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为何选择退位,而不是退出关外重建政权?

史海ShiHai泛舟


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受到了元朝末年元顺帝在关外建立北元同明朝周旋的启发,而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局势的混乱和清廷自身的实力,都不允许他效仿当年元顺帝一般,到关外重建政权。

虽然女真族在东北一带发展了数百年,先后两次成功入关问鼎中原,尤其是清朝居然建成了一个大一统的长达276年国祚的王朝,但是到了清末的时候,时移世易,关外早已经不是当初清军进关时候的关外了。

首先,由于政治中心的内迁(定都北京),关外之地,已然成为了满清版图的边疆地带,而政治中心伴随的便是文化和经济中心,虽说关外是满清的发源之地,但是对于北京等内陆大城,关外之地的条件显得颇为艰苦。

而满人大都随着清军入关,整个关外生活的人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逃往那里闯关东的汉人,而这样的一群汉人对待满清的态度无论如何谈不上友好,因而在关外,清廷已经不具备最基础的民心。

其次1894年到1904年这十年间,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加上日俄战争,这三次战争对东北的社会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整个辽沈地区可以说是满目疮痍,而这就导致了清王朝在东北的政治体系空缺,而这就给了张作霖和冯麟阁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了机会,而此时沙俄和日本也在关外有着自己的势力,分别对东北都有着一定的控制权。虽然名义上关外仍然属于清廷的管辖范围,但是清廷实际上已经对当年的龙兴之地失去了控制。

第三,如果从可行性上来说,清廷退到关外倒是真的有可能重建一个较弱势的政权,虽说清廷已经对关外逐渐失去了掌控,但是沙俄和日本两方是十分乐意见到清廷在此重新建立一个政权的,达到分裂、弱化中国的图谋,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伪满成立也可推断出来。

但是在清帝退位的时候,清廷的实际掌权人是隆裕太后和摄政王等人,这帮人存有一定大一统心理,内心显然并不情愿到关外去给别人做傀儡。那些铁杆保皇党人并未在清廷得势,领头羊又多被民党暗杀,所以清廷也就没有退出关外选择重建政权。

清廷的腐朽和人才缺乏也是清廷选择退位、而不是重建政权的重要原因。

因为清政府为了保证这群王公贵族的利益,宁肯不断签订屈辱卖国的条约,也不愿意与立宪派分权,把立宪派推到了革命派怀抱之中,导致多地发生起义,清朝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南京成立。

对于清政府来说,内地十八省里面,除了直隶、甘肃等少数几个省份,其余大部分都宣布倒向中华民国,清廷甚至无力镇压各地的革命军,此时的清廷可以说是无人可用,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清廷只能求到了袁世凯的头上,而当袁世凯心中有了自己的野心的时候,清廷可以说是彻底的无依无靠了。

在袁世凯一边同革命军队交战周旋,另一边又在背地里密谈推翻清朝的时候,其实清朝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当袁世凯对清廷施压之后,清朝统治者心中也默然接受了这个结局,在清政府对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的保留对清朝宗室待遇并不打击报复的要求被答应后,清廷宣布退位,而袁世凯也如愿以偿坐上了他的民国大总统的位置。

清廷的退位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于往朝历代,清末时期,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是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乱世必然需要武力来震慑,而清廷在这个时期却又是最为虚弱的时候,自然而然,退位才是能保全自己的最好选择。


历来现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满清根本没有控制关外!

第一,关外都是汉人。

满清建国以后,将东北封禁,不允许汉人进入,扶持旗人进去垦荒。

可惜,八旗子弟烂泥扶不上墙,没有人愿意去东北吃苦。

所以明明满清政府白送土地、农具,还给补贴,八旗子弟也拒绝去东北,去了的人最多呆上一二年就跳回关内。

所以,关外的旗人是很少的。

而从乾隆末期开始,由于黄河水灾造成的大饥荒,大量饥民得不到朝廷救灾,被迫闯关东。

当时朝廷虽不愿意,却不敢拦截。因为你拦截就等于让饥民去饿死,历代的农民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大量汉人持续涌入关外,最终形成人口绝对优势。

这些汉人怎么可能真心支持满清朝廷,宁可支持汉人的大帅。

第二,地方民众对满清朝廷很蔑视。

满清时代,东北是全中国被列强入侵最激烈的地方。

远的不说,之前日俄战争期间,战争非常激烈,整个东北都被波及。

日本兵俄国兵在中国东北打仗,满清却宣称中立。这两国士兵都是心狠手辣的禽兽兵,战争期间屠杀、抢劫、强奸的暴行做了无数。

东北老百姓被列强士兵糟蹋的够呛,朝廷却不管,人民怎么可能支持这个朝廷?

