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導語:十七、十八世紀的西方,有一顆冉冉升起的太陽。這顆太陽散發出的光芒格外耀眼,甚至是有些刺眼。就連當時某些世界強國都畏懼著這顆新起的太陽。它是世界的中心,讓荷蘭對它俯首稱臣,西班牙唯它馬首是瞻。它就是名噪一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十九世紀註定是世界各國的一個劫難,俄羅斯帝國在十九世紀走向衰敗,德國在十九世紀走向沒落,連英國這個盛極一時的海上霸主,也在十九世紀迎來了日落。從太陽昇起,到北海日暮,從海上霸主到一戰後海軍的灰飛煙滅。從1688年的光榮革命,到1931年英國通過的《威斯敏斯特法》:根據本法,自治領為獨立和平等的主權國,共戴英王為國家元首。主權國議會與帝國議會平等,在對外事務上,規定自治領有獨立的外交權,可派出及接受外交使團。除紐芬蘭外,都可在國際聯盟中派遣自己的代表短短243年,一切太過突然又似乎都在預料之中。歷史見證了英國曾經的輝煌,也見證了它如今的衰落。曾經的天之驕子為何衰敗得如此之快?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大英帝國國旗

一:北海的烈陽

“日不落”這個稱號最早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提出來的。"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翻譯過來就是:“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日不落”原本是西班牙國王用來形容西班牙帝國的,但在後來,“日不落”竟演變成了大英帝國的別稱。

英國是一個靠海發家致富的國家。16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了新一代的霸權國家,也開啟了英國海外殖民的大門。之後的英法戰爭以及歷史上出了名的英法七年戰爭,英國都取得了勝利。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似乎順風順水,擊敗荷蘭和葡萄牙,向澳大利亞擴張,在印度設殖民地、在北美拓展自己的勢力。一時之間,大西洋沿岸竟插滿了英國國國旗。隨後英國又開始進行工業革命、打擊天主教的勢力,建立了英國的國教。一切似乎都那麼順利,尤其是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這個面積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島國,竟然佔據了

世界上百分之三十的地域,其殖民地也遍及世界各地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日落

如果說海外殖民地的擴張增大了英國勢力的影響範圍,那麼工業革命的開展則增加了英國的綜合國力。一個強大的國家背後少不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綜合國力迅猛發展的英國,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英國的準則就是世界的準則,英語是世界通用語,“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二: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與墨守成規的英國

常言道居安思危,可無備禦”,英國既已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自然也會面臨著來自外界的,各種各樣的挑戰。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英女王伊麗莎白 二世統治下的領土及領土分類

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消耗了英國大量的國力,忙著打仗的英國未能很好的解決幅員遼闊的海外殖民地,戰後,許多殖民地開始獨立。本就是靠著殖民地發展自身的英國,在殖民地減少後經濟損失嚴重,這也為它日後的衰敗埋下了禍根。其次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其工業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然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時,英國卻居功自大,守著原有的舊機器,未能及時更新設備和技術,這讓英國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綜合國力迅速下降。除了這些還有不可避免的來自崛起的大國的挑戰。美國和蘇聯的崛起,都對英國這個世界霸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面對國力的消耗,大國的挑戰,國際地位的下降,英國幾乎沒有多餘的財政來應付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而此時國際上的其他國家也都乘此機會,積極打壓英國。英國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怪圈的中心就是深不可及的泥潭。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英國工業革命

與此同時,英國也在加緊著壓榨國內在工廠勞作的工人,他們每天面臨著超強度的勞作 拿著根本不能解決溫飽的薪資,他們個個面黃肌瘦,毫無生氣,其中不乏婦女兒童。長期的壓榨使英國國民萎靡,軍隊力量銳減、矛盾一觸即發。

國內外壓抑的大環境,風雲變幻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對這個剛剛新起的大國發出挑戰。這個昔日的大國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褪去了它曾經的光環。北海升起的不落的太陽,也最終迎來了日落。

三:日落

《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英國通過海外的殖民擴張使其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無論是從社會的角度還是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都不可能再擴張了,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影響力達到了世界巔峰,殖民面積也無人能及,顯然這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規律。一家獨大很容易滋生霸權主義,因此英國的強大需要有其他國家的制衡。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崛起,都說明了英國需要有人制衡,這樣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為何由盛轉衰?

第一次世界大戰

無上的榮耀背後便是極盡的毀滅,當英國已經極盡所能到達巔峰後,無論之後怎樣發展,都難逃衰敗的命運。歷史選擇了英國強盛,也選擇了英國的衰敗。至此,北海再無不落的烈陽!

總結: 由此可見,導致英國的衰敗是多方面的。風雲變化的國際形勢,矛盾不斷的國內鬥爭,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都註定了這個“日不落帝國”只是短暫的繁榮。一代帝國的隕落也給當今社會的國家提了個醒:

緊跟時代潮流,抓住機遇,及時調整國家政策,不能墨守成規與社會脫節。“日不落帝國”英國的衰敗,令人惋惜,而今的國家,也唯有認清國內外的形式,擯棄霸權主義,和平發展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參考文獻:

【1】英國為何由盛轉衰 光明日報 2014.5.21

【2】從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到走向衰落,揭秘大英帝國由盛轉衰的內在邏輯 2019.9.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