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為何選擇退位,而不是退出關外重建政權?

史海ShiHai泛舟


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受到了元朝末年元順帝在關外建立北元同明朝周旋的啟發,而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局勢的混亂和清廷自身的實力,都不允許他效仿當年元順帝一般,到關外重建政權。

雖然女真族在東北一帶發展了數百年,先後兩次成功入關問鼎中原,尤其是清朝居然建成了一個大一統的長達276年國祚的王朝,但是到了清末的時候,時移世易,關外早已經不是當初清軍進關時候的關外了。

首先,由於政治中心的內遷(定都北京),關外之地,已然成為了滿清版圖的邊疆地帶,而政治中心伴隨的便是文化和經濟中心,雖說關外是滿清的發源之地,但是對於北京等內陸大城,關外之地的條件顯得頗為艱苦。

而滿人大都隨著清軍入關,整個關外生活的人大多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逃往那裡闖關東的漢人,而這樣的一群漢人對待滿清的態度無論如何談不上友好,因而在關外,清廷已經不具備最基礎的民心。

其次1894年到1904年這十年間,在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加上日俄戰爭,這三次戰爭對東北的社會環境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整個遼瀋地區可以說是滿目瘡痍,而這就導致了清王朝在東北的政治體系空缺,而這就給了張作霖和馮麟閣兩個軍事集團的形成帶來了機會,而此時沙俄和日本也在關外有著自己的勢力,分別對東北都有著一定的控制權。雖然名義上關外仍然屬於清廷的管轄範圍,但是清廷實際上已經對當年的龍興之地失去了控制。

第三,如果從可行性上來說,清廷退到關外倒是真的有可能重建一個較弱勢的政權,雖說清廷已經對關外逐漸失去了掌控,但是沙俄和日本兩方是十分樂意見到清廷在此重新建立一個政權的,達到分裂、弱化中國的圖謀,這一點可以從後來的偽滿成立也可推斷出來。

但是在清帝退位的時候,清廷的實際掌權人是隆裕太后和攝政王等人,這幫人存有一定大一統心理,內心顯然並不情願到關外去給別人做傀儡。那些鐵桿保皇黨人並未在清廷得勢,領頭羊又多被民黨暗殺,所以清廷也就沒有退出關外選擇重建政權。

清廷的腐朽和人才缺乏也是清廷選擇退位、而不是重建政權的重要原因。

因為清政府為了保證這群王公貴族的利益,寧肯不斷簽訂屈辱賣國的條約,也不願意與立憲派分權,把立憲派推到了革命派懷抱之中,導致多地發生起義,清朝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到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

對於清政府來說,內地十八省裡面,除了直隸、甘肅等少數幾個省份,其餘大部分都宣佈倒向中華民國,清廷甚至無力鎮壓各地的革命軍,此時的清廷可以說是無人可用,都是一群酒囊飯袋,清廷只能求到了袁世凱的頭上,而當袁世凱心中有了自己的野心的時候,清廷可以說是徹底的無依無靠了。

在袁世凱一邊同革命軍隊交戰周旋,另一邊又在背地裡密談推翻清朝的時候,其實清朝的命運已經註定了,當袁世凱對清廷施壓之後,清朝統治者心中也默然接受了這個結局,在清政府對南京國民政府提出的保留對清朝宗室待遇並不打擊報復的要求被答應後,清廷宣佈退位,而袁世凱也如願以償坐上了他的民國大總統的位置。

清廷的退位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不同於往朝歷代,清末時期,可以算得上是歷史中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是三千年未見之大變局,亂世必然需要武力來震懾,而清廷在這個時期卻又是最為虛弱的時候,自然而然,退位才是能保全自己的最好選擇。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滿清根本沒有控制關外!

