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臘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宮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 他卻對墨涅拉俄斯美貌的妻子海倫一見鍾情, 並將她帶出宮去。於是惱怒的墨涅拉俄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門農興兵討伐特洛伊。

特洛伊城易守難攻, 希臘人最後想出了一個木馬計, 他們製造撤兵的假相, 並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高興地把木馬當作戰利品抬進城去。當晚, 正當特洛伊人沉灑於美酒和歌舞的時候, 藏在木馬腹內的二十名希臘士兵殺出, 打開城門,裡應外合, 特洛伊被攻陷,而這也拉開了一段關於關於復仇,關於愛情,更是關於愛情的悲歌……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由《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組成的荷馬史詩是現存的最古的希臘文學作品,標誌著希臘文學的輝煌的開端,它如實地反映了遠古希臘社會發展的某些形態,藝術的再現了當時的文化。

其中,《伊利亞特》所記敘的主要是希臘人圍攻特洛伊城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阿咯琉斯、奧德修斯、赫克托爾、埃阿斯、阿伽門農、墨涅拉俄斯、菲羅克忒忒斯等,其中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是當屬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爾(特洛伊王子)。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阿喀琉斯:第一勇士

阿喀琉斯形象的出現,是人類自我認識的漫長里程上的一個光輝的路標。

黑格爾曾熱情洋溢地寫道:關於阿喀琉斯,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人!高貴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這個人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

確實,阿喀琉斯的性格以及人物形象我們不能單單隻說出一面,其性格的多面性、複雜性,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1武藝高強

阿喀琉斯是《伊利亞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臘聯軍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個英勇善戰,他在戰場上幾乎是百戰百勝,從特洛伊人在沒有他參戰的希臘軍隊和有他參戰的希臘軍隊時的不同反應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戰,比如身著阿咯琉斯的黃金戰甲的帕特洛克羅斯出擊時,特洛伊人從遠處看,以為是阿喀琉斯來了,立即嚇破了膽,陣腳大亂,光是自相踩踏致死的人無數。

而在阿喀琉斯罷戰期間,特洛伊人則在他們幾次進攻中取得過上風,甚至攻到希臘的戰船上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臘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臘人的戰船可能都會被赫克托爾燒燬,直到後來,阿喀琉斯重新走上戰場,希臘人才又一次佔了上風,最終將特洛伊攻陷。

2重情重義

從一些細節中,其實不難發現,魁梧善戰的阿喀琉斯,其實也是一個善良、具有同情心的人。當赫克托爾父親普里阿摩斯跪在他面前,淚流滿面地吻著那雙殺死自己兒子的手,哀求允許他贖回自己兒子的屍體時,阿喀琉斯忽然想到自己那年邁的父親是多麼珍愛自己,推己及人,竟激動地哭起來,他答應了對方的請求,不僅將赫克托爾的屍體交還給普里阿摩斯,還答應休戰十二天,讓他可以從容地為赫克托爾舉行葬禮。

《伊里昂紀》中,也生動地描寫了阿喀琉斯與帕特洛克羅斯之間情同手足的友誼。阿喀琉斯忠於自己的朋友,當帕特洛克羅斯被赫克托爾殺死時,他痛惜帕特洛克羅斯的犧牲,決心為他復仇,於是他滿懷怒火地重新武裝上戰場,殺死了赫克托爾,並將他的屍體捆綁在戰車上驅車遊行,雖然有些兇殘,但這也是他珍視友誼,對朋友重情重義的體現。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3兇狠殘暴

在他的摯友帕特羅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爾殺死之後,他悲憤交加,痛不欲生,沖天的憤怒使他變成了嗜殺的惡魔,最終讓特洛伊人的屍體堵塞了克珊託斯河的河道。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廝殺起來。

在同赫克托爾決戰時,赫克托爾曾言辭懇切的說:“當決戰的一方死亡時,不要凌辱他的屍體”。

而怒火中燒的阿喀琉斯根本不睬,殘暴地將赫克托爾的屍體拴在馬後倒拖著,圍繞自己摯友的靈柩跑了三圈,還讓十二個被俘的特洛伊青年為帕特洛克羅斯陪葬。

4霸道固執

阿喀琉斯的性格中,也有他的弱點,比如當大統帥阿伽門農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戰利品時,阿喀琉斯公開斥責他的損人利己,並拒絕戰鬥,他斥責阿伽門農的私心是正確的,但是消極應戰卻給希臘軍隊帶來了巨大損失。

此外,待後來他再次進攻特洛伊城時,不顧太陽神阿波羅的勸阻,帶著滿腔怒火血染特洛伊城,而最終被帕里斯暗箭射死。

阿喀琉斯勇猛善戰卻又橫蠻任性、報復心強, 有點心胸狹窄和自私, 一切以個人為中心,既兇猛任性又富於友情, 既殘忍暴慶又不失同情心。就是這樣集矛盾於一身的英雄形象,鮮活生動,讓人難忘。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赫克托爾:“擬神”英雄

猶如凶煞星忽然從濃雲裡呈現出來,

光亮閃爍,忽而又隱進昏暗的雲層裡;

