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湖南安化芙蓉山,世界茶文化發祥地,農耕文化的源頭,佛教溈仰宗發源地,安化唯一的唐宋貢茶基地。

  自古芙蓉出貢茶。芙蓉山從古到今都在不斷地為人類奉獻好茶。今天請跟著筆者的腳步,走進芙蓉山吧。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古天子居住地,文化底蘊深厚

  在甲骨文中,“芙”是天子的“天”;“蓉”是黎民草民在山谷里居住的地方;芙蓉山就是古天子炎帝居住的王國。

  湖南,古稱芙蓉國,站在芙蓉山上,可以看到炎帝的皇宮(炭河裡遺址),看到四羊方尊、虎食人卣、人面紋方鼎(大和鼎)等一萬七千多尊青銅器從這片土地出土,看到上古陶瓷冶煉的地方(窯都),看到山下陶澍出生地、曾國藩故居、左宗棠故里、胡林翼故居、羅繞典故居、毛主席故居、劉少奇故居、彭德懷故居。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佛教溈仰宗發源地

  芙蓉山山頂芙蓉寺、山下密印寺、中間廣化寺是佛教溈仰宗的發源地。禪宗有“一花五葉”之說,溈仰宗為五葉之首。

  據史籍記載,唐宋時,密印寺佔地廣闊,殿宇宏偉,傳說極盛時有僧眾3000餘人,寺內鑄有千僧鍋、萬斛洪鐘,聲震山野。歷代著名方丈先後有宋空印法師、明徹當法師、清慧山大師等,前任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均為溈仰宗嫡系傳人。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歷代名人之歸屬地

  芙蓉山歷代人文鼎盛,清道光年間鄉賢黃國香曾撰聯曰“從衡嶽九千仞而來,披開一朵芙蓉,恍惚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幾重雲霧,依稀海上現蓬萊”更是將芙蓉山推到了絕美之境。

  明末兵部尚書尹三聘,因吳三桂之禍,登芙蓉峰之螞蟥山(又名御香山)的白雲庵剃度為僧,號“自明”和尚,茶山久戀、與仙茶為伴,終老林泉。

  清代道光皇帝老師、重臣陶澍是安化人,對家鄉的茶葉感情至深。在北京翰林院為官時,努力把安化茶推向全國。在《詠安化茶》中有詩句雲:“芙蓉插霞標,香爐渺雲闕。”“芙蓉山頂多女伴,採得仙茶帶露香。”“斯由地氣殊,匪氣人工巧。”“寧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道出了陶澍對芙蓉山和芙蓉仙茶的牽掛與喜愛。

  同時,陶澍善於發現和舉拔人才,與“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關係十分密切,他在理學經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愛國主義思想等方面,對“湘軍三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陶澍因品仙茶而悟道,這也影響了左宗棠、林則徐、胡林翼、魏源、羅繞典等名臣學者,為湖湘文化與清朝政府的融合做出貢獻。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偉人登臨和讚歎的芙蓉山

  1917年,在長沙讀書的毛澤東,利用暑假,和同學遊學,走寧鄉,住密印寺,上芙蓉山,走到寧(鄉)安(化)古驛道,經過芙蓉山的穿天界,在“東至芙蓉寺,西至碧巖溪”的指路碑前停下來,寫下了《七律·登芙蓉山》,贊山水之靈氣,發思古之幽情。

  高處登臨放眼量,山清水秀好風光。

  雲霧生輝迎夕照,芙蓉吐豔浴朝陽。

  洞庭浩渺迴天際,黃鶴雄踞鎮漢江。

  若得仙茶常作伴,人間苦樂渾然忘。

  1957年,由安化茶葉實業場場長楊開智(楊開慧兄長)委派方永奎來芙蓉山採集仙茶,研製安化茶送至北京。

  後毛澤東親自回信稱:這麼好的茶,要讓更多的人的喝到,今後要在山坡上多多開闢茶園。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自古芙蓉出貢茶

  芙蓉山的貢茶美譽有史可尋。

  唐代,芙蓉山所產的“芙蓉仙茶”,為皇家貢品。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錄》記載:“安化奉聖的‘芙蓉仙茶’名列貢茶榜首”。

  明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欽點芙蓉山“芽茶”22斤,稱“四保貢茶”進貢朝廷。

  清乾隆24年(1694),“旋令安化歲輸貢茶,於芙蓉峰採摘穀雨茶,製成頭貢細茶,年納一百六十斤。”1825年期間,道光帝將陶澍所奉送的芙蓉山黑茶賜名“天尖茶”,並列為清皇帝專用茶。

  1000多年裡,有60多位皇帝,從未間斷過對芙蓉山茶的需求。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芙蓉山,是安化境內最高峰,海拔1428米;古稱“青陽山”或“無射山”,由五大主峰組成,七十二峰環抱而成,平均海拔1083米,晝夜溫差大,茶葉生長週期長,自然環境好,無蟲害,無汙染,達到有機茶標準。此外,茶樹性喜潮溼,需要量多而均勻的雨水。芙蓉山緯度北緯28.8度,其獨特的山地環境及亞熱帶氣候帶來的充沛雨量,最適合茶葉的生長,如此也有效的保存了茶葉內含物。

  遍佈“爛石”冰磧岩

  芙蓉山最大的特色是表層大部分被“長壽石”冰磧岩所覆蓋。冰磧岩是世界最稀有的石種之一,亦被人們稱作“長壽石”,產生於6億年前的“冰球事件”和“熱室氣候”事件。安化是世界上冰磧岩最集中的地區,約佔整個地球含量的85%,被科學界稱為“世界奇觀”。

  在冰磧岩地貌孕育出的茶樹野性天成,所謂“山崖野畔,茶樹不種自生”,因為冰磧岩土壤中富含鋅、硒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茶葉內含的礦物質更為豐富,營養成分更加充足。茶聖陸羽《茶經》談到茶樹的生長土壤時說:“其生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此處所指的爛石便是遍佈在安化芙蓉山上的冰磧岩。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由於這些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形成了芙蓉山茶上乘的品質和香、甜、醇的口感風味。

  就像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也在《安化黑茶》一書裡特別提到,芙蓉山的茶葉品質優良,香氣獨特,自古有仙茶之美譽。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芙蓉山茶業,紮根芙蓉山,在此坐擁萬餘畝有機茶園和3萬平潔淨廠房,取芙蓉山800米以上冰磧岩土壤原料,出品眾多優質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芙蓉山黑茶連續參加四屆國際武林鬥茶大賽和六屆中華茶奧會,均獲金獎,實現了安化黑茶的十連冠


讀懂了芙蓉山,才算讀懂了安化黑茶

芙蓉山黑茶被作為國禮贈與給巴基斯坦總理等各國領導人和名人

  湖南安化芙蓉山,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貢茶之鄉,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文化財富。而芙蓉山茶業將繼續傳承芙蓉山茶文化,為您奉獻最天然純正的芙蓉山茶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