第一,關外都是漢人。

滿清建國以後,將東北封禁,不允許漢人進入,扶持旗人進去墾荒。

可惜,八旗子弟爛泥扶不上牆,沒有人願意去東北吃苦。

所以明明滿清政府白送土地、農具,還給補貼,八旗子弟也拒絕去東北,去了的人最多呆上一二年就跳回關內。

所以,關外的旗人是很少的。

而從乾隆末期開始,由於黃河水災造成的大饑荒,大量饑民得不到朝廷救災,被迫闖關東。

當時朝廷雖不願意,卻不敢攔截。因為你攔截就等於讓饑民去餓死,歷代的農民起義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大量漢人持續湧入關外,最終形成人口絕對優勢。

這些漢人怎麼可能真心支持滿清朝廷,寧可支持漢人的大帥。

第二,地方民眾對滿清朝廷很蔑視。

滿清時代,東北是全中國被列強入侵最激烈的地方。

遠的不說,之前日俄戰爭期間,戰爭非常激烈,整個東北都被波及。

日本兵俄國兵在中國東北打仗,滿清卻宣稱中立。這兩國士兵都是心狠手辣的禽獸兵,戰爭期間屠殺、搶劫、強姦的暴行做了無數。

東北老百姓被列強士兵糟蹋的夠嗆,朝廷卻不管,人民怎麼可能支持這個朝廷?

再說之前,沙俄趁著庚子事變,出兵佔領了東北全境,把整個滿清東北政府都搞垮了。

其實,到了滿清末年,滿清政府對於東北的控制已經很弱了,日俄都在東北有很大特權,老百姓對滿清政府又氣又瞧不起,不會支持他。

第三,東北其實是群雄割據。

以張作霖為例,他被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重用,任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打擊革命黨人。

然而,實際上張作霖是擁兵自重的軍閥,並不受滿清控制。

稍後滿清垮臺,張作霖就按兵不動,隨後接受了袁世凱任命的師長職務。

中國軍閥割據還好說,關鍵東北還有日本和沙俄割據,到處都是俄國兵和日本兵。

滿清朝廷到了東北,還是兒皇帝,被兩個列強當猴子耍。

第四,革命黨在東北也頗有實力。

由於滿清朝廷在東北的勢力太弱,革命黨也滲透進入東北。

遼寧

1911年11月17日,以鑲黃旗人張榕為首的革命派在瀋陽成立了“聯合急進會”,作為進行革命活動的領導機關,明確提出“響應南方,使清帝不敢東歸……以建設滿漢聯合共和政體為目的”的革命口號。

吉林

11月下旬,奉天聯合急進會首領、同盟會會員張榕、張根仁派趙元壽來吉林組建吉林聯合急進會分會。1912年3月15日,趙爾巽和陳昭常宣佈承認“共和”,改東三省總督為東三省都督,改吉林巡撫為吉林都督。

黑龍江

武昌起義爆發後,黑龍江各學校推舉代表組織學生聯合會,進行黑龍江省獨立運動。學生聯合會在黑龍江全省中學堂召集全校師生開會,中國同盟會黑龍江支部負責人鄧覺民發表演講。會後,學生們上街散發傳單。

12月11日,革命黨人組織省城學生到省屬衙門前遊行,高呼“黑龍江獨立萬歲”。


薩沙


滿人經過三百年的沉澱,已完全融入中華文化,從內心來說,他們已將自己作為華夏的一分子,失去了另建政權的動力。這也是滿清可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王朝,而蒙元不能羅列為炎黃子孫的依據。滿清對中華開疆闢土的功勞遠大於其後期喪權辱國對中國的影響。所奉勸那些整日痛罵滿清腐敗無奈,而羨慕蒙元強大馳騁的噴子。蒙元再強大,它是打擊欺辱中華的強盜。滿清再腐敗,她建立了現在中國的基本版圖。珍惜自己國家的歷史吧,家再窮,也是自己窩。別人再好,它也只是看你的笑話。



另眼看世界江雲


(隆裕太后)


客觀來說,清皇室在1911年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有可能退往關外的。


1911年支持清皇帝的大臣、軍隊並不缺;其他人不說,如果不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攔著張作霖,張作霖已經帶著軍隊“入關勤王”了。雖然張作霖沒能“勤王”,但是他確實做到了把東三省傾向共和的人一掃而空,史料記載張作霖大約殺了400人左右。

另外說到支持清皇室的軍隊,馮國璋對清皇室是絕對有感情的,而且他對段祺瑞領銜逼迫清帝退位是十分不滿的,如果不是幕僚阻攔,馮國璋可能會通電聲明自己支持君主立憲。另外,北洋第三鎮曹錕在張勳復辟時態度曖昧,還公開表態說“沒有皇帝就是不行”。