再说之前,沙俄趁着庚子事变,出兵占领了东北全境,把整个满清东北政府都搞垮了。

其实,到了满清末年,满清政府对于东北的控制已经很弱了,日俄都在东北有很大特权,老百姓对满清政府又气又瞧不起,不会支持他。

第三,东北其实是群雄割据。

以张作霖为例,他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重用,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

然而,实际上张作霖是拥兵自重的军阀,并不受满清控制。

稍后满清垮台,张作霖就按兵不动,随后接受了袁世凯任命的师长职务。

中国军阀割据还好说,关键东北还有日本和沙俄割据,到处都是俄国兵和日本兵。

满清朝廷到了东北,还是儿皇帝,被两个列强当猴子耍。

第四,革命党在东北也颇有实力。

由于满清朝廷在东北的势力太弱,革命党也渗透进入东北。

辽宁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关,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

吉林

11月下旬,奉天联合急进会首领、同盟会会员张榕、张根仁派赵元寿来吉林组建吉林联合急进会分会。1912年3月15日,赵尔巽和陈昭常宣布承认“共和”,改东三省总督为东三省都督,改吉林巡抚为吉林都督。

黑龙江

武昌起义爆发后,黑龙江各学校推举代表组织学生联合会,进行黑龙江省独立运动。学生联合会在黑龙江全省中学堂召集全校师生开会,中国同盟会黑龙江支部负责人邓觉民发表演讲。会后,学生们上街散发传单。

12月11日,革命党人组织省城学生到省属衙门前游行,高呼“黑龙江独立万岁”。


萨沙


满人经过三百年的沉淀,已完全融入中华文化,从内心来说,他们已将自己作为华夏的一分子,失去了另建政权的动力。这也是满清可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王朝,而蒙元不能罗列为炎黄子孙的依据。满清对中华开疆辟土的功劳远大于其后期丧权辱国对中国的影响。所奉劝那些整日痛骂满清腐败无奈,而羡慕蒙元强大驰骋的喷子。蒙元再强大,它是打击欺辱中华的强盗。满清再腐败,她建立了现在中国的基本版图。珍惜自己国家的历史吧,家再穷,也是自己窝。别人再好,它也只是看你的笑话。



另眼看世界江云


(隆裕太后)


客观来说,清皇室在1911年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可能退往关外的。


1911年支持清皇帝的大臣、军队并不缺;其他人不说,如果不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拦着张作霖,张作霖已经带着军队“入关勤王”了。虽然张作霖没能“勤王”,但是他确实做到了把东三省倾向共和的人一扫而空,史料记载张作霖大约杀了400人左右。

另外说到支持清皇室的军队,冯国璋对清皇室是绝对有感情的,而且他对段祺瑞领衔逼迫清帝退位是十分不满的,如果不是幕僚阻拦,冯国璋可能会通电声明自己支持君主立宪。另外,北洋第三镇曹锟在张勋复辟时态度暧昧,还公开表态说“没有皇帝就是不行”。

另外,升允在西北,带着西北地方部队一直围攻西安到清帝发表退位诏书一个月以后。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东三省的日本政府与日本关东军对于“清皇室是否退往关外”态度暧昧。

以张作霖为例,他在1912年1月去到奉天日本领事馆,见日本领事时表示如果袁世凯撤换清帝国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他将拥戴前清肃亲王一块“归依日本”。

张作霖的表态是不是真心可以暂且不论,仅仅张作霖这个表态就足以说明日本对待对待前清态度的暧昧,这就像某一个伊拉克军阀肯定不会对美国大使说,我将拥戴萨达姆的儿子,和他一块接受美国的领导。

因为这个军阀肯定知道美国对于萨达姆的态度,换言之,张作霖之所以敢这么对日本领事表态,说明他知道日本方面对清皇室是否退往关外“自立“,态度是暧昧的,甚至期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客观上清皇室是有资本撤往关外的。


(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但是为什么清皇室选择不撤往关外呢?

