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你每次跟我發脾氣,我都百看不厭,你美得不可方物,我不忍打斷。”教授萬正綱(範偉 飾),慢悠悠地對怒吼的妻子林白玉(陳數 飾)說。

一個側面俯拍的鏡頭,把懦弱的萬正綱圈在了林白玉的勢力範圍內。

範偉老師的在線“油膩教學”,讓影院全場觀眾都笑了。

那時候林白玉一直覺得,萬正綱的哭笑都由自己操縱。她肯定沒想到,知識分子的崩潰,威力遠大於她那把霰彈槍。

觀眾也沒想到,《長安道》給出了這樣的一個毫無防備和預期的故事。

反類型

最近幾年的內地犯罪懸疑片持續走著一條厚積薄發、偶出佳作的“商業+現實主義”創作路線,而香港犯罪懸疑電影,則淪落到不斷用續作“炒冷飯”和演員嚴重定型化的尷尬局面。

這樣的市場狀況下,反觀李駿導演的《長安道》,確有一股值得品評的清奇感。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電影《長安道》改編自海巖小說《長安盜》,講述因為一起大型國寶失竊案,身為刑警的趙紅雨(焦俊豔 飾),在搭檔邵寬城(宋洋 飾)的掩護之下,以臥底身份去調查親生父親萬正綱及其現任妻子林白玉的故事。

相比於李駿導演的上一部作品《驚天大逆轉》,《長安道》從類型角度而言,傳遞出了不同於大多數懸疑犯罪片的“異類”氣質。《驚天大逆轉》是一部極為工整的犯罪懸疑類的商業片,無論是情節編織、人物塑造,還是動作場面的視聽呈現,均是符合類型成規的表達。

所以,李政宰大廈裡單挑一群人的動作戲,我們看得很爽;高樓射擊拯救女主的戲,我們也爽,虛驚一場的爽。這些都是商業類型片應該和必須提供的觀影經驗。

當然,《驚天大逆轉》的時候李駿導演已經流露出一些體制外的探索——你本以為破案後男女主會雙雙把家還,電影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曖昧地戛然而止了。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李駿

到了《長安道》中,導演直接選擇了一種反類型手法。

首先是敘事角度。一個犯罪懸疑故事,卻在開場直接把結局給你了。

故事伊始,女一趙紅雨女二林白玉都死了——觀眾被打懵了。

在這個結局已知的狀況下,電影也沒有折損故事的懸念感和後半程反轉的力度。破走私文物團伙的案件後,後續的劇情也製造了很多意外感——破案之後棺槨才被盜。但整體上的敘事重點,並不是隨著案件走的。沒有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破案過程,而是側重人物關係和情感走向。

而這些情節的編織均歸結到另一種驚奇感上——人倫之情的意外。

開篇範偉飾演的父親抱著鮮血淋漓的女兒呼喊,包括故事前半段一直去鋪墊的一種“兩頭為難、父愛如山”的萬正綱教授形象,已經在觀眾心中給出了“溫情催淚”結局的犯罪懸疑類型預期。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但實際上卻是,萬萬沒想到。

犯罪懸疑片中最常規的“臥底”情節也被反其道而行之地來用。

焦俊豔飾演的趙紅雨,大概是最高調的一個臥底了。這個反常規的臥底之所以如此非典型性,正是因為導演的落腳點不在像“猜猜誰是臥底”“猜猜誰是黑警”類的港式犯罪片的情節轉折上,而落在人倫和人性上。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其實《長安道》中有普通大眾非常偏愛的盜墓情節、警匪槍戰、臥底情節,但導演沒有在這種商業元素上過多展示,更沒刻意迎合某種審美,流於傳統意義上的美好結局。

商業元素做減法,凸顯人倫人性,是《長安道》最反類型的地方。

情感懸疑

《長安道》看似是講一個案件的偵破,實際上探討的是詭譎人心。

這種詭譎人心的落腳點其實是被放大了去檢視的萬正綱、趙紅雨的父女關係。父女人倫關係的反轉,是影片最有衝擊力的一種懸疑設置。從這個角度上說,《長安道》之所以反類型,就在於它聚焦的是一種符合人性狀態下的情感懸疑。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因此導演選擇了非線性的結構來敘事,其一是可以通過打破時空,不斷深入地剖析人物與人物關係。其次是倒敘閃回的節奏更讓人清楚,悲慘結局究竟是如何發生和註定要發生的。