另外,升允在西北,帶著西北地方部隊一直圍攻西安到清帝發表退位詔書一個月以後。

另外,更為重要的是東三省的日本政府與日本關東軍對於“清皇室是否退往關外”態度曖昧。

以張作霖為例,他在1912年1月去到奉天日本領事館,見日本領事時表示如果袁世凱撤換清帝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他將擁戴前清肅親王一塊“歸依日本”。

張作霖的表態是不是真心可以暫且不論,僅僅張作霖這個表態就足以說明日本對待對待前清態度的曖昧,這就像某一個伊拉克軍閥肯定不會對美國大使說,我將擁戴薩達姆的兒子,和他一塊接受美國的領導。

因為這個軍閥肯定知道美國對於薩達姆的態度,換言之,張作霖之所以敢這麼對日本領事表態,說明他知道日本方面對清皇室是否退往關外“自立“,態度是曖昧的,甚至期望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客觀上清皇室是有資本撤往關外的。


(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

但是為什麼清皇室選擇不撤往關外呢?

主要原因是清帝國的愛新覺羅皇室自己沒有“退往關外”的決心。

根據曹汝霖的回憶,當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師時,在京的親貴們紛紛帶著家人逃亡天津,京師到天津的火車擁擠到了無法站人的地步。親故們一時之間沒辦法把財富統統帶走,就把金銀珠寶存到英美銀行裡。

歸根結底,清皇室、宗室和勳貴們早就忘記自己來自白山黑水,而把關外視作“邊疆“。


(1913年的瀋陽)

這一點早在嘉慶帝時期就表露無遺,有宗室被遷居到瀋陽後甚至不惜自殺,搞得嘉慶帝大為不滿,發上諭說,古人云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我今天讓你們這些人以貝勒、貝子、國公的身份會瀋陽居住,不就是讓你們顯耀鄉里嗎?怎麼你們搞得好像是我在發配你們一樣?

從嘉慶帝的牢騷可以看出,早在辛亥革命前100年左右,清朝皇室子弟已經把關外視作是“窮鄉僻壤”,把遷居瀋陽視作發配。

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能指望隆裕太后帶著小皇帝退往關外呢?


蘭臺


在我國古代歷史中,自秦始皇統一華夏之後,沒有爭議的大一統王朝共有九個,分別是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在這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中,有兩個是由漢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分別是元朝和清朝。



這兩個王朝雖然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其結局卻大相徑庭。

元朝自朱元璋北伐後失去中原控制權,但其並沒有投降,而是選擇了退守蒙古本部,其後,北元政權又延續了266年,直到明朝末年後金崛起才被消滅。

反觀清政府,在武昌起義後,南方各省紛紛獨立,之後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清末帝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並沒有退回關外重建政權,清朝就此滅亡。

同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何兩者的差距如此之大呢?為什麼清廷最終選擇了妥協,留在了北京呢?



實際上,清廷的妥協,主要是因為其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元末不同。清末的關外,漢人已經佔據了很大比例,而且即便是關外的滿族後裔,支持清廷的也很少了。另外,清末時期的關外已經成了日俄盤踞的領土,清廷控制力不足。再者,相比於元朝末年的元廷,清朝末年的清廷已經喪失了軍隊的控制權,實力捉襟見肘,根本沒有出關的底氣。

清末和元末時代背景不同,關外已經遍地是漢人,而且滿族之中,也有很多人開始反對清廷

清朝雖然崛起於關外,但1644年清軍入之後,關外百姓紛紛內遷。僅當年跟隨多爾袞入關的八旗士兵就達到了12萬之多。之後,隨著清朝統治的逐漸穩定,清廷也有意識的將一些其他民族遷入內地,只留下了少數人看守龍興之地。

在其後兩百年時間內,清廷還設置了柳條邊防止漢人進入東北地區,所以,這一時期,關外的人口增長異常緩慢。

但到了鴉片戰爭之後,沙俄勢力開始向我國東北滲透。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還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的不平等,掠奪了我國約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外東北地區。