主要原因是清帝国的爱新觉罗皇室自己没有“退往关外”的决心。

根据曹汝霖的回忆,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师时,在京的亲贵们纷纷带着家人逃亡天津,京师到天津的火车拥挤到了无法站人的地步。亲故们一时之间没办法把财富统统带走,就把金银珠宝存到英美银行里。

归根结底,清皇室、宗室和勋贵们早就忘记自己来自白山黑水,而把关外视作“边疆“。


(1913年的沈阳)

这一点早在嘉庆帝时期就表露无遗,有宗室被迁居到沈阳后甚至不惜自杀,搞得嘉庆帝大为不满,发上谕说,古人云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我今天让你们这些人以贝勒、贝子、国公的身份会沈阳居住,不就是让你们显耀乡里吗?怎么你们搞得好像是我在发配你们一样?

从嘉庆帝的牢骚可以看出,早在辛亥革命前100年左右,清朝皇室子弟已经把关外视作是“穷乡僻壤”,把迁居沈阳视作发配。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指望隆裕太后带着小皇帝退往关外呢?


兰台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自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没有争议的大一统王朝共有九个,分别是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在这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中,有两个是由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分别是元朝和清朝。



这两个王朝虽然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其结局却大相径庭。

元朝自朱元璋北伐后失去中原控制权,但其并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退守蒙古本部,其后,北元政权又延续了266年,直到明朝末年后金崛起才被消灭。

反观清政府,在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之后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末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并没有退回关外重建政权,清朝就此灭亡。

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何两者的差距如此之大呢?为什么清廷最终选择了妥协,留在了北京呢?



实际上,清廷的妥协,主要是因为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元末不同。清末的关外,汉人已经占据了很大比例,而且即便是关外的满族后裔,支持清廷的也很少了。另外,清末时期的关外已经成了日俄盘踞的领土,清廷控制力不足。再者,相比于元朝末年的元廷,清朝末年的清廷已经丧失了军队的控制权,实力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出关的底气。

清末和元末时代背景不同,关外已经遍地是汉人,而且满族之中,也有很多人开始反对清廷

清朝虽然崛起于关外,但1644年清军入之后,关外百姓纷纷内迁。仅当年跟随多尔衮入关的八旗士兵就达到了12万之多。之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定,清廷也有意识的将一些其他民族迁入内地,只留下了少数人看守龙兴之地。

在其后两百年时间内,清廷还设置了柳条边防止汉人进入东北地区,所以,这一时期,关外的人口增长异常缓慢。

但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沙俄势力开始向我国东北渗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还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掠夺了我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地区。

此后的沙皇俄国为了侵略我国,甚至制定了《黄俄罗斯计划》,意图占领我国长城以北所有领土。



在严峻的形势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清廷——东北开禁。慢慢地,清廷在舆论压力之下放开了柳条边政策,允许汉人到达东北地区垦荒种植,这也就是闯关东的由来。

东北开禁之后,大量汉人涌入东北,到了清朝末年,仅仅吉林一省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70余万,其中超过一半都是闯关东的移民。而这些闯关东的移民,从内心之中根本不会支持满清政府。

另外,即便是身处东北的满族,也有很多人反对清廷,典型的人比如张榕,他虽然是满族后裔,但却加入了同盟会,主张推翻清廷。

可以说,清朝末年,满清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已经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丧失了统治基础。反观元朝,由于元朝奉行的两都是巡幸制,蒙古百姓并没有大规模迁入内地,而且中原百姓也并没有北迁草原,所以元朝在蒙古本部的统治基础尚在,逃回北方重建政权非常容易。



再有、清朝末年,东北地区已经成了日俄盘踞的领土,清廷已经无力控制

清朝末年,俄国对中国频繁出击,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掠夺我国领土。在夺取外东北地区后,亡我之心不死,继续着向东北地区渗透。

面对沙俄的侵略,清政府除了放开移民政策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沙俄、德国、法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之后,沙俄不仅强租了旅顺与大连两个不冻港,更是取得了修筑哈尔滨到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此后,沙俄在东北的势力和影响甚至超过了清政府。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俄国出兵18万入侵东北,形成了事实占领。这也是慈禧选择西逃,不敢逃向满清龙兴之地的主要原因。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大打出手,期间无视清政府,肆意烧杀抢掠,而清政府却压根不敢吱声。最终日本人战败俄国,把俄国的势力驱赶到了北满地区,从而在事实上占领了南满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即便是选择逃往关外重建政权,最终也只会是日俄两国的傀儡,不仅重建清廷无望,还很有可能会遭到伪满洲国时期溥仪的待遇。

清朝相比元朝实力不足,根本没有能力返回东北重建政权

元朝入主中原后,其军队大致分为两大系统,分别是宿卫军、镇戍军。宿卫军为皇帝的亲军,由皇帝亲自掌控,镇戍军为各地的守卫士兵,由枢密院掌控。而枢密院的核心人员,全部都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直到王朝灭亡前都是如此。这也是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北逃的根本底气所在。

