才,门下食客有数千之众。孟尝君田文好客养士之名传遍六国,很多人都归附到他门下,就连逃亡的犯人也对他趋之若鹜。孟尝君田文也对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待,一视同仁,都给予丰厚的待遇。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的贤名也被秦昭襄王知道了,对他非常的欣赏,一直想邀请孟尝君田文来秦国为相。虽然手下人多次劝田文不要去秦国,但最终孟尝君田文还是去了秦国并被封为相国,不过最终秦王听信身边人言讲,孟尝君田文毕竟是齐国王族,不会真心待秦国,然后秦王罢免了田文的职务,并把他软禁起来。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此时知道情况危急,急于脱身秦国,就想买通秦昭襄王的宠妾去求救,但是宠妾提出的条件是要得到田文的那件闻名天下的白色狐皮裘。不过这件宝物已经献给了秦昭襄王。这时孟尝君田文手下有一个不起眼的门客,说他能够偷出这件宝物。最终他披着狗皮进入秦国的仓库,偷出了这件宝物。宠妾得到宝物之后向秦昭襄王游说,秦王最终释放了田文,田文立马化妆改了姓名,乘快车想要逃离秦国,大概夜半时分到达了秦国的函谷关。而秦王此时也后悔了,派人去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知道此时如果不能出关,一旦追兵赶到那么又将落入秦国之手,而函谷关的规定是鸡叫之后才能开关,放来往的客人出关。这个紧要关头,孟尝君田文手下又一个不起眼的门客,站了出来他会学鸡叫。他一叫附近的鸡都跟着一起叫起来,然后函谷关就打开了,孟尝君田文就逃出了秦国。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这个故事后来就变成了成语,鸡鸣狗盗。这个事告诉后世,人不可貌相,不能去小看一些不起眼的人,也许他就能给你在关键时刻带来命运转机。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了,孟尝君田文手下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门客。信陵君手下,有侯赢,朱亥。平原君赵胜,手下有毛遂。而孟尝君田文手下就只有这些鸡鸣狗盗之辈能为他出力了。此为笑谈!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后来孟尝君田文在回齐国的途中,途经赵国。平原君赵胜以贵宾相待,赵国人都知道孟尝君田文的大名,争相目睹他的风采,可是当百姓看到田文身材矮小,觉得和他们心目当中的魁梧大丈夫的形象差别很大,纷纷说了一些揶揄田文的话。田文知道以后非常恼火,在赵齐边境大开杀戒,屠戮了一个县几百名赵国百姓,然后返回齐国。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电视剧中孟尝君田文(左)形象

可以说从这点来讲,孟尝君田文此人,嚣张跋扈,视人命如草芥,极其残忍。而且可以看出当时齐人对于形象十分看重,徒有其表,好面子而不重实绩。齐国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物产丰富国家富饶,基础非常牢固,但自从齐桓公之后虽然有战国七雄的称谓,但历代君王一直好大喜功,过于追逐名利而忽略实绩,建立了稷下学社,夸夸其谈的人非常多,但利国利民的真正富国强兵改革措施却没有。实则是从君王到王族传染给民间的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在作祟。后来齐国不但接受了秦国东西二帝的建议,而且不断穷兵黩武扩张,最终被燕国名将乐毅协同各国联军大破齐国,打的齐国只剩下两座城市。要不是最后齐国用反间计使得燕王撤掉乐毅,齐国又出现了田单这位人物,齐国很难复国。但经过此役齐国,国力大损。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插上这一些题外话,就是从田文身上看得出齐王和齐国人的心态。最终也因为此心态,齐国犯了众怒,差点提前落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在作战方面,一次比较著名的就是孟尝君田文曾率领其韩魏三国之兵进攻秦国的函谷关,最终秦国求和,把两地分别还给了韩国和魏国。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另一次就是上文提到的,燕将乐毅进攻齐国时,孟尝君田文因为和齐王闹翻,所以协助各国联军进攻齐国。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总体来说写完战国4公子系列,以信陵君魏无忌,能力最为突出,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并能在战国时期两次统帅各国联军,击败秦国大军实属不易,不愧为战国4公子之首。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平原君赵胜中规中距,虽然蔑视平民但也能察纳雅言,外交能力突出。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春申君黄歇非王族出身,但能把握机遇,最终统揽国内大权,个人能力不容小觑,但后期道德败坏,轻敌冒进,最终身首异处并被满门抄斩。真乃时也,运也,命也。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虽看似和其他三位公子一样好客养士,但徒有其名。好面子而残忍无比,门客质量也堪忧。但他能统帅联军击败秦国,也算是作战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不过其最后对其母国反叛的进攻行为实在令人不齿。薛公者,名大于实。

战国四公子(四)——孟尝君田文

我是醉卧沙场看剑,让我们一起品读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