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軟件的演進歷程是怎樣的

雲計算,一次偉大的計算機科技革新,回首雲計算已然走過十餘年,從當初AWS高舉雲計算口號,到現在的家喻戶曉如火如荼。目前來看雲計算正向雲智能時代邁進,一方面去年開始各大雲商紛紛改名“雲智能”,另一方面政策發佈、產業引導,標誌著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會加速與產業的融合。

再回首開源,二十餘年時光荏苒,風雨歷程,從當初的極少數逐漸變為了大多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軟公司,從開源死對頭到現在極力的擁抱開源;Red Hat、SUSE等公司也因開源實現了企業價值。開源軟件發展至今已經深入人心,開源不只是表面流行的一個理念,它給全球的互聯網以及各個行業增加了強大軟件動力,改變了軟件技術與產業發展方向。近年來,國內眾多IT大廠在積極擁抱開源,中國已然成為OpenStack、Ceph、Kubernetes等開源技術大放光彩的樂土。

本文試圖從一個開源技術實踐者的視角來回顧雲計算的發展演進。因篇幅所限,所討論的範疇以IaaS與PaaS的開源技術演進為主。

開源軟件的演進歷程是怎樣的

開源軟件的演進歷程是怎樣的

如上圖所示,筆者認為雲計算時代以來,主要分為啟蒙、快速發展及雲+智能時代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孕育了眾多雲相關的開源項目和軟件,並因應雲計算的發展而得到長足的發展。以下試分階段闡述:

首先說下雲計算的開始,大家一般都是以業界標杆AWS為主的,而國內大規模開始較晚於國外,我國雲計算業界標杆阿里雲從 2008 年開始籌辦和起步,也就是說我國從 2008 年開始,雲計算的時代大幕才逐步拉開。

啟蒙期大家的需求以創建虛擬機為主,在當時國內大部分還都處於“忽悠”狀態,大家當時覺得提雲計算都很虛,甚至還會出現一些“騙子”。而在當時盛行的就是虛擬化,此刻的開源代表則是Xen、KVM,提到虛擬化就繞不開一些關鍵時髦的名詞,比如:半虛擬化、全虛擬化、GPU虛擬化等等。

虛擬化的出現解決了物理機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點,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虛擬化管理。如何合理的進行虛擬化的監控和擴容、高效利用虛擬化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推出了新的技術體系:雲計算。這裡為什麼要提虛擬化呢: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虛擬化和雲計算的概念大家總是混淆不清,而虛擬化與雲計算的最大區別在於雲計算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按需索取,彈性擴展,同時也改變了用戶的服務交付方式,企業無需購買軟硬件、建設機房等,只需根據需求按需付費購買服務即可。

與此同時開源界也出現了演進,以Eucalyptus、CloudStack為代表的開源雲系統橫空出世,拉近了中國與世界雲計算發展的步伐。其中Eucalyptus以最兼容AWS一時間大火,很多國內公司早期都是基於Eucalyptus來進行構建;同時CloudStack良好的社區生態在2013年左右也名噪一時,國內一些公司也是基於CloudStack來構建。兩者都是輕量級、易用的優秀開源雲計算軟件,究其沒落原因還是在於生態運營,筆者有幸均參與了基於兩款開源軟件的共享雲建設。此時還有一款開源雲系統OpenStack在默默發力,也在國內逐步的佈道推廣,至於為什麼後來成為了業界標準,請繼續往下看。

雲計算2.0時代用戶需求則以實現雲資源調度,彈性擴展為主。雲計算可以理解為我們有個資源池,池子裡理論上有無窮無盡的各種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使用者只需要告訴雲平臺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雲平臺便會從資源池裡按需創建、調度給使用者。雲計算按照使用服務的類型可分為IaaS、PaaS、SaaS三層,下面我們來逐步講講。