赫克托爾也這樣一會兒出現在隊伍的最前列,

一會兒有隱進隊伍的後列裡,向他們訓令。

他一身銅裝,猶如提大盾的父宙斯的閃電……

這是《伊利亞特》中赫克托爾的形象,後人每每談到阿喀琉斯時,都嘆息其悲劇英雄的命運。其實,特洛伊的偉大戰士赫克托爾,比阿喀琉斯更具悲劇英雄的氣質。

因為,他知道自己打的是一場必輸的戰爭,他走上的是一條不可回頭的路,只不過他知道,什麼叫“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1.勇敢

赫克托爾是個勇敢而高大的英雄。大敵當前,即使明知那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爭,但為了部落、人民、親人,他毅然邁出前進的步伐,在面對惡戰時,義無返顧、從容坦然。他的弟弟帕里斯可以在打敗仗後匍匐回來抱著自己的腳痛哭,可以躲在黑暗中向阿喀琉斯射冷箭,但他不可以,因為他把死於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中視為自己最後的歸宿。

這樣的膽識,確實非一般勇士或是隻懂得殺戮的人所能夠擁有的。

2.重情

當妻子安德洛瑪克泣涕連連地哀求他退出戰場時,他所作出的第一反應是說:“我也在考慮這些事情,夫人。但是,如果我像個懦夫似的躲避戰鬥,我將在特洛伊的父老兄弟面前,在長裙飄擺的特洛伊婦女面前,無地自容。我的心靈亦不會同意我這麼做。我知道壯士的行為,勇敢的頑強,永遠和前排的特洛伊壯勇一起戰鬥,替自己,也為我的父親,爭得偉大的榮光……”

面對險峻的形勢,望著心憂神傷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赫克托爾內心肯定不捨。但是,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必須殺出去,如果逃避,他將會在婦女面前無地自容,他的心不同意他這麼做。

重情的他深愛自己的部落、父母、人民和孩子,對自己的妻子更是一往情深。在道別妻子之際,他說:最令他難受的事,就是特洛伊失守。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3.縝密

在危急時刻,赫克托爾仍能作出相當周全的考慮,把形勢、後果分析得非常深入,清醒地意識到對方的強大,己方的不利,特洛伊或許很快就會滅亡,人民將陷入一片災難中,妻子也許就被擄走,然後在敵國受著各種磨難,身心飽受煎熬等。

可見,他是個心思縝密,頭腦冷靜、清晰的人。

儘管情況如此不妙,但他在出徵前還是沉著地做了兩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摘下盔冕,溫情脈脈地抱起年幼的孩子,俯首親吻,表達自己最後的父愛,然後放開嗓門向各位神祇發出祈禱,希望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將來比自己更出眾、卓越;二是把孩子託付給妻子,撫摸著她並叮囑她日後好好“操持活計、織機和紗杆,催督家中的女僕”,勸慰她不要傷悲,並鼓勵她在以後的生活中勇敢面對,好好教育孩子。他在最緊急的時刻,仍可以有條不紊,從容作出細緻、周密的安排和囑託。

與阿喀琉斯不同,赫克托爾既是一個被宿命和悲劇、愛與血成全的凡人,也是一個由激烈的戰鬥和有限的生命煅造的悲劇式英雄。

他在生與死的戰火中得到了磨練。赫克托爾在知曉自己必死無疑之後,面對強大的阿基琉斯和雅典娜的聯手,在與命運抗爭中彰顯出了不同尋常的英雄本色,面對死亡時,以自己的悲壯的卓越表現實質性地超越了人的平凡, 成為《伊利亞特》中最“擬神”的英雄。

人死人亡的悲苦在赫克托爾之死前不斷積聚,也呼喚著出現一個最為壯烈的結點,所以赫克托爾之死可是說是《伊利亞特》裡英雄陣亡的終點,是戰鬥到最後的高潮。

如果說為何世人更愛阿喀琉斯,而不是他,大抵是因為“擬神”終歸不是神,因為他的眼睛中,如凡人一般,包含著千言萬語,流露出了作為兒子、作為父親、作為王子的重負和無奈。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希臘與特洛伊之間的戰爭歷時十年,最後以特洛伊城被攻陷而告終。希臘人血洗特洛伊,老國王在神廟中被殺死。

但是,戰爭的勝方希臘人也並沒有從中獲利。且不說十年的時光耗盡多少將士的生命,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也不能擺脫死亡的命運,其中希臘的另一位大英雄奧德修斯,雖然想出了木馬屠城的妙計,藉此攻克了固若金湯的特洛伊城,並且僥倖沒有死在戰場上,但是他也不能擺脫戰爭悲劇的陰影。

特洛伊戰爭後,他在海上漂泊十年,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還鄉(奧德修斯的經歷被收入《荷馬史詩》中的另一部《奧德賽》中)。

特洛伊戰爭中,兩大英雄在最終決鬥時,其中一位這樣懇求對方

無論是阿喀琉斯亦還是赫克托爾,他們在無法擺脫悲劇命運的同時,成就其個人的偉大。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也許確實是這樣,惋惜之餘,更多的是一種震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