此後的沙皇俄國為了侵略我國,甚至制定了《黃俄羅斯計劃》,意圖佔領我國長城以北所有領土。



在嚴峻的形勢下,許多有識之士紛紛呼清廷——東北開禁。慢慢地,清廷在輿論壓力之下放開了柳條邊政策,允許漢人到達東北地區墾荒種植,這也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東北開禁之後,大量漢人湧入東北,到了清朝末年,僅僅吉林一省的人口已經達到了570餘萬,其中超過一半都是闖關東的移民。而這些闖關東的移民,從內心之中根本不會支持滿清政府。

另外,即便是身處東北的滿族,也有很多人反對清廷,典型的人比如張榕,他雖然是滿族後裔,但卻加入了同盟會,主張推翻清廷。

可以說,清朝末年,滿清政權在東北地區的已經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喪失了統治基礎。反觀元朝,由於元朝奉行的兩都是巡幸制,蒙古百姓並沒有大規模遷入內地,而且中原百姓也並沒有北遷草原,所以元朝在蒙古本部的統治基礎尚在,逃回北方重建政權非常容易。



再有、清朝末年,東北地區已經成了日俄盤踞的領土,清廷已經無力控制

清朝末年,俄國對中國頻繁出擊,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掠奪我國領土。在奪取外東北地區後,亡我之心不死,繼續著向東北地區滲透。

面對沙俄的侵略,清政府除了放開移民政策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沙俄、德國、法國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之後,沙俄不僅強租了旅順與大連兩個不凍港,更是取得了修築哈爾濱到大連的中東鐵路支線的特權。此後,沙俄在東北的勢力和影響甚至超過了清政府。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俄國出兵18萬入侵東北,形成了事實佔領。這也是慈禧選擇西逃,不敢逃向滿清龍興之地的主要原因。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日俄兩國在中國的領土上大打出手,期間無視清政府,肆意燒殺搶掠,而清政府卻壓根不敢吱聲。最終日本人戰敗俄國,把俄國的勢力驅趕到了北滿地區,從而在事實上佔領了南滿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即便是選擇逃往關外重建政權,最終也只會是日俄兩國的傀儡,不僅重建清廷無望,還很有可能會遭到偽滿洲國時期溥儀的待遇。

清朝相比元朝實力不足,根本沒有能力返回東北重建政權

元朝入主中原後,其軍隊大致分為兩大系統,分別是宿衛軍、鎮戍軍。宿衛軍為皇帝的親軍,由皇帝親自掌控,鎮戍軍為各地的守衛士兵,由樞密院掌控。而樞密院的核心人員,全部都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直到王朝滅亡前都是如此。這也是元朝滅亡後,蒙古人北逃的根本底氣所在。

反觀清朝,清朝入關之後,八旗士兵迅速腐化墮落,其後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成為清朝主力部隊。



但到了鴉片戰爭時期,綠營兵也變得毫無戰鬥力。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可謂是一觸即潰,不得已之下,清廷主要依靠的兵力也成為了湘軍、淮軍等漢族地主武裝力量。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廷又下令組織了新式陸軍,但這些新式陸軍最終成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武昌起義的主力就是張之洞訓練的湖北新軍。之後,袁世凱利用北洋六鎮威逼溥儀退位,最終,清廷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妥協,接受袁世凱開出的條件,留在了北京。


我是越關


清廷選擇退位雖然是被逼無奈,但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這樣既避免了改朝換代時的流血犧牲,又能讓當初的皇族們全身而退,何樂而不為呢。那麼很多人都會問了,當初清政府為何不選擇退出關外重建政權呢?其實清廷不是沒考慮過,而是權衡利弊後,覺得退出關外重建政權幾乎沒有什麼希望,所以乾脆放棄了。那麼清廷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清廷已經徹底失去了執政的群眾基礎。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清政府開始淪為列強的殖民地,隨著《南京條約》、《黃埔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望廈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定,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讓老百姓深受其害,清政府也一步步地從中國的執政者蛻變為列強再中國的利益代理人,特別是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列強放過了慈禧一碼,慈禧感恩戴德,竟然說出了一句十分不要臉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清政府如此的無恥和卑顏屈膝,徹底讓全國的老百姓失望了,也永遠的被老百姓唾棄了。