雲計算2.0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期,這段時間可以叫雲計算快速發展期也可以叫做群雄混戰期,因為各種原因促使了雲計算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雨後春筍般大大小小(運營商、IDC、創業公司等)的雲計算公司。前面講到了,開源軟件讓中國雲計算廠商與世界雲計算一流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最典型的例子,如漸成開源雲IaaS標準的OpenStack,在2014左右名噪一時,一路突飛猛進,斬殺無數開源雲軟件,前面提到的Eucalyptus、CloudStack由於生態、運營等因素均被斬於馬下,那會頓時覺得不玩OpenStack都跟不上時代潮流。與此同時國內也興起了一波以OpenStack為基礎構建雲的提供商以及企業用戶,其中不乏有金融、政府、教育、運營商等行業。

當然用戶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很快Docker、LXC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以快速構建、快速發佈為主的新需求使得容器技術大火,代表有漸成開源雲PaaS標準的Kubernetes。跟此前OpenStack類似的情景,國內也興起了一波以Kubernetes為基礎構建雲的提供商以及企業用戶,其中不乏有金融、政府、教育、運營商等行業用戶。筆者認為Docker終究還是個工具,不太適合創業,門檻太低。

前面說完了開源計算,來說說開源存儲領域發生了什麼事情。Ceph一個距今十年有餘的軟件在2012年搭上了OpenStack的快速列車,使得其名聲大振,一路高歌猛進,在今天已然成為開源分佈式存儲領域的事實標準。其統一存儲的方式顛覆了以往的使用習慣,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在初期一些入門難、運維難、調優難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很多初學者,SDS不是說僅僅的把硬件做加法就可以達到很高的性能,還需調整操作系統、網卡等相應參數來達到需求。因為存儲的門檻很高,也是個“高危”、“嚴肅”的領域,所以沒有像上面那樣出現很多基於Ceph的創業型公司。

目前大家都在談數字化轉型——似乎這又是一個不談就會落伍的概念,數字化轉型時代熱詞:上雲、混合雲、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邊緣計算、智能製造等。

筆者認為未來需求場景將會以數據智能、技術產業場景協同為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阿里雲、百度雲紛紛更名為阿里雲智能、百度智能雲,其目的是為了讓雲更加適應數字化轉型時代行業場景的協同,更加的注重雲與產業場景的結合落地。

隨之而來的是幾大趨勢:創新(AI、GPU、Edge等)、垂直(視頻雲、工業雲等)、混合(CMP、MSP)、生態(技術、開發者)等。

隨著兩化融合、工業物聯網、智能製造、企業上雲等政策的發佈,將會促進雲計算與產業場景的結合。筆者預測:

(一)在未來雲計算將會下沉至行業,真正實現雲與產業的相結合,從而加速雲、邊、端協同打破雲計算落地的“最後一公里”,目前雲計算巨頭在這方面均已有進展,如:阿里雲LinkEdge、AWS IoT Greengrass、Azure IOT Edge、華為IEF等。

(二)在未來雲計算形態將會呈現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形態,無論是出於風險決策也好,還是企業內部原因也好,都會催生出很多新需求,比如MSP+CMP的出現,因為隨著雲的高度複雜化和差異化,企業會愈發需要面向雲端各個層面的解讀、判斷與幫助,除了原廠支持團隊的助力之外,獨立的雲計算諮詢與託管服務會成為新的需求熱點。跟前面說到的一樣,國內也出現了一些以MSP為主的創業公司(新鈦雲服、ChinaMSP等),筆者覺得任重而道遠,畢竟這是個以諮詢為主的活,要求還是很高的,行業壁壘也很高。

(三)在未來技術場景將會以云為基,無論是AI人工智能還是Edge邊緣計算。

(四)發展至今雲計算已然成為持久戰,所謂得用戶得天下,所以未來一定是生態制勝。一方面是產品生態,不可能一家獨大囊括所有,所以各方勢力都在打造產業生態;另一方面就是剛才說到的用戶,開發者生態,筆者認為開發者生態一定程度上屬於開源戰略的一種體現,利用企業自身的技術輸出來增加用戶的粘度,畢竟最終使用產品的是技術開發者,近年來國內很多企業都開始了開發者生態戰略,如騰訊雲TVP、阿里雲MVP、華為雲MVP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MVP最具價值專家,以及相應的開發者技術活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