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繼郭艾倫後首度發聲,你會原諒他嗎?

CBA賽季開始一個月後,周琦終於開口了。這是周琦本賽季首度發聲,更是他世界盃之後首次正式發聲。

兩個月的時間並不長,但對於周琦來說卻很漫長。在這期間,周琦大部分在公眾面前的全部是不苟言笑。除了在親朋好友面前聊幾句外,他鮮少在公開場合說話。

這並不是周琦情願的,但很多時候他卻是無可奈何。追根溯源,一切都是因為世界盃,由於對陣波蘭隊最後時刻發球被斷,周琦在男籃被逆轉後一夜間成為了無數球迷攻擊的對象。

周琦嘗試過用行動救贖,也沒有推卸責任,但外界並不放過他。球迷一次次對他口誅筆伐,“波蘭中鋒”等侮辱層出不窮。面對波濤洶湧的問責聲和謾罵聲,周琦選擇了噤聲。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公開場合,世界盃前一度很健談的周琦,開始默不作聲。

而且,外界對周琦的人身攻擊從世界盃延續到了新賽季。在主場,周琦被個別球迷怒斥“垃圾”。在客場,他被狂噓。在被深圳隊絕殺後,他更是被瘋狂嘲笑和攻擊,儘管沈梓捷的絕殺和他沒有太大關係。即便他整個賽季表現不錯,還是有球迷冷嘲熱諷“國內賽場重拳出擊,國際賽場唯唯諾諾,只會窩裡橫”。這讓周琦更加三緘其口。

好在時隔兩個月,周琦終於在29日晚發聲,在本賽季首次談到了這段時間的經歷,“對於我來說,每天都在成長,每一年都在進步,不管是從心態還是對事情的接受和判斷,我想對於我來說是好事,對於我今後的生活也是好事。”沒有躲避,沒有埋怨,周琦有的只是吸收和消化外界的質疑與謾罵,從而激發出更好的自己。

這對周琦來說是極其不容易的,因為重新開口對他們意味著非常大的壓力,他們知道無論自己說什麼,無論怎麼說,都會受到一些看客不理智的攻擊,就像成為沈梓捷世紀絕殺的背景那一次,到底是不是對位人的責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人是周琦。

在周琦之前,同樣在世界盃上表現不佳的遼寧隊後衛郭艾倫已經體驗到了什麼是“世間冷暖”。雖然沒有周琦對陣波蘭隊那樣密集的錯誤,但郭艾倫也因為表現不佳而被球迷攻擊。他的微博一度停留在9月3日遲遲不敢更新。

讓人心酸的是,始終甩不開網絡暴力的郭艾倫在10月1日國慶節當天都不敢發微博,在蘇群老師的講述中,郭艾倫曾對媽媽這樣說:“媽,其實吧,今天我真的應該發一條微博。今天是國慶,還是70年大慶。可是,我不敢發啊。”郭艾倫之所以不敢發一方面是自己過不去心裡那道坎,另一方面也是他知道無論他發什麼都會被攻擊,因為網友對他的攻擊已經遠遠不再侷限於籃球本身,而成為了做什麼都是錯的。

和周琦一樣,外界對郭艾倫的攻擊也延續到了新賽季。但在周琦之前,郭艾倫還是勇敢地首次發聲了,他坦言“不是沒法面對輿論,而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他沒有推卸責任,他認為眼下的指責是他應該去承受的,而他也會重新戰鬥。

這是球員應該有的態度,只有跟自己過不去,才能夠讓自己腳踏實地,用一場一場的表現說話,從而把失去的贏回來。

當週琦與郭艾倫們表現出這樣誠懇的態度,作為球迷,或者說關心中國籃球的人們,是否可以就此“放過”他們呢?沒錯,他們或許曾經讓你失望,讓你憤怒,讓你恨鐵不成鋼,你也曾因此發出過不理智的聲音,那可能不侷限於批評與質疑,甚至有人身攻擊與過分的謾罵,但當他們誠懇認錯,並開始低調地、踏實地儘自己努力打好每一場比賽,一切能否重新就事論事?

歸根結底,球迷還是希望中國籃球能有好的發展,而眼下,郭艾倫和周琦仍然是本土年輕球員中的佼佼者,一味地攻擊只能把他們一棒子打死,而無法讓他們自我救贖。而作為球迷,如果你真的支持中國籃球,那麼就應該收斂“殘忍”,就應該在批評中給予一些支持,只有這樣,這個寒冷的冬天,中國籃球才不會那麼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