二,孤兒寡母,拿掌大局。慈禧死後,立三歲的溥儀為帝,溥儀生父載灃為攝政王。然而載灃畢竟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在老奸巨猾的袁世凱面前,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其他宗室子弟也基本是隻會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雖然,當時的東北地區還牢牢控制在清廷重臣趙爾巽手中,但是當時的溥儀小皇帝和隆裕太后根本無法,也不敢離開北京,更別說退回到路途遙遠的關外了。

三,東北地區也不穩定。雖然清廷趙爾巽坐鎮東北,但是東北早已經是沙俄和日本的勢力範圍,他們通過武力和不平等條約強取豪奪,已經慢慢把魔爪深入到東北的各個領域,就算清廷成功回到東北,也不會成功建立自己的新政權,最多會成為外國勢力的傀儡,如果那樣,清政府不光失去了政權,而且還會徹底淪為漢奸,所以他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後來溥儀出關,在東北徹底成為日本人的傀儡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四,清廷已經無人可用,再沒有力挽狂瀾的忠臣了。自從李鴻章去世之後,清廷就再也沒有了架海紫金梁和擎天白玉柱之類的人物,後期,清宗室良弼、鐵良、溥偉等組織“宗社黨”,也是迴天無力,隨著良弼的被炸身亡,宗社黨也煙消雲散了。袁世凱雖然實力雄厚,但他這樣的梟雄已經不是清廷的忠臣了。而是一心向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自己當民國大總統。在清廷大廈即倒之時,他袁世凱也助推了一把。袁世凱為了得到大總統位置是不會放任清廷退回東北重建政權的。



五,優渥的退位待遇,讓清廷放棄了沒有希望的掙扎。 民國給予清廷非常優渥的退位待遇: 第一款:清帝遜位之後,其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清帝遜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付; 第三款:清帝遜位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員照常留用; 第四款:清親遜位之後,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清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日製,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得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清親遜位之後,其原有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等。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舊;(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家之公權及私權,與國民平等;(三)清皇族私產一律保護;(四)清皇族免兵役之義務。以上各條列於正式公文,由中華民國政府照會各國駐北京公使。這麼好的優渥條件,是歷代亡國之君所沒有的,所以清廷再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放棄了。



不管怎麼說,清廷退位,沒有去東北重建政權應該是明智之舉。幾年後隆裕太后病逝,民國政府給予其國葬的待遇,並把她譽為“女中堯舜”,也算對得起對得起清廷了。最後讓我們重溫一下清廷退位退位詔書中的一段內容: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月下清溪浣舊裟


清朝選擇退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全國反清力量壯大,袁世凱步步緊逼,最後清王朝選擇了退位,國民黨也承諾了許多優待政策。

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滿清遺老和皇族無時不刻在想著重建政權,經歷過張勳復辟、滿洲國登基等事件,但是一次次都被歷史前進的車輪碾碎。


山西民俗文化


此一時彼一時。

元末,蒙古高原仍舊是蒙古人控制的地方,因為中原漢人對於無法進行農業生產的漠北絲毫沒有興趣,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因此,漠北依舊是遊牧民族的天下,元順帝仍舊得以逃回漠北,建立北元政權繼續當山大王。

而且當時的蒙古草原,除了蒙古人之外,其他的遊牧民族並不足以構成對蒙古人的威脅。蒙古草原作為元朝統治者的大本營,元朝的貴族一直就沒有放鬆對其的控制。再加上元朝統治者在對待中原文明上的排斥,使得蒙古貴族一直是把蒙古草原當成家的。

清末,東三省已經不再是女真人控制的地盤了。東北雖說是清朝的龍興之地,但是清朝建立全國性政權之後,旗人大舉入關逃離惡劣的環境,加之東北一帶土壤肥沃,在清朝後期引發了一波闖關東的熱潮,無數的中原人進入東北,在數量成為了東三省占主導地位的人口。毫不誇張的說,清朝統治者倒是想退回東北,但是實力不允許。