反观清朝,清朝入关之后,八旗士兵迅速腐化堕落,其后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成为清朝主力部队。



但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绿营兵也变得毫无战斗力。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可谓是一触即溃,不得已之下,清廷主要依靠的兵力也成为了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力量。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廷又下令组织了新式陆军,但这些新式陆军最终成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武昌起义的主力就是张之洞训练的湖北新军。之后,袁世凯利用北洋六镇威逼溥仪退位,最终,清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妥协,接受袁世凯开出的条件,留在了北京。


我是越关


清廷选择退位虽然是被逼无奈,但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这样既避免了改朝换代时的流血牺牲,又能让当初的皇族们全身而退,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很多人都会问了,当初清政府为何不选择退出关外重建政权呢?其实清廷不是没考虑过,而是权衡利弊后,觉得退出关外重建政权几乎没有什么希望,所以干脆放弃了。那么清廷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清廷已经彻底失去了执政的群众基础。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的殖民地,随着《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望厦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让老百姓深受其害,清政府也一步步地从中国的执政者蜕变为列强再中国的利益代理人,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列强放过了慈禧一码,慈禧感恩戴德,竟然说出了一句十分不要脸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如此的无耻和卑颜屈膝,彻底让全国的老百姓失望了,也永远的被老百姓唾弃了。


二,孤儿寡母,拿掌大局。慈禧死后,立三岁的溥仪为帝,溥仪生父载沣为摄政王。然而载沣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老奸巨猾的袁世凯面前,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其他宗室子弟也基本是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虽然,当时的东北地区还牢牢控制在清廷重臣赵尔巽手中,但是当时的溥仪小皇帝和隆裕太后根本无法,也不敢离开北京,更别说退回到路途遥远的关外了。

三,东北地区也不稳定。虽然清廷赵尔巽坐镇东北,但是东北早已经是沙俄和日本的势力范围,他们通过武力和不平等条约强取豪夺,已经慢慢把魔爪深入到东北的各个领域,就算清廷成功回到东北,也不会成功建立自己的新政权,最多会成为外国势力的傀儡,如果那样,清政府不光失去了政权,而且还会彻底沦为汉奸,所以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后来溥仪出关,在东北彻底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清廷已经无人可用,再没有力挽狂澜的忠臣了。自从李鸿章去世之后,清廷就再也没有了架海紫金梁和擎天白玉柱之类的人物,后期,清宗室良弼、铁良、溥伟等组织“宗社党”,也是回天无力,随着良弼的被炸身亡,宗社党也烟消云散了。袁世凯虽然实力雄厚,但他这样的枭雄已经不是清廷的忠臣了。而是一心向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自己当民国大总统。在清廷大厦即倒之时,他袁世凯也助推了一把。袁世凯为了得到大总统位置是不会放任清廷退回东北重建政权的。



五,优渥的退位待遇,让清廷放弃了没有希望的挣扎。 民国给予清廷非常优渥的退位待遇: 第一款:清帝逊位之后,其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清帝逊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付; 第三款:清帝逊位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留用; 第四款:清亲逊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清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日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得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清亲逊位之后,其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等。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平等;(三)清皇族私产一律保护;(四)清皇族免兵役之义务。以上各条列于正式公文,由中华民国政府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这么好的优渥条件,是历代亡国之君所没有的,所以清廷再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了。



不管怎么说,清廷退位,没有去东北重建政权应该是明智之举。几年后隆裕太后病逝,民国政府给予其国葬的待遇,并把她誉为“女中尧舜”,也算对得起对得起清廷了。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清廷退位退位诏书中的一段内容: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月下清溪浣旧裟


清朝选择退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全国反清力量壮大,袁世凯步步紧逼,最后清王朝选择了退位,国民党也承诺了许多优待政策。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满清遗老和皇族无时不刻在想着重建政权,经历过张勋复辟、满洲国登基等事件,但是一次次都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碎。


山西民俗文化


此一时彼一时。

元末,蒙古高原仍旧是蒙古人控制的地方,因为中原汉人对于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漠北丝毫没有兴趣,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因此,漠北依旧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元顺帝仍旧得以逃回漠北,建立北元政权继续当山大王。

而且当时的蒙古草原,除了蒙古人之外,其他的游牧民族并不足以构成对蒙古人的威胁。蒙古草原作为元朝统治者的大本营,元朝的贵族一直就没有放松对其的控制。再加上元朝统治者在对待中原文明上的排斥,使得蒙古贵族一直是把蒙古草原当成家的。

