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前段時間,聽到朋友抱怨:戀愛一個月零五天,卻越來越不喜歡身邊的伴侶。

提及原因,無非是無法接受對方日益顯露出來的毛病和缺陷,既對伴侶失望,又對愛情失望。

在得知我和男友相戀了五年後,十分詫異的問道:談這麼長時間真的不厭倦嗎?

想來想去,覺得一時半會也無法和她解釋清楚,便沒有再接話。

都說愛情不省心,縱然嚮往歲月靜好,卻也免不了相看兩生厭。

由最初心動,到心生厭倦,變來變去,無非是心在作怪罷了。

【為什麼愛情會讓人厭倦】

愛情的產生,是建立在多巴胺和荷爾蒙的釋放量上的。

所以愛情剛開始的時候,總會令人盲目,我們習慣性地追尋對方的閃光點,而總是忽略人格特質的另一面。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多巴胺和荷爾蒙會逐漸消散,愛情也會變得疲憊起來。

這個時候,我們不免心生厭倦,覺得對方有數不過來的缺點,愛情裡有堵不住的遺憾。

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很喜歡的奶茶,喝了幾次後,覺得味道也沒有那麼特別了;新買來的衣服,穿了幾次後,就再也沒有原來那麼喜歡了。

長期接觸同一事物,會產生審美疲勞和心理厭倦,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更有趣的是,衣服還是那個款式,奶茶還是那個配料。

我們會厭倦的事物,一開始肯定都是愛過的。從始至終變得都是自己的心而已。

就如日本禪師鈴木大拙在《禪者的初心》寫的一句話:因為迷失了自己,煩惱對你來說,就會成為真的煩惱。

也因為迷失了愛情,期待對我們來講,只能成為空的期待。

那麼從一段親密關係中分析,那些令你討厭的缺陷,是不是也曾被你深深喜歡過呢?

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他如今的懶散,也許就是你曾喜歡過的自在隨性;

她如今的任性,也許就是你曾經喜歡過的果敢率真……

只不過我們在戀愛初期總是高估了對方的魅力,也是低估了自己的承受力。

把自己期待的美好強加到對方身上,卻接受不了水落石出的真相。說是厭倦,倒不如說是自身對他人產生虛妄後的迷失。

那麼何苦陷在空落的期待中不肯出來,比自怨自艾更好的方式便是打開心扉,嘗試交流,將自己的情緒和觀點真實的表達出來。

真正的感情不怕經歷平淡和挫折,就怕兩個人明明滿腹心事卻漠然無言。

【學會接納伴侶的不完美】

劉嘉玲曾在節目《女人有話說》談論婚姻。

她說:婚姻中兩個人在一起,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不要斤斤計較,這段關係才會長久。

娛樂圈中,她和梁朝偉的愛情,怎麼看都是命中註定。

一個是文藝冷清的影帝,一個是富麗繁華的霸氣一姐,看似不同路數的兩人卻得以攜手餘生。

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梁朝偉始終是有些孩子氣的,可以在新家裝修的時候,選擇獨身前往外地旅遊,也可以在舉行婚禮時所有細節撒手不管,只來享受整個過程。

人間煙火,人情世故,他都是不懂的。但是劉嘉玲卻願意用包容和耐心成就這個不願長大的男人。

她愛他的不染塵世,也自然懂他的天真和稚氣,接受他對生活瑣事的不適應。

也正是有了劉嘉玲的八面玲瓏,才讓梁朝偉能夠心無旁騖的沉浸在藝術創作中,免世俗驚擾。

感情中的細水長流,無非是我們在相處中看到對方性格的多元性和複雜性,而依舊選擇包容與愛。

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愛對方的天真無邪,也包容她的笨拙不懂事;愛對方的木訥憨厚,也包容他的不浪漫不貼心。不會只是看到對方的閃光點而選擇愛上對方,而是穿過對方性格中的限制,依然能夠看到他的美好和無限可能。

看過一句話:所有不滿的背後,都有一個你認為的應該,“應該”是痛苦之源,所有健康的關係,都需要在自律和任性之間找到平衡。

所以,不要苛責對方的缺陷,學會接納伴侶的不完美,才是獲得幸福愛情的第一步。

畢竟,這世間沒有完美的愛情,更沒有完美的人。

我們經常倡導的不要將就愛情,不是用來揮霍感情去尋找更加完美的人,而是兩個不完美的人一起變得更好。彼此願意拋卻曾經的標準和幻想中的美好,更加真實和耐心的選擇相互依偎。

這才是真實的、令人心安的愛情。

【用適當的距離來節制愛】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趣的定律,叫做“刺蝟法則”。

講的是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天氣寒冷而抱在一起,卻因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而分開,但由於天氣實在太冷,不得不再次抱在一起。幾經折騰,兩個刺蝟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溫暖,又不會被對方所傷。

愛情也是如此,離得太遠會生冷,走的太近又成了災難。只有用適當的距離來節制愛,才是最恰當的愛。

劉若英曾在書中描寫過她與愛人的相處日常:

兩個人在外就餐,不會沒話找話,故意去迎合對方;

至於查看手機這件事,對劉若英來說,壓根沒有這種念頭。

即使呆在家裡,也是各自在獨立的書房中工作,互不打擾,以至於有一次,劉若英因為煩躁荒天破地的走進丈夫書房,丈夫十分驚訝的看著她,因為她從來沒有突然進來的習慣。

劉嘉玲:哪怕你的老公是梁朝偉,感情的厭倦期也躲不過去

既能共處又能獨處,這種溫柔而恰當的關係,大概就是最好的愛情了。

哈佛公開心理課《幸福課》裡說:在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要先成為一個“更壞”的人,因為那更真實。同樣在保持長久的親密之前,你可能要先學會獨立和分離。

很多時候,我們在愛情裡感覺疲憊和厭倦,往往是彼此靠的太近了。

因為靠的太近,會使我們下意識地將自己的觀念和習慣強加給對方,試圖去改變和約束對方,一旦這種行為遭到拒絕和反抗,便會產生“不識好歹”的厭倦感,甚至毀壞彼此的親密。

我們要做的,便是學會把投注在別人身上的注意力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在關係中感受親密的同時,也能夠保持獨立和自由。

要知道,適當距離產生出的美感,既朦朧又耐看,也通常更長久。

【學會成長,學會珍惜】

真正能夠推動愛情的,不是濃烈的感情,而是瑣碎的時光

在相處的點滴中,能夠接納和包容對方的缺點,不要求對方成為滿分伴侶,但自己會努力成為精神伴侶,在彼此獨立的狀態中,依舊成為彼此的精神依賴。

這樣的愛情,才能長情而溫暖。

人這一生,走走停停,遇到的人很多,可是值得愛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兩個人有幸相識、有緣相愛,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莫要辜負才好。

就如臺灣作家阿飛說的那句話:當我們能感覺到幸福,那是因為我們懂得了珍惜,願意珍視自己所能擁有的一切。

塵世種種,皆應如此,何況愛情。

所以,希望你我在未來歲月中,不負相遇,不負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