清末,隨著清政府的國門被打開,俄國人和日本人都對東三省這塊肥肉垂涎欲滴。加之隨著在東三省鋪設鐵路,東北與外界的人員交流頻繁,東三省早就已經成為了各路人馬匯聚之地,就憑藉著清室那微弱的勢力,根本就無法控制人蛇混雜的東北。當時的日俄大戰,日本人和俄國人可以絲毫不顧及主權問題,肆無忌憚的在東三省大打出手,清政府如此軟弱的行為,早就讓東北的百姓失去了對清廷的信心。

實際上,當時的東北,地方上的實力派也不少。典型的如張作霖,馮德麟等人,雖然當時名聲不起,但已經是東北的實權人物了。包括當時清政府實力最強的袁世凱,其麾下的北洋軍,也早已對東北進行了一系列的控制。

在清廷覆滅前夕,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曾就公開宣稱:恭親王登基皇帝位,趙爾巽為總理,在東三省成立滿洲小朝廷。

趙爾巽這個想法,根本沒有得到什麼人響應,只能作罷。


小鎮月明


時代不同了,清朝已經失去了退出關外重建政權的條件,能力,更多的是被時代所拋棄,實際上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就有過最準確的預言:他對曾國藩說,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曾國藩認為大清即便失天下,也許能如東晉南宋偏安一隅,最不濟如元朝,退出關外。趙烈文說,清朝得天下太速太易。而且殺戮過重、大清難有這樣的幸運。歷史證明的趙烈文預言。

趙烈文預言是建立在對歷史的穿透力的瞭解上,但趙烈文沒有世界觀,晚清的政治和已經融入國際社會了,已經不是孤立於世界。作為亞洲僅有的三個獨立的國家,(日本,泰國)清朝沒有任何資本與條件退出關外重建政權的基礎。一個大一統王朝立國二百餘年,一定會有忠實的擁護者。但清朝覆滅的時候卻沒有一個為他“殉葬”而死的,更別說為他願意奉獻一切的人了,民智已開,國家的精英不會再為一個腐朽落後的王朝服務了。而清朝的宗室裡面再也找不出多爾袞那樣的傑出人物了,都是一些提籠架鳥的造糞機器。一個徹底腐敗的民族已經無法產生傑出的豪傑之士了。

更為具體的來說,清朝已經不掌控國家實際權力了,皇帝年幼太后隆裕垂簾。本身就是亡國之兆。內閣總理大臣是袁世凱,軍權在北洋新軍(袁世凱)手裡,地方督撫也已經不聽中樞調遣了,清朝不過虛有其表了。待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獨立的時候,有人提出“北狩熱河”之名出關東北,但已經把清朝朝廷當做談判籌碼的袁世凱是絕對不會同意清朝前往東北的,而隆裕在退守東北和優待條件之間選擇了後者。袁世凱在這一點上也維護了國家的領土的完整和統一。

不能說清朝沒有退出北京,在東北重建政權的可能,當時的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是鐵桿保皇派,在東北血腥鎮壓革命黨後,聯絡蒙古貴族要迎回隆裕宣統等人。然後宣佈“滿蒙獨立”。但被美國駐瀋陽領事司戴德勸阻。如果在武昌起義一爆發。隆裕宣統等人立即與袁世凱等人切割。迅速撤回東北,也算有一線希望,但指望隆裕有此魄力,實在是高看她了。從國際形勢來看,英美等方西方列強以自身利益出發,願意看到一個完整的中國,便於他們的控制,不想看到中國分裂。而當的東北地區經過多年開禁,人口結構已經基本漢化,根本不具備收納清朝重建政權的政治和民意基礎。

而當時已經有革命軍進軍東北了,藍天蔚率軍登陸遼東,連戰連捷,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就算到達東北是否能立住腳真是個問題。可見東北當局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和全國的革命洪流對抗。如果慈禧在世,辛亥革命可能是另一種景象。只能說清朝氣數已盡了。最終結果是,清朝和平退位,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就此誕生。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和點評。


清水空流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孤立的1或者0的選擇。歷史發展浩浩蕩蕩,順應趨勢的發展才能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清廷的遺老遺少應該都考慮得到時代的情勢,退關頑抗,一沒有環境資源,二沒有人心支持,只能是死路一條。相反,抓住臺階順勢而下,既能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又能薄得民眾的好感,此乃最優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