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現在很多孩子早上醒來後磨磨蹭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比較磨蹭拖拉。說一句動一下,不催就不動了,當媽媽們看到後就會本能地催著孩子,甚至,會對孩子大發脾氣,然而,對與磨蹭的孩子來說早已習慣了媽媽的大喊大叫,並不會起任何作用。

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催促次數越多,越覺得孩子是故意唱反調,做什麼都不上心,磨磨蹭蹭只會耽誤時間。你們可知道家長要的快節奏和緊迫感會想影響孩子的思維,破壞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教育就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慢藝術

一位著名作家說過,我喜歡看我的孩子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我寧願用一輩子的時間等待,讓他從容開心地把自己最喜歡的蝴蝶結紮好,用他幾歲的小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最近,我姐姐跟我說了一件事,讓她對自己孩子的有了新的看法,那天單位有一點事情就必須要早起,就叫醒了孩子,沒睡醒的孩子有點不開心和賴床。想著要儘快出門,便催促他“快點穿衣”;看他愣在衛生間,就說他“快點刷牙”;然後又喊著“快點吃飯”次數變多了態度也不好了, 孩子也是不耐煩了,做什麼都不上心,一直耽誤時間。

最後出門時,我態度不好的地把鞋子扔給他,然後說到:“能不能快點穿。”這時孩子坐在地上, 自己就是穿不上, 急得快哭了。

我姐姐也是著急態度很不好的打開門,他卻“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快不了!我穿不上了”看著滿臉委屈的孩子,我突然發現:一大早,不應該這麼說孩子,給孩子心理帶來壓迫感。他情緒很不好,更加挫敗地坐在地上,更加可憐的看著我。“你是最厲害的,媽媽在這等你!”這句話說完,孩子好像找到了救贖,他迅速地穿好了鞋子。

做父母的要記住,有些事情不能急,也不能催。只有父母態度好了,孩子才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長大,活成自己的樣子。根據孩子自己說,媽媽的催促讓我忘記了鞋子的正反是怎樣的,把以前學到的東西都忘記了,完全不知道怎樣去做這件事了。

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心理學家說過,想要孩子從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誰,要做些什麼。一定要注意,給足孩子時間去體驗,一定要給足孩子時間,讓孩子多去嘗試,多去實踐。他們才能讓孩子發現討厭麻煩和問題,如果知道是孩子自己的原因拖延導致的問題,也會作出一定的反應進行自我反思和解決。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

▶▶用溫和平緩的語氣引發孩子的共鳴合作

就算趕時間,也要注意跟孩子的說話方式和語氣,可以簡單的提醒或者注意,不必非要謾罵催促孩子,溫和平和地跟孩子表達,將“你趕緊的”變成“我希望你會”“你趕緊的吃飯,校車就要來了。”變成“媽媽覺得你這麼棒不用十分鐘就可以吃完飯,然後我們下樓等校車就不會遲到啦”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平和和藹的表達,要注意多鼓勵誇獎孩子,讓孩子有信心,做每一件事都有信心。

這樣的態度能引發孩子自覺的合作。消極的態度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自卑導致孩子消極抵抗、不願意做事。

告訴孩子這件事快慢的結果和收穫,讓孩子自己去決定。

“你如果能半個小時的時間吃完飯,你就有四十分鐘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你更快地吃完飯,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吃飯的時間很長,你就會沒有多餘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你會不高興,媽媽也會不開心的。”告訴孩子行動快慢的後果,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

▶▶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自己的想法

你把期望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用方法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比如提問孩子或者讓孩子選擇。孩子最聽他自己的話,沒有讓他有被控制被命令的感覺,他也就不會那麼牴觸做。家長記得要多想辦法跟孩子溝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用啟發式提問代替命令式溝通,多鼓勵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並經常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誇讚。

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定的認識,有時間觀念

很多的孩子是不知道時間的表達和概念的。他們大多隻會在乎自己現在做的這件事情,而且也不會去想浪費時間帶來的後果,以及做這件事不做那件事或者晚做那件事的後果。首先要讓孩子形成一個時間觀念,確定父母口中的時間到底是多長。

