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記事:梅蘭芳與餘叔巖

梨園記事:梅蘭芳與餘叔巖

梨園記事:梅蘭芳與餘叔巖

1918年,餘叔巖安全地度過了“倉口”,嗓音逐漸恢復,又在幾次大義務戲和堂會戲中表現極佳,名聲鵲起。此時,楊小樓的桐翊莊、孫菊仙的翊文社以及朱幼芬的翊群社等,紛紛邀他搭班唱戲,都被他婉言謝絕了。餘叔巖每天在家裡吊嗓、練把子、整理戲詞、研究佩文韻府,培養實力等待著一鳴驚人的最好時機。餘叔巖回首以往,從天津回到北京、前後十年光景,嚐盡人間的酸甜苫辣。同時,也很幸運地受到了譚鑫培、吳連奎、姚增祿等老師的親切教誨。更有楊小樓、陳德霖、錢金福、王長林幾位先生的提攜和幫助,心想:絕不能辜負師長和親友們的殷切期望。

同年秋,“春陽友會”的會長李經畲找到梅蘭芳先生的摯友馮耿光研究餘叔巖搭班的事,認為他長期閒居在家,終非了局,勸他搭班唱戲。餘叔巖卻表示:“只願與蘭弟挎刀!”請馮徵求一下梅的意見。其實梅蘭芳早就在堂會中看過餘叔巖的戲,印象極好,很願意同他合作。那時梅的內兄王毓樓正與姚佩蘭組織“喜群社”,約梅在新明大戲院做開幕演出。梅蘭芳提出加入叔巖,而其它人認為社內早有頭牌老生王鳳卿,另外戲碼也不好派,增加戲份開支更是沒有必要。梅卻說:“我已經答應了叔巖,你們務必把這件事給辦圓了!”大家看梅主意已定,只好照辦,最後商量決定:戲碼排在倒三,戲份是王鳳卿的半數。當時梅的戲份是每場80元,王風卿40元,梅覺得20元似乎少了些。王毓樓和姚佩蘭說,“叔巖還要帶錢金福,王長林等陪他唱戲的配角,戲份都要另開,負擔已經不輕了”。梅蘭芳就託馮耿光轉達這兩個條件。大家以為叔巖未必肯屈就,哪知他一口答應,第三天便同介紹人馮、李二位一齊來到蘆草園梅宅。李經畲說:“叔巖二次出山,希望梅老闆多多照應,在戲碼方面也請多幫忙。”梅說:“我和餘三哥是老弟兄、老世交,他的事我必盡力而為,咱們先想幾齣對兒戲,這樣就可以同我唱大軸了!”

梨園記事:梅蘭芳與餘叔巖

梨園記事:梅蘭芳與餘叔巖

在研究戲碼時,首先要避開梅與王鳳卿合演的戲。一則梅、王合作多年,不能換人。二則餘叔巖以為嗓音並未完全恢復,如演成本大套的唱工戲,則相形見絀,反而不美。所以,餘叔巖提出演《游龍戲鳳》,梅蘭芳立刻表示同意。於是叔巖便把他父親餘紫雲的演出本拿來,再有梅蘭芳祖父梅巧玲的本子,又加上梆子腔的本子,以及《戲考》上的本子,足有四、五種之多。再請齊如山先生把這些資料合在一起,該用的用,該刪的刪,另成了一個新本子。餘、梅看後都很滿意。接著就該排戲了,他們請來當年看過譚鑫培、餘紫雲演出的老先生陳子芳、陳彥衡、羅癭公、李釋勘等人來看排戲,為他們“摘毛”、“挑刺”。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緊張排練,1918年10月19日,餘叔巖--梅蘭芳合演的《游龍戲鳳》終於在吉祥戲院上演了,梨園行及票界的諸多人士紛紛前往觀摩,真可謂盛況空前。當時曾有人評論說:“餘、梅的這出《戲鳳》比譚鑫培和餘紫雲的此劇可說是‘青出於藍'”。可見演出是相當成功的。後來,梅蘭芳在他的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中關於此事有這樣一段記錄:

“那天,我到後臺看叔巖,他似乎有點緊張,手很涼。我說:‘三哥!沉住了氣,這出戏,咱們下的功夫不少,大家都爛熟了,您可別嘀咕嗓子,幾段[四平調],怎麼都能對付過去了!'他說:‘聽您的!'就沒有再說別的話。我就回屋扮戲去了。”

“叔巖出場後,有碰頭兒好,我在門簾邊聽他唱[四平調],覺得嗓音悶一點,似乎緊張的勁兒還沒有完全鬆下來。等我出場,我們倆人對做了一段啞劇以後,他的緊張才過去。後面,他的嗓子也逐漸唱開了。臺下的情緒也愈加熱烈,圓滿終場。卸裝後,我們互道辛苦,叔巖頭上頂著一塊熱氣騰騰的毛巾,面帶笑容地對我說:‘今天的戲唱得痛快極了!跟您唱戲,不費勁,身段、蓋口尺寸留得都合適,所以不覺著累!'”

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不難看出,餘、梅雙方對這次演出的效果也是極為滿意的。後來,他們在堂會上又多次露演此劇,更必精彩。《戲鳳》演出的成功,使餘、梅覺得這種邊排邊演的方法很好,彼此都有興趣,於是又用這種方法排演了《慶頂珠》、《教子》、《三擊掌》等戲,反映也很強烈。此外,梅蘭芳還主動為餘叔巖配演了《珠簾寨》中的二皇娘,他們又同王鳳卿合演了《戰蒲關》(餘飾演劉忠,梅飾演徐豔貞,王飾演王霸),在梨園界傳為佳話。一年後,餘叔巖認為總是寄人籬下,也不是長久之策,便脫離了“喜群社”,帶著錢金福、王長林等人南下自組班社去了,自此結束了與梅蘭芳的合作。雖然他們的合作不足兩年,但卻是他們在藝術的鼎盛時期。後來,餘、梅又在義務戲中合演過《摘纓會》(餘飾演楚莊主,梅飾演許姬,楊飾演唐蛟)。1931年10月餘、梅二人在北京創辦了“國劇協會”,曾出版《戲劇叢刊》、《國劇畫報》等刊物,風行一時。

(摘自 《餘叔巖孟小冬暨餘派藝術》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8年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