清末,东三省已经不再是女真人控制的地盘了。东北虽说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但是清朝建立全国性政权之后,旗人大举入关逃离恶劣的环境,加之东北一带土壤肥沃,在清朝后期引发了一波闯关东的热潮,无数的中原人进入东北,在数量成为了东三省占主导地位的人口。毫不夸张的说,清朝统治者倒是想退回东北,但是实力不允许。

清末,随着清政府的国门被打开,俄国人和日本人都对东三省这块肥肉垂涎欲滴。加之随着在东三省铺设铁路,东北与外界的人员交流频繁,东三省早就已经成为了各路人马汇聚之地,就凭借着清室那微弱的势力,根本就无法控制人蛇混杂的东北。当时的日俄大战,日本人和俄国人可以丝毫不顾及主权问题,肆无忌惮的在东三省大打出手,清政府如此软弱的行为,早就让东北的百姓失去了对清廷的信心。

实际上,当时的东北,地方上的实力派也不少。典型的如张作霖,冯德麟等人,虽然当时名声不起,但已经是东北的实权人物了。包括当时清政府实力最强的袁世凯,其麾下的北洋军,也早已对东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控制。

在清廷覆灭前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曾就公开宣称:恭亲王登基皇帝位,赵尔巽为总理,在东三省成立满洲小朝廷。

赵尔巽这个想法,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人响应,只能作罢。


小镇月明


时代不同了,清朝已经失去了退出关外重建政权的条件,能力,更多的是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就有过最准确的预言:他对曾国藩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曾国藩认为大清即便失天下,也许能如东晋南宋偏安一隅,最不济如元朝,退出关外。赵烈文说,清朝得天下太速太易。而且杀戮过重、大清难有这样的幸运。历史证明的赵烈文预言。

赵烈文预言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穿透力的了解上,但赵烈文没有世界观,晚清的政治和已经融入国际社会了,已经不是孤立于世界。作为亚洲仅有的三个独立的国家,(日本,泰国)清朝没有任何资本与条件退出关外重建政权的基础。一个大一统王朝立国二百余年,一定会有忠实的拥护者。但清朝覆灭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为他“殉葬”而死的,更别说为他愿意奉献一切的人了,民智已开,国家的精英不会再为一个腐朽落后的王朝服务了。而清朝的宗室里面再也找不出多尔衮那样的杰出人物了,都是一些提笼架鸟的造粪机器。一个彻底腐败的民族已经无法产生杰出的豪杰之士了。

更为具体的来说,清朝已经不掌控国家实际权力了,皇帝年幼太后隆裕垂帘。本身就是亡国之兆。内阁总理大臣是袁世凯,军权在北洋新军(袁世凯)手里,地方督抚也已经不听中枢调遣了,清朝不过虚有其表了。待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的时候,有人提出“北狩热河”之名出关东北,但已经把清朝朝廷当做谈判筹码的袁世凯是绝对不会同意清朝前往东北的,而隆裕在退守东北和优待条件之间选择了后者。袁世凯在这一点上也维护了国家的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不能说清朝没有退出北京,在东北重建政权的可能,当时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是铁杆保皇派,在东北血腥镇压革命党后,联络蒙古贵族要迎回隆裕宣统等人。然后宣布“满蒙独立”。但被美国驻沈阳领事司戴德劝阻。如果在武昌起义一爆发。隆裕宣统等人立即与袁世凯等人切割。迅速撤回东北,也算有一线希望,但指望隆裕有此魄力,实在是高看她了。从国际形势来看,英美等方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出发,愿意看到一个完整的中国,便于他们的控制,不想看到中国分裂。而当的东北地区经过多年开禁,人口结构已经基本汉化,根本不具备收纳清朝重建政权的政治和民意基础。

而当时已经有革命军进军东北了,蓝天蔚率军登陆辽东,连战连捷,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就算到达东北是否能立住脚真是个问题。可见东北当局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全国的革命洪流对抗。如果慈禧在世,辛亥革命可能是另一种景象。只能说清朝气数已尽了。最终结果是,清朝和平退位,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此诞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和点评。


清水空流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1或者0的选择。历史发展浩浩荡荡,顺应趋势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清廷的遗老遗少应该都考虑得到时代的情势,退关顽抗,一没有环境资源,二没有人心支持,只能是死路一条。相反,抓住台阶顺势而下,既能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又能薄得民众的好感,此乃最优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