比如說,現在已經挺晚的了你希望孩子去睡覺,你可以這樣子跟孩子去溝通:“寶貝你該睡覺了,睡覺之前你想聽一首歌曲還是聽一個童話故事?”希望孩子多吃飯,你就可以說:“今天晚餐,你想想吃肉肉還是菜?”希望孩子儘快完成作業,你就可以說:“是想先做完難題還是簡單的小題呢?”最後記得要鼓勵孩子,孩子你是最棒的給足孩子自信心。

▶▶要記得給足孩子時間自立,學會做自己的事情

很多孩子的父母經常去幫孩子做孩子做得慢或者沒做完的事情,一點一點把孩子慣了出來,孩子有了依靠也就不會著急自己去做事情了,因為孩子認為我的父母會幫我會給我收拾爛攤子。

比如,孩子正在穿衣服穿鞋,父母就覺得孩子自己太慢了耽誤時間,於是就會經常幫著孩子,最後孩子還是沒學會,只是學會了依賴父母。甚至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去幫孩子做一些事情,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沒有了自己去做事情的動力,不拖延才怪呢。父母學會適當的放手,要記得給足孩子時間自立,學會做自己的事情。

一定要讓孩子開始就學會獨立,自己瞭解這件事情怎麼做 , 不能一直聽從父母的安排,按照吩咐地做每件事,孩子就不會明白什麼事是自己應該做的,到底我自己應該做什麼。他就會覺得自己沒責任了,即使做的不好他會覺得這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會怨恨父母,是父母讓他們這樣做的。要慢慢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要記得注重孩子的潛意識,慢慢的給孩子輸送磨蹭拖拉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是會被人取笑的,可以爸爸媽媽表演給孩子看,比如爸爸拖拉媽媽就取笑爸爸,讓孩子認識到自尊心,這個孩子也是有的。要記得千萬不要打罵孩子, 要以平和的態度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改變女孩子潛意識的內容不難的,經常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看法。

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孩子磨蹭還是有很多原因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環境因素影響的原因

。父母需要仔細觀察,用心跟孩子和睦相處分析磨蹭的原因,一定要用商量的平和態度去了解孩子,慢慢的根據與孩子的相處發現原因 ,對症下藥,慢慢的跟孩子一起努力,拖延症就不復存在了

▶▶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不磨蹭的榜樣

很多父母自己平時可能經常磨蹭,做事情也拖拖拉拉不利索,但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孩子受父母的影響,受環境的影響,慢慢的就變得拖拉。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麻利不磨蹭,充分的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這樣才會激勵孩子越來越好。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壓制孩子的天性,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適應

家長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正吃飯呢,旁邊一個小汽車跑過,孩子就立刻跑去追趕小汽車了,正在寫作業呢,家裡某個人打開電腦了,孩子就會不寫作業跑去看電腦,孩子年齡比較小,好奇心很大注意力太容易被轉移了,所以他們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是很難的。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太迫切,總是喜歡不停的給孩子佈置任務,除了作業之外還有各種補習班輔導班,可能還有練琴、畫畫等其他內容,結果把孩子壓得根本就喘不過氣。他們不開心了,拖延也就浮現出來了,要懂得給孩子空間去消化理解。

父母一定要放慢速度,不僅僅是讓自己放鬆起來,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去慢慢的瞭解生活,感受身邊的環境,對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認識和思考。

正確解決孩子磨蹭拖拉,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們的輔助

父母要多包容理解,注意多留給他們時間去獨立思考,給孩子獨立的想象空間。在每次嘗試中學會自我處理、安排事情。父母就是等孩子慢慢成長,慢慢長大。幫助自己的孩子慢慢認識事物,形象的表達事物,讓孩子明白真正的現實生活,以及自己行為的後果。慢慢的他會認識到自己的存在,不斷從自身中瞭解他人以及父母,最終形成自己對父母對社會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