在影像上,導演功力值得肯定。

全片印象最深刻的,是萬教授與女兒紅雨在老家院子的一場戲。

這場戲在時空結構、影像調度、父女情感的處理上都很精彩。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最初,是一個倒敘的過去時空,趙紅雨被父親拉回老家的小院,父親精心佈置了小院希望女兒住在這裡,並感慨與女兒幼時的幸福時光。

然後,紅雨拒絕父親憤然離去,鏡頭隨萬教授挪到屋外的衚衕,此時的時空比較曖昧,可以依舊是過去時空,也可以是紅雨已死後的時空。

最後鏡頭沒有剪切,順著父親仰望的視線搖到了屋頂和天空,幼時的小紅雨在屋簷上走……

這是一個用升降調度的單鏡頭跨三個時空的轉場。父女情感的細膩就出來了。

整體上《長安道》的鏡頭相對剪得很碎,對錶演的干預很多。

如導演在採訪中所述,當把一個人的表情剪出三個鏡頭,分出一點一點細節的時候,這個過程就在放大演員的心理活動。片中所有的力量都在人物身上,他希望觀眾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這個人物,去突出和放大演員所有的表演細節,讓觀眾把人物看得更清晰。

所以那個蛇蠍的林白玉,勇敢的趙紅雨,糾結的邵寬城,包括那個一掃而過說了一句“我不願意替你去死”的邵寬城女友,都給得很準。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全片最感動我的,是導演對空間的設計。

萬教授的老房子最有意思。全片最溫暖和最殘酷的極端情境都發生在這裡。父女的美好記憶在老房子裡,人性的猙獰和殘酷也在這個老房子裡。老房子是知識分子的內心獨立和理想的精神空間,而林白玉的豪宅又是知識分子不願意捨棄的物質生活。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李駿與範偉在片場

懸疑片的中國味道

範偉老師飾演的萬正綱,是今年國產片中最複雜也最驚喜的人物形象。

萬正綱是一位成功的大學教授,且為人低調、謙和,專心學問,不問世事,有些學究氣又有些可愛。他是一個對女兒心懷愧疚的父親,因為他曾經拋妻棄子,於是萬般討好和補償女兒,不惜鋌而走險,看上去像是一個慈父。與現任妻子林白玉的關係上看,他又是個被壓抑的懦弱的男人,被妻子長期背叛,最後才爆發出來。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萬正綱這個人物形象,是電影中人性和情感的戲眼,是一個極富戲劇衝突的核心角色,他代表的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

有家庭危機,有純粹理想與物質誘惑的糾結,有“一心學術”與維護形象、面子的困境。電影中有一場戲,萬正綱說當他寫作的時候,他會想象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帝王,知識分子骨髓裡的那種驕傲、幻想和自我麻痺,導演把握得很精準。

萬正綱前半段的“老實人”和後半段的猙獰,讓人猝不及防。

影片的高潮還是真相揭曉那一刻。萬教授盡力維護自己那一丁點可憐的尊嚴而不顧女兒生命的時刻,人性中的陰暗、殘忍與自私體現得很震撼。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有意思的是,萬正綱和邵寬城的如同鏡像。上一代知識分子遭遇的危機,新一代有了新的選擇。所以片中總是呈現出邵寬城的猶疑和兩難。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萬教授的人物形象,是這部懸疑電影中體現出中國味道的地方。

《長安道》的中國味道,還在故事文本上。歷史與奇情故事形成互文。

導演李駿的作者向在這裡體現得更明顯。片中對武惠妃之死的解釋,與電影故事中萬教授、林白玉、趙紅雨的關係形成對照——最後犧牲的還是女人。

《長安道》:犯罪懸疑類型片,李駿走出了一條新路

萬教授的墮落,邵寬城的猶疑,都讓趙紅雨身上的理想主義光輝無比耀眼。

從這個結局上說,導演真是毫不留情。從剖析人性的厚重感上,《長安道》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國產電影,必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