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是什么?为何有九军八阵法?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如题: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是指那几个八阵?为何有九军八阵的说法?

在这里首先问一下:有谁看过《神鬼八阵图》的电视剧?

在《神鬼八阵图》的第一集之中可以看到 诸葛亮正在使用八阵图 指挥九军 可所谓鬼斧神工 不费吹灰之力,那么大家对八阵是否理解!那么八卦呢?接下来咱们一起了解一下

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是什么?为何有九军八阵法?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首先八阵的起源:在传说中是由黄帝时代的将领风后所创,并有《握奇经》流传后世,但应为后人伪作。

据《后汉书》记载,在汉朝时的兵书中,就已有《八阵图》。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班固为窦宪作铭文,其中有“勒以八阵”的文句。而依《魏书》记载,汉承秦制,于农隙时讲武,在十月时车驾亲幸于长安的水南门,会五营兵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

据《隋书》及《新唐书》在礼乐志的相关记载,此教习之法,乃是让士兵分为两军,各依直阵、锐阵、曲阵、方阵、圆阵的顺序变阵,取其对应的五行相克之意。

在中国古代经典兵书的《武经七书》中,亦多有提到布阵之法,如《司马法》和《李卫公问对》等,但《武经七书》亦多被怀疑为后人托名伪作,其内容不可尽信。三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曾经推演八阵图,并留下部分内容及三处石阵遗迹,后来唐宋的兵家在复原推演八阵时,多采用诸葛亮的遗法,如北宋朝廷的平戎万全阵等。其相关阵法皆记载在其北宋官方编纂的《武经总要》之中。

据《宋史》记载,唐朝李靖由其叔韩擒虎传授九军八阵法,但因久经战乱,武将通晓此阵法者颇多,乃将八阵改为六花阵,以迷惑敌人。八阵原为八包一的方阵,而六花阵则为六包一的圆阵。由于伪作不少,而后人又多穿凿附会,因此目前对八阵存在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八种不同的阵形变化,一种则是指九军八阵,或称为握奇八阵。

其次八阵是那个八阵: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等八种阵图。

八阵组成:以奇门遁甲中的开 休 生 伤 杜 景 死 惊 八门为基础,配合五行方位的生克

八阵所需武器:天灵针、闻悲琴、孔明扇、夜磷刀、龙腾鞭、紫薇剑、黄金戟、和后羿弓。

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是什么?为何有九军八阵法?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那么九军八阵法:“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

依宋朝《武经总要》中的推演,其主要结构是由九个小阵组成一个大阵,即八阵包一阵,如一个井字形,其中的上、左、右、下方之四个小阵称为正阵,和中阵合成十字型,为全阵骨干,通常为依附营垒或战车、围栅,由大量弓弩兵构成的防卫式阵式。

其他四角之四个小阵,称为奇阵,可转换及运动,通常为持各种长短兵器,由重装步兵构成的攻击式阵式,大阵后又各有数列轻步兵及骑兵,担任机动部队,主阵前行时则于前方担任警戒。

这种阵式源于汉代对抗匈奴的营垒法,在行军时把包覆蒙皮、设置鹿角及拒马的战车连结起来作为防卫工事,在停止行军驻扎防卫时,则以垒石、木栅为防卫工事。即所谓的“行为阵,立为营”,是一种相当完备的布阵行军之法。

其军事意义颇类似西方的希腊长枪方阵、罗马龟甲阵等,是一种先巩固防御,后伺机攻击的步兵集团阵形。 诸葛亮及宋人会发展此种防卫阵形,主要是由于他们都是从南方对抗北方,但是南方少骑兵,为了对抗北方优势的骑兵战力,因此制定这种偏重防御的步兵阵法。

依《晋书》记载,晋将马隆曾依《八阵图》作偏厢车,仅以三千五百人进攻在凉州作乱的羌人,地面宽广时设置鹿角车营,路狭时则将木屋直接放置于车上,敌人来袭时就以弓矢八方射之,马隆就以此孤军深入羌地,一边作战一边前进,转战千里,杀伤数以万计的羌兵,最后平定羌乱。

马隆仅仅以八阵中的一个小阵就能达到这种战果,可以想见九军八阵齐进的威力。 据《水经注》记载,诸葛亮在完成八阵推演之后曾说:“八阵即成,庶几不败矣。”,即是认为自己以八阵行军迎敌,已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司马懿避免主动攻击八阵,则是由于八阵偏重防御,攻击力不足之故,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晋书》本纪记载,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曾观看蜀军遗留下的营垒,乃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材也”,亦是在赞美其营垒布阵的高明与巧思。晋文帝并令其近侍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